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粮草也都是运往此处,反倒是胡人四皇子率领的十万大军并未携带太多的粮草。若是果真如此,难道李尚书还是坚持认为胡人大汗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乃是疑兵么?”
虽然李世明的分析看似透彻,不过赵凯却不这样以为。雁门关天险买时天下所共知,胡人为了入侵神州大地更是雁门关前折戟沉沙了不知道多少回,眼下胡人大汗若是只率领二十万大军为疑兵,让四皇子率领的十万大军强攻偏关,这意图也未免太过于明显了。如果大夏朝的军队果真调往偏关,想必胡人此番气势滔滔的攻势又要化为无影了。按照赵凯对于胡人大汗的理解,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事情必然是其所不愿为。
李世明略一思索,然后开口道:“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胡人此番既然是想要从偏关入手,那么雁门关的动静越大就越有利于胡人四皇子下手,只有真正把我军牵制在雁门关和宁武关一线,胡人四皇子的十万大军才有机会。臣以为,胡人大汗之所以将粮草等物尽皆运往雁门关外,也只是为了麻痹我等罢了。只要偏关的十万大军能够叩关而入,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自然能够凉州境内劫掠满足,所以胡人四皇子率领的十万大军倒是不必备上太多的粮草。”
李世明之所以如此笃定胡人会从偏关入手,是因为他知道雁门关天险确实不易突破,三十万大军虽然不少,不过在关内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胡人大汗就算不计消耗也未必能够攻下雁门关。
赵凯作为穿越来客,虽然史书读的不多,不过历史上大名鼎鼎汉奸吴三子还是知道的,当初李自成的军队才有些气候,结果还没来得及休养生息就被吴三子给阴了一把,打开关口之后就把清军放了进来,等到李自成与清军打生打死的时候,这厮却躲起来坐山观虎斗。
所以在赵凯的潜意识里,就算是再坚固的关口,从外面无法突破也可以从里面下手。从北明道和无极寺的表现就不难看出来,冀州和并州等地的世家并不全是跟朝廷一条心,所以从理论上来讲,胡人大汗此番大明大摆的前往雁门关,倒也未必就是为了给偏关的十万大军创造机会。
想到此处,赵凯终于还是将自己的担心说了出来。虽然吴三子那一段不能说,不过冀州和并州等地投敌的世家却是可以为了这个猜想佐证。
果然,听到赵凯如此一分析,李世明倒也不敢再信誓旦旦的说胡人会从偏关入手了。毕竟此番真的将大军尽皆调往偏关的话,的确很难防备胡人直接从雁门关突破。
皇帝赵勋同样是眉头紧皱,不过转身看到苏泰在座,略一沉思还是对着苏泰问道:“苏老将军,依你之见胡人从哪一路突破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苏泰曾经在北线镇守了半生,对于胡人还是比较了解的,而且苏泰此番作为北线的军事总指挥,很多时候都需要他随机应变,所以皇帝赵勋才有此一问。
听到赵勋询问自己的意见,苏泰沉声道:“陛下,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关乃是历代防御胡人入侵的外三关,偏关虽然距离另外两处关隘有些距离,不过此关建在河水附近,而且往东就是太行山余脉,有此山川之险,只要关内防备充足的话,十万大军轻易是突破不了的。”
“雁门天下险乃是人所共之,不过正因为如此,雁门守军难免会有些懈怠。而且以臣对胡人大汗的了解,此人在草原上征战半生少遇敌手,而且胡人四皇子同样不是易于之辈,此人年少时就有勇有谋,对于各种兵书战法同样深有研究。臣以为,如果胡人大汗只是想要混淆视听的话,完全可以再分出一路兵前往幽州等地,从涿郡和易县等地过长城,如此一来三路大军齐下,我等自然更加难以揣摩到底哪一路才是杀着。不过眼下胡人却只是分兵两路,而且雁门关一线的胡人又粮草充足。所以,臣以为胡人此番之所以往雁门关运送粮草,极有可能是为了给破关之后的后续部队做准备。”
顿了顿,苏泰接着道:“虽然臣现在还不知道胡人大汗有何依仗能够突破雁门关天险,不过臣以为晋王殿下所言确实极有可能。”话毕之后,苏泰倒是忍不住对赵凯高看了几分。
虽然自己孙女和赵凯闹的有些不开心,不过说开了这些也都是小孩子家家而已。不过晋王殿下从前几日早朝开始,确实好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只是变得比以前更聪明了。想到自己此番作为北线的总指挥,而赵凯也会跟着自己前往北线,能跟一个足够聪明的晋王殿下合作,倒也是好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