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的市场环境有一些特点非常适合pe发展。首先,中国的传统行业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此pe投资的回报甚至比风险投资还高。国外传统行业增长有限,风险投资有着行业风险,但是中国的传统行业比如建材、服装、食品、饮料等领域,一方面筛除了行业风险,另一方面发展又很快,非常适合pe投资。其次,由于民营企业缺乏资源,pe的进入相当于是“滴灌”,一旦进入往往会使企业发生质的变化。最后,对于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激励机制,pe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以往进行产权改革或管理层收购,很容易触犯国有资产流失的禁区,pe的出现是以一种市场化的价格来对企业和管理层定价,可以规范地推动国企改革。有这三方面的背景,pe的迅速发展就很自然了。
——2007年4月接受《财经》的采访
背景分析
从投资方式角度看,pe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广义的pe是指涵盖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前各阶段的权益投资。狭义的pe主要指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的私募股权投资,主要是指创业投资后期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分,其中并购基金和夹层资本在资金规模上占最大的一部分。在中国,pe主要是指这一类投资。
近年来,pe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一方面中国的并购环境并不理想,存在着各个方面的障碍,另一方面人们对pe的认识也相对模糊。不过,这在柳传志看来却是机会。柳传志的眼光的确独到。
行动指南
投资比的就是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