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此案例研究以上海市悦苗残疾青少年寄养园为例,系统介绍了民非机构为智障人士提供的照顾、教育、康复、培训、保健和休闲等社会服务,探讨了民非机构的管理模式,总结了智障人士在民非机构中安置的经验,并分析了这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挑战与前景。www.Pinwenba.com
【关键词】
智障人士安置民非机构案例
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安置形式之一是由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机构(以下简称民非机构)提供相关服务。民非机构即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创办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民非机构是一种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也叫第三部门(Third Sector)。NPO在社区服务和社区化保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满足了社区居民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推动社区建设与发展,有利于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1],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和发展[2]。民非机构正是满足智障人士社会融合需要的一种社区服务模式。
为了解民非机构的运作模式,我们实地考察了上海市普陀区悦苗残疾青少年寄养园,比较全面地研究了该机构的规模、工作方式、管理架构以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悦苗残疾青少年寄养园是一家民非机构,目前由普陀区民政局实施管理。该寄养园建于2003年10月,被闸北区民政局批准为民非机构。原址在闸北区某工厂幼儿园内,由于场地不足当年只招收了17名学员。由于社会需求大,2004年8月4日迁入普陀区新址。现在的悦苗寄养园是一幢独立的三层楼房,占地105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32平方米。该寄养园核定招收人数为60人,目前已满额。
一、 基本情况
(一) 学员
目前,60名入住寄养园的学员中,男性36人,女性24人。年龄分布从9岁到36岁不等。寄养形式有两种,分别为寄宿制和日托。目前59人选择寄宿制,1人接受日托照顾。入住学员的残障类型较多,分别包括:智力障碍21人、脑性瘫痪11人、自闭症7人、精神分裂7人、多重障碍4人、癫痫4人、其他6人。残障程度如下:轻度15人、中度33人、重度8人、极重度4人。重度和极重度大多卧床接受完全护理。在教育程度方面,大年龄的学员大多接受过教育,通常是从辅读学校毕业后进入寄养机构,但是年龄小的和极重度的残障青少年没有接受过教育。
(二) 工作人员
寄养园的员工共有19人。其中,管理者2人、教师2人、医生1人、厨师2人、护理教育员12人。员工文化程度的分布情况为:大专1人、中专2人、高中1人、初中13人、小学2人。员工的年龄分布从28岁到64岁不等,平均年龄38岁。
(三) 收费标准
寄养园的收费是按照学员的残障程度划分的:轻度和中度学员的收费统一采取最低收费标准,重度和极重度学员则分别有所增加。另外,按居住标准来分,4人间及以上不再另加收住宿费,但3人及以下者需要适当加收住宿费,且依次递增收费。
二、 服务内容
悦苗寄养园提出“以学员为中心,以康复为主题”,为入住的残疾青少年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教育、劳动技能、保健、心理康复、休闲娱乐等服务。根据入住青少年的教育需要,寄养园为他们分别确定教育重点。
(一) 教育
寄养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文化和行为技能的教育,巩固和提升学员的智力、能力。其中中度及以下的智障学员从辅读学校毕业后,如果没有持续的教育或实践机会,可能出现退步。因此,教育的重点一方面是尽可能巩固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他们每天接受一定时间的文化知识教育。为了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园内设立了小卖部,让学员学习购物,同时还会带他们到超市进行实地操作。另一方面,注重行为习惯培养,比如,遵守作息时间、矫正不良行为等。针对重度障碍的青少年,教育的重点放在基本的认知教育,如认识日常物品、形状、颜色等。
(二) 康复训练
目前,该寄养园康复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寄养园因人而异地设计了一些康复训练项目,由园内教师和志愿者承担训练任务。例如,脑瘫的青少年接受运动和语言训练;对自闭症青少年进行听从指令训练。
(三) 劳动技能培训
劳动技能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学员动手能力,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让残疾青少年在劳动中体现劳动能力和劳动价值。劳动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串珠子、揿子母扣、自理能力训练(打扫卫生、包馄饨、洗衣)等。
(四) 保健
为了保证学员的身体健康,寄养园采取了一系列保健措施。例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通便,帮助调节情绪,注意气候季节变化,保持心情愉快。对需要服药的青少年,保证按时、按量服药,并根据情况及时做出调整。这些保健措施是成功的,它有效地降低了发病率。
(五) 休闲娱乐
寄养园在晚上、周末或节假日经常安排一些娱乐活动,如卡拉OK、上网、打牌、电脑游戏、联欢会等。为丰富学员的生活,寄养园每年组织学员在春季和秋季外出旅游。
(六) 作息时间
寄养园根据入住学员的状况安排每天的活动。一般在早上安排30分钟的早锻炼。中度学员每天接受1.5小时的班级教学和1.5小时的劳动训练,重度学员则接受上、下午各1小时左右的康复训练。
在回家探视的时间安排上,轻度学员一般1—2周回家一次;中度学员则不定期回家。另有10多人因多种原因长期居住在机构内。
三、 寄养园的管理模式
(一) 常规的管理制度
寄养园建立之初,主要是建立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包括学员管理、安全防范、卫生管理、饮食管理等制度以及员工岗位责任制。
园内各项制度在工作中很注重细节。例如,在学员管理制度方面,按残障程度不同分班,安排日常活动;在学员的个人卫生方面,要求学员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要求学员每天更换内衣;在医疗保健方面,学员入园接受一次体检,以后每年至少体检一次;在卫生管理方面,实行包块责任,由员工负责宿舍、活动室以及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工作;在饮食管理方面,规定洗菜前要浸泡一小时,厨房分生食区和熟食区;安全防范包括强化消防安全的意识和技能、防止食物中毒、防止学员走失、防止人为和非人为的意外伤害事故等。此外,还建立了员工岗位职责和财务制度。
(二) 员工的培训及支持
寄养园以护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