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寺的了空老和尚抱回无了那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
了空老和尚去山下的镇子给一个员外做法事。回来的路上,老和尚发现了无了。无了那时正躺在雪天里哇哇地哭。无了的哭声很凄厉,好象很不愿意到这个尘世来似的,非常非常地委屈。雪花在飞舞,寒风在怒号,无了的哭声放在他们中间是那么的微弱和不堪一击。本来老和尚是不会发现无了的,一般晴朗的日子老和尚是走山后的那条小路,那条小路虽不好走,并且还远。可老和尚爱走。老和尚一般都走那条路。老和尚走得扎实稳健,面色红润。为此寺里的很多和尚们都想不透老和尚的心思。都说老和尚费解。
那天深夜老和尚走了山前的那条大路。这条路不光平坦而且宽敞。老和尚走着就听到了无了的哭声。无了那时刚出生不久,正躺在路边,用一个竹筐盛着,无了就在那个竹筐里哭。老和尚年纪虽然老了,可耳朵没老。老和尚听到了。出家人慈悲为怀,老和尚走到竹筐前。老和尚又转身看了看前后和左右,周围都是茫茫的风和雪。老和尚念了句阿弥陀佛。老和尚就抱起了孩子。说也怪,老和尚一抱,那孩子就不哭了。老和尚就叹了声说:这孩子与佛有缘呢。然后,老和尚就脱下了身上的袈裟和棉衣,包紧了孩子。接着,老和尚就把无了抱回寺里来了。
无了是一寺的和尚们拉扯大的。他那时还没名字,大家都叫他小家伙。一寺的和尚们都小家伙小家伙地叫。小家伙稍稍懂事了,有一天,小家伙问老和尚:师父,他们都有名,为什么我没有呢?
老和尚知道,小家伙已经不在是小家伙了,小家伙该有个名了。于是,老和尚就给小家伙起了一个法名叫无了。
无了那时没有理解老和尚给他起这个名字的含义,只觉得他也有名了,不再是小家伙了。无了那时很勤快,每天他比谁起的都早,先去庙前的山溪里挑水,水缸挑满了,再去打扫佛堂和庭院。打扫完了,做早课的钟声也就响了。无了就开始诵《炉香赞》、《愣严咒》、《心经》、《三皈依》、《韦驮赞》、《阿弥陀佛经》等,当然有时还念《大悲咒》、《弥勒尊佛经》什么的,念过之后,无了就觉得心里特清凉,轻松,接着就用斋。用过后,无了就被老和尚安排到山下的镇子去买寺里一天所需的日常物品。回来后,还要干一些杂活。接着再跟老和尚做晚课。完了,无了还要读经。还要听老和尚讲经。有时一读就到深夜。就这样,在晨钟幕鼓中,十年间弹指而逝了。
有一天,无了稍稍有了一点空闲,便和师兄师弟们在一块闲谈。闲谈中无了发现别人都比他过的清闲,只有他一人忙忙碌碌。他还发现,虽然别的和尚也会被分派到山下购物,但他们去的是山前的村镇,走的都是庙前的那条又近又平坦的大路,买的也都是些轻便好拿的那种。不像他,这十年来,老和尚一直让他走庙后的那条崎岖的山路,路难走不说,还得再翻两座山,趟一条河,回来时肩上自然还要背很多的物品。无了就很委屈,明明有近路,师父为么要这样折磨我呢?难道就因为我是一个没爹没娘的弃儿吗?无了想不通了,他就去找老和尚。老和尚那时已升为方丈。无了不解地问方丈:师父,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自在吗?没有人强迫他们干活念经,而你为什么要求我干个不停呢?方丈听了只是念了一句佛号:阿弥陀佛。然后就走开了。
第二天中午,当无了扛着一袋食盐从后门进来时,发现方丈在门口等他。方丈说:放下东西后随我去前门,我告诉你想知道的东西。无了把食盐交了,然后来到前门,方丈打坐在门的一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