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源自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自于实践,服务于实践,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性。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源自于人民。理论具有阶级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科学地总结了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而且强调共同富裕,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人民性。
在当代中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和时代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在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其基本内涵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自于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要求。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这些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生产资料公有制,体现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制度决定体制等基本原理,具有科学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是坚持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自于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的创造,是人民的制度,体现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和要求,体现着人民共同富裕的愿望和要求,是人民物质利益和政治利益的根本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是坚持对人民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来自于实践。评价一种制度,关键要看三条:一看是否有利于政局稳定;二看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三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西方“三权分立”的多党制,不同于民族共和国联邦制,不同于相对单一的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其体制。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和成就表明,这种制度,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保持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谐;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社会政局稳定。我们能够避免传统社会主义解体、剧变的悲剧,跳出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盘散沙、战乱分裂的陷阱,靠的就是这种制度的巨大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就是坚持自身的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有机整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密不可分,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和制度之中。
自信是一种力量。三大自信,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三大动力。我们应以自信的实践,丰富自信的理论,完善自信的制度;以自信的理论,指导自信的实践和自信的制度;以自信的制度,支撑自信的实践,坚持自信的理论,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