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2 对互联网影响博士生学习方式的反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2.1检索学习易导致博士生自主学习碎片化

    互联网之前,知识体系是按照学科、分类精心组织起来的。www.Pinwenba.com记载这些学科知识的书籍,根据某种内在逻辑,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按照线性结构串联起来,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教科书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学习也被要求按部就班依次进行。但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在结构方式上,互联网不像书本是按先后顺序依次排列的线性结构,而是通过一种超链接形式将所有的信息或知识点,连成一种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三维立体结构。在稳定性上,互联网上的信息或知识永远处于变动之中,所有的信息或知识点都通过一个个网页来呈现,每一个网页都有很多个跳转的可能。每一个网页就像一个个破碎的瓷片,你不知道你将看到的下一个瓷片是什么样子,下一个瓷片可能与这一个瓷片有关,也可能完全无关。因此,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G.Carr)警告说,互联网搜索经常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文本的只言片语,这些只言片语不会激发我们产生从整体上深入了解整篇文档的动机。在网上搜索查找的时候,有可能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有可能连树木都看不到,而是末梢和树叶。随着搜索引擎功能日趋完善,更多的产品正在发生碎片化的改变,而这种碎片化早已成了文字作品的典型特征。

    碎片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随着人们的节奏越来越快,知识被打碎,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比如移动学习、微博上的信息都是典型的碎片化信息。这种碎片化适应了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但却与博士生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博士生需要系统、全面地学习前人的科研成果,优化和改善知识结构,不断深入思考从而提升科研能力。博士生必须“耐得住寂寞”,甘心坐冷板凳,系统地学习本科学的专业知识,压抑内心的浮躁和冲动,从基础的知识入手,扎扎实实地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把互联网作为打牢基础知识的平台和工具,以扬弃的精神对碎片化的文献进行梳理,加以集成和整合,不断地思考和反思,从而为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基础知识不扎实,仅仅停留在皮毛上,则很难有创新性思维的火花,甚至可能陷入“剪刀+糨糊”的“泥潭”,对于得到的信息不能深入地思考和判断,占用资料的目的不是为了在此基础上的提升,而是成为拼凑科研成果的来源,久而久之,博士生的科研仅仅是碎片化的累积,而不是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丧失了学习应有的根基。

    访谈中,博士生D106就读是文科专业,她认为静下心来读书,沉浸到书本中寻找共鸣的感觉尤其重要,她在电子邮件中写道:

    从互联网得到的学术信息除了在信度上存在一定的质疑外,我觉得更担心的是博士生的学习习惯问题,动辄就是互联网,甚至有句顺口溜叫做“外事不决问Google,内事不决问Baidu”,说明在互联网上的检索已经成为博士生学习的重要渠道。特别是文科博士生不认真读书,不仔细钻研经典名著,而是跟着网络的风向跑,基础肯定不扎实,基本功有问题,原创性从何谈起,就是这种碎片化的堆积,看似很完美,但是经不起推敲。除了学术资料和信息的获取,博士生培养尤其是文科博士生的培养还是应该更多的坚守传统方式。比如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拿出一本书,静静的阅读,沉浸到书中的情节中去,这种共鸣启发了博士生的思考,就是原创性的源泉。调查问卷显示,博士生对互联网上学术信息的不系统性表达了高度一致的意见,没有人选择“非常不同意”,得到了近80%博士生的认同。

    6.2.2互联网信息迷航降低博士生学习效率

    “信息迷航”指在互联网环境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学习者从一个位置通过超链接达到另一个位置,经常会被无关信息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