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二是统治的权力运行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过程,治理则是多元的、上下互动的过程。三是统治所涉及的范围是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治理所涉及的范围既可以是特定领土界限内的民族国家,也可以是超越国家领土界限的国际领域。四是统治的权威主要源于政府的法规命令,治理的权威则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
我们认为,治理是指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公民依据规律、法律、制度、规则、共识、认同,采取经济、政治、法律、民主、合作等方式,引导、协调、处理国内甚至国际关系,实现公共利益最优化的过程。这意味着:治理的主体有三大类,一是国家,二是非政府组织,如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三是公民,这三类主体密切相关,相互合作;治理的依据是规律、法律、制度、规则、共识、认同;治理的方式主要是经济、政治、法律、民主、合作等方式;治理的对象主要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也可以是国际关系;治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最优化;治理的运作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
治理不同于管理,更强调系统性、法治性、源头性和综合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
治理会失去效率,因而就有治理失效与善治的问题。善治的基本特征是:法度严明、官吏清廉、效率很高、服务良好。俞可平把善治的要素归纳为:合法性,即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透明性,即政府信息的公开和透明;责任性,即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法治,即法律是公共政治管理的最高准则,任何政府官员和公民都必须依法行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回应,即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的和负责的反应,不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有效,即管理有效率;参与,即公民参与政治、社会等生活;稳定,即国内和平、生活有序、居民安全、公民团结、公共政策连贯等;廉洁,即政府官员奉公守法,清明廉洁,不以权谋私,公职人员不以自己的职权寻租;公正,即不同性别、阶层、种族、文化程度、宗教和政治信仰的公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上的平等。
国家治理是指一个国家运行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在不同的国家,国家治理有不同的表现。高小平把我国国家治理的表现归纳为: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统一,法治与德治的统一,管理和服务的统一,常规管理与非常规管理(应急管理)的统一。
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国家的制度体系。其实质是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协同共治,实现公共利益最优化。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内涵包括:中国**的领导;国家的制度、法律、法规;治理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