关灯
护眼
字体:

市区智障人士社会融合案例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阳光之家”为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摘要】

    作者以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阳光之家”为例,探讨了市区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实践问题。www.Pinwenba.com结果表明,该机构运行平稳,人员配置基本满足了机构运行需要;基础设施健全;机构能够提供适合智障人士特点的相关活动。最后,作者对“阳光之家”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智障人士市区社会融合案例

    一、 引言

    上海市现有智障人士近7万,其中11500人被分散安置在全市240多个“阳光之家”和“阳光工场”[1]中,接受“提高智障人士的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劳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全面融入社会”的多种活动训练[2]。为深入探讨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理论和实践,并对“阳光之家”一年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我们对上海市杨浦区殷行街道“阳光之家”进行了调研,其结果能够为类似机构的建构与运行提供指导。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上海市殷行街道位于上海的东北角,属杨浦区行政管辖范围。街道辖区除一般事业单位和第三产业外,聚集着大量的大型工厂,属典型的城市社区。辖区面积7.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1万。街道居住人口稠密,持证残疾人总数为2120人,其中持证成年智障人士406人,占街道总人口数的2.3‰,占街道残疾人总数近20%,智障人士已成为该街道残疾人群的主体之一。

    殷行街道“阳光之家”是在上海市2005年政府实事工程“阳光行动”的直接推动下,由杨浦区政府和残联依据有关政策,按示范性规格建设的示范性“阳光之家”。殷行街道“阳光之家”目前已成为上海市

    城区同类机构的典型之一。该“阳光之家”至今已运行2年多,其运作模式相对成熟,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访谈法收集信息,辅以观察法核实和拓展访谈信息。

    1.访谈

    访谈对象为该“阳光之家”日常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访谈对象均接受过专业的岗位培训,因而对智障人士的社会融合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认识。他们参与了该“阳光之家”的筹建,并在此工作至今,因而对机构内各方面的情况非常熟悉。访谈对象与研究人员有过多次接触,因而双方彼此间比较了解,有较高的信任度。

    2.观察

    研究者在访谈及先前的工作督导中曾几次进行实地考察,因而对该“阳光之家”工作有较全面的了解。

    三、 案例基本情况

    (一) 基础设施建设

    为落实市政府“智障人士阳光行动”,殷行街道将原街道办事处办公场所改建为“阳光之家”。“阳光之家”位于街道中心地带,有专用房间11间(与街道办事处共用房间3间),使用面积共计450m2,机构庭院部分约有300m2,已全部重新规划,成为学员开展文娱、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的重要场所。充足的场地资源基本满足了智障人士的活动需要。

    11间专用房间按照不同功能划分为康复指导室、教室、活动室、简单劳动室和办公室等不同活动区域,用以开展文化学习、劳动技能训练与康复、文艺活动等。

    殷行街道“阳光之家”建设以政府为主导并得到爱心企业的大力资助。至今,建设投入已逾120多万元,用于各功能室和庭院的基础建设、设备购置等。该“阳光之家”配置了较充分的教育、康复、娱乐等设备。主要设备有康复训练器械、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器具、图书报刊等文教用具、舞蹈与乐器等娱乐器械,以及简单劳动所需的各项设备。

    (二) 学员

    该“阳光之家”在册学员共计131名,占街道所有持证智障成人总数的32.3%。学员年龄在16—35岁之间,学员以中、重度障碍人士为主,且大多伴有其他障碍。学员中,障碍程度较为严重的占75%,伴随有其他障碍者占70%。另外,该“阳光之家”有20%的学员在进入“阳光之家”前,从未接受过任何系统的教育训练。

    (三) 工作人员

    该“阳光之家”现配有专职管理和工作人员4名,负责并组织机构内的日常工作、社区宣教、劳动业务联络以及对外交流等。机构工作人员由街道助残员担任,由于他们长期从事残障人群工作,因而具备了基本的特殊教育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同时他们对智障人士及其家庭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这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证。

    除专职工作人员外,根据机构所设置的文化艺术类课程以及康复训练课程等的需要,发展了50名志愿者教师,承担机构内文化、艺术课程的教学,以及康复训练指导。

    (四) 日常管理

    1.规章制度

    杨浦区在“阳光之家”的建设和日常管理上,形成了“五个一”方法,即:组织街道“阳光之家”服务人员集中培训一次,组织即将进入“阳光之家”的智障人士体检一次,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为每一位智障学员建立一份档案,为每一个“阳光之家”建立一本《工作手册》。殷行街道“阳光之家”按照《“阳光之家”工作手册》、《“阳光之家”学员工作手册》,并结合机构内常规工作和发展要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并努力向规范化、示范性的方向运行。

    2.每日活动安排

    根据学员的发展需要以及社区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机构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员每天早上8:30来到“阳光之家”,先做广播操,然后开始文化课和艺术课的学习;下午有的学员参加舞蹈训练或体能康复训练,有的则参加生活自理训练和简单劳动等。管理人员非常关注学员的发展,很多活动是针对个别学员的发展任务和训练目标开展的,因而较好地兼顾了集体教育训练与个别教育训练的结合。

    (五) 工作内容

    1.主要工作内容

    机构主要工作有:管理、教学与训练、对外宣传与交流、寻求企业劳务资助等几个方面。

    机构内的管理主要是对智障人士档案、机构运行经费的管理,房屋、场地、器械使用、报刊借阅的管理,以及教育和活动安排等。

    2.教育训练项目

    教育训练是机构日常工作的重点。根据智障人士教育训练需要和活动兴趣,机构为来到“阳光之家”的智障人士开设了丰富的教育训练项目。

    (1) 康复训练:为了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该“阳光之家”专门建设了室内外康复训练区域,配置了相应的康复训练器械。康复训练科目主要有两大类:运动康复和作业康复。运动康复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般运动能力训练和特奥运动训练。前者以训练智障人士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为主,提高作业过程中动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协调性,并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后者使部分学员掌握特奥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及竞赛规则等,以满足他们参加特奥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作业康复主要是日常活动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员生活的独立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2) 文教娱乐:该“阳光之家”开设了文化教育课程,如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等。学科内容与智障人士日常生活、简单劳动和社区适应密切相关,目的是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为丰富学员生活、提高学员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力,“阳光之家”还开设了美术、舞蹈、唱歌等艺

    术类课程及其他娱乐活动,满足了学员不同的发展需要。

    (3) 产品来料加工:该“阳光之家”的大多数学员具有从事简单生产劳动的能力。为此,工作人员寻找各种渠道,通过企业联系到一些简单的来料加工项目。他们先后为上海知名企业老凤祥金店加工首饰盒,为一些民营企业做绢花、剪纸等。机构已与这些企业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使生产任务有了保证。生产中,管理者根据学员的不同能力,分配他们从事难度不等的劳动。通过劳动,智障人士的合作劳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获得了相应的报酬。

    (4) 社区活动:机构经常组织学员参加社区活动,如应邀在社区大型超市的开业典礼上表演舞蹈、腰鼓,并与居民一同联欢等。富有特色的活动充分展示了智障人士的潜能,促进了社会融合。

    (5) 服务上门:该机构将部分暂时不能来机构康复、活动的智障人士纳入到社区安置的范畴,一般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阳光之家”的工作人员定期上门开展家庭教育、康复训练、生活技能训练指导、宣教相关政策、沟通信息、征询家庭需要等工作。有时也会组织这些智障人士及其亲友来机构观摩学习和交流。

    (6) 争取就业机会:通过不懈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