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柴文道叔侄俩就赶了马车去了书院,把两个同窗接回了自己家。马肃正和梁子阳原本和他们就是蒙童级甲班的同窗,一起参加了县试府试,如今又同在童生级甲班。就是以前关系一般,如今有了这借住的情谊,几个人之间的友谊也迅速升温起来。
马肃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感激地道:“阿道、阿北,真是谢谢你们了。我们听先生说,书院明日就要关门了,若再找不到住处,就只能在书院里待着了。”
梁子阳叹气:“先生们今天也要走了,到时候书院里就只剩下没着落的和几个杂役了。”
“书院里还有人剩下?”柴文道问。
“可不嘛。不过听山长说,若真的无处可去,就在城里租个院子,把他们全都挪到那里去,只是条件简陋,怕是不能安稳读书了。”马肃正回答道。本来以为自己也是那里面的一员,没想到看着家境一般的柴文道和柴伐北,还能有地方安置他们两个。
谁知道这一住就是多长时间?要吃要喝要洗要读的,不是一般的麻烦。易地而处,自己怕也是不愿意接纳同窗到自家住的。这回欠的人情大了。
于是两个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道谢,还问了问家里的情况,听柴文道说家里就只有一个嫂娘,两个人更觉得不好意思了。
他们俩吃住都在书院,平常的衣物都是让书院的仆妇清洗的,自己根本就不会。人家给提供住处就已经很不错了,总不能让人家的娘给自己洗衣服吧?人家又不是仆妇。
等到了胡同口下车,柴文道陪着两个人进门,柴伐北还要在后面看着马车。两个人心里就又犯开了嘀咕,看来柴家的家境真的很一般,要不然也不至于连个马车都进不了院子。
柴文道推开院门,在院子里便喊道:“嫂娘,我们回来了。”
马肃正和梁子阳进门时怕人家误会,连头也不敢动,只眼珠子在眼眶里从左到右快速一转,就将院子里的情况一览无余。
看这院子虽然不大,可门口的石榴树茁壮无比,枝干上挂着不少青青的果子,枝头还能看到零星晚开的红艳花朵。仅此一株,就给整个小院增添不少生气。
石榴树下就是一个井台,上面还架着一个辘轳,旁边搁着一只系着长绳的水桶。不管是井台还是水桶,都很干净。
屋舍整齐,窗纸白净。东厢房门边有一个石磨盘,也是一尘不染。
这家主人是个爱干净的利落人呢。
正屋门是开着的,一个朴实妇人应声从门里走出,相貌普通,观之可亲。马肃正和梁子阳一下子就判断出来人的身份,立刻躬身抱拳施礼:“见过婶娘。”
高媛早就从柴文道嘴里知道了两个人的姓名,见这二人都不过十四五岁的样子,都穿着青山书院的青色长袍,举止也很知礼,急忙笑道:“别客气,别客气,到这里就跟自家一样。”
对柴文道吩咐道:“文道啊,你招呼他们俩住下,我去把马车安顿了。可有什么不便的,只管跟文道说。”
最后一句,却是对客人说的。
两人自然又客气了几句,弯着腰把高媛送出了门,这才跟着柴文道进了西厢房的门。见西厢房一明两暗三间,明间正中间摆着一张四四方方的书桌,恰好容得下四人共同习文,心里便是一喜。见那两个暗间的布置完全一样,一床一柜一桌一椅,比书院的宿舍也不差什么,心里更是一喜。
两个人谦让着安排好了房间,先把自己的东西放好,还没收拾完,柴伐北就回来了。不是空手回来的,手里还拎了一个菜篮子,里头有油纸包着的东西,看那样子,像是肉食。
柴伐北笑眯眯地道:“娘买了只熏兔子,咱们今儿有口福了。”
其实是高媛早就在家做好的。兔子这种动物太能繁殖了,空间里又没有它们的天敌,若不隔三差五地杀一只吃了,怕菜都长不上它们吃的。
把吃的放到厨房,柴伐北搓着手兴冲冲地出来:“东西收拾完了没?还有什么要买的?”
马肃正和梁子阳都摇头:“都不是什么要紧的物事,下午出去便是。”
“晚上去夜市,夜市上热闹着,卖什么的都有。”柴伐北道,“下午太热了,别把人给烤焦了。”
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地上像是下了火。还没到中午,就已经出不了门。街上卖冰碗的生意一下子火爆起来,高媛从外面回来,就顺手带了几碗。拿一个大荷叶捧着,小心翼翼地端了进来。
柴文道看见了,疾步走过去接过来,一看只有四碗,眉头便是一皱,意识到家里来了外人,对嫂娘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麻烦。
高媛见他脸色不好,便知道他的心思,自己重新端过两碗来递给柴伐北:“你们几个是在屋里吃还是在外面吃?”
白瓷小碗里是碎碎的冰碴,上面浇着不同的水果,红色的是樱桃,黄色的是杏,粉色的是桃子,还有白色的李子,都切成细碎的果肉,铺在冰碴上面,散发着诱人的果香,带着一丝寒气。冰碗外面挂了一层水珠,手摸上去便是一指清凉,浑身的热燥一扫而空。
柴伐北乐呵呵地端过来,转手就送给马肃正和梁子阳两人,自己跑到厨房拿了几把白瓷勺来分给几人,自己端了一碗舀了一勺送到高媛嘴边:“娘。”
高媛笑着推开:“娘怕凉,不吃这冷东西,你们吃去。”
柴文道脸上的神情便和缓了一些,招呼着客人到石榴树下站了,一人一碗用冰碗。
马肃正和梁子阳客随主便,先跟高媛道了谢,这才安心享用。高媛见天气实在热得不像话,干脆就建议大家在院子里用餐。
几个人都点头,屋子里实在是太闷热了。
几个孩子吃着冰碗消暑,高媛则进了厨房整治午饭。五个人的饭菜和三个人的饭菜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大量就成了,总得多加几样,免得有人不合口味。多出来的那俩还是客人,偏偏又很客气,问有什么忌口的也不说,总得多试几回才能试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