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三年,纵马伤人事件一千六百二十四起,死亡人数占比四百一十六人,受伤人数一千二百六十人。”
“贞观二年,纵马伤人事件一千四百二十起,死亡人数占比三百三十六人,受伤人数一千零九十八人。”
“贞观元年,纵马伤人事件九百二十七起,死亡人数占比二百二十九人,受伤人数八百六十八人。”
“这还是贞观时期的直观数据。”
“至于武德年间,九年共计纵马伤人事件八千六百四十二起,死亡人数占比三千六百四十三人,受伤人数一万一千二百三十六人。”
(注:数据纯属瞎编,突出剧情,见谅)
说道这,房玄龄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这还是大唐开朝以来的数据,臣本以为这样的事件很少,但这三天臣调查之后才发现很严重!”
“大唐开朝之前呢?隋朝之前,纵马伤人的时间又有多少人?而弱势的一方是谁呢?再者,长安城如此,那么其它地方呢?是否比长安城更多呢?这个无从说起...”
对于房玄龄的话,朝堂大臣选择相信...本以为会很少,但面对直观的数据,这才是很可怕的。
一开始房玄龄也认为数据不多,可一调查才发现直面数据的那种寒心。
就因为纵马伤人一件事情,长安城一年就有那么多无辜百姓丧命...在不解决的话,难免会有更多的事件发生。
另一个,他也想知道楚王是如何改革。
这一次说什么他也会支持,至于是否无条件支持,这个还需要听一下楚王的建议。这三天来,房玄龄在查找资料,李宽也在查找资料,只不过双方找的资料不一样。
朝堂大臣越听越心寒,这拿到朝堂上面直说,而且有如此直观的数据,让他们面色变了几分。
龙椅上,李世民的脸色可以说完全黑了下来。
大唐既然有如此多无辜百姓死于非命。
这等事件必须杜绝。
本想发怒,转念一想,他也想知道李宽的解决办法。
尽管如此,李世民并未第一个问他,而是开口道:“玄龄调查这数据,直面人心,让朕感觉到寒心!
大唐建朝才十三年,就因为纵马伤人这一个时间,死伤既然如此之多,朕心寒!”
“他们并非是死于天灾,而是死于人祸,尽管私下解决了,或者县衙解决了,但正如玄龄所言,真的能做到让满意吗?”
“朕在这也不追究,不知道诸位爱卿有何良策,是否能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呢?”
话落,李世民环顾下面群臣一圈,看到很多人都低下头颅,避免直视...看到此般,李世民心里更加恨不得加快改革。
可改革并非是一人之力,就算他是皇帝,下面不做事,他暂时也无能为力...虽说时机选的很对,但朝堂上士族的官员太多了。
一旦强势出手,那就乱了。
强压下心中的怒气,李世民开始点名了。
“辅机,你是群臣第一人,你说一说,你有何良策呢?”
长孙无忌作揖一拜,道:“陛下,微臣暂时没有良策,但臣会与朝堂大臣商议出良策。”
“玄成,你有何良策呢?”
魏征道:“陛下,微臣暂时没有,但想必楚王有良策,还是听一下楚王的策略吧。”
李宽并未开口说,很是安静的站在一旁听着。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接着问道:“有哪位爱卿有良策呢?”
朝堂一片沉默,谁也没有出声。
李世民继续点名:“太子,你有何良策呢?”
太子李承乾愣了一下,而后说道:“父皇,儿臣暂时也没有良策。”
“青雀,你呢?”
“父皇,儿臣也没有良策。”
“恪儿,你呢?”
“父皇,儿臣也暂时没有良策。”
李世明点名了三个可以上朝,参与朝堂的三个儿子,可没有一个人有良策...这让李世民的脸色又沉下了几分。
长孙无忌一直在观察陛下的神情,当下站出来,开口道:“陛下,楚王上朝,那就说明楚王有了良策,陛下是否让楚王说一说他打算如何解决呢?”
还未等其他人说,房玄龄直接站出来,大声说道:“陛下,臣不赞同,楚王现如今在管理皇庄,那是关于大唐千百年的大计,不得有误!”
“臣建议当有朝堂解决!”
群臣一听,直接傻眼,房玄龄这是打的什么主意,难道两人不是已经有了商量好了的吗?
换做平时,房玄龄定然不会去调查纵马伤人的事件,难道就因为他次子与楚王有冲突才去调查吗?
这是临时起意吗?
那楚王今日上朝所为何事呢?
给出问题,没有解决良策吗?
这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