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博物馆
简介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包头、巴彦淖尔盟,宁夏、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7°35′24″~40°51′40〞,东经106°42′40〞~111°27′20〞。东西长约400千米,南北宽约340千米。总面积86752平方千米。总人口136万人(2004年)。
鄂尔多斯市西高东低,地貌主要分为东部的丘陵沟壑区、西部的高平原区、北部的库布其沙漠区、南部的毛乌素沙漠区、中部的波状高原区和北部黄河南岸的平原区。海拔在850米至2149米之间。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为2716.4小时—3193.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5.3℃~8.7℃,平均月最低气温为–10℃~13℃,7月平均气温为21℃~25℃,全年气温日差为11℃~15℃,年差为45℃~50℃。东部地区降水量为300毫米—400毫米,西部地区降水量为190毫米~350毫米,全年降水集中在7~9月。蒸发量大,年蒸发量为2000毫米—3000毫米。
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西部黄河中上游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1000至1500米之间,自然地理环境独具特色,地形起伏不平,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绚丽多彩。境内西部为波状高原区,属典型的荒漠草原,地域上习惯称作“鄂尔多斯”。中华母亲之河~黄河南、北、东三面环绕,中部为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南临古长城黄土高原与宁夏、陕西、山西三省区毗邻,东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和草原钢城包头市隔河相望构成“金三角”地带。
文化
1.(1)“河套人”与“河套文化”
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在鄂尔多斯地区根据当地蒙古人旺楚克提供的线索找到了盛产动物化石的萨拉乌苏河大沟湾,并从地表拾到了三件已相当石化的人类肢骨。1923年,桑志华和另一位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组成一支考察队在鄂尔多斯地区进行考察,先后发现了水洞沟与萨拉乌苏河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后来,德日进在室内研究中,从1922年采集的一堆羚羊牙齿和鸵鸟蛋片中意外地发现了一颗石化程度很深的人类的上门齿。这颗牙齿经北京协和医院解剖科主任卡达生研究,命名为“河套牙齿”。四十年代,我国的石器时代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河套人”和“河套文化”两个中文名词。“河套人”以那颗“河套牙齿”为代表,“河套文化”以水洞沟(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境内)与萨拉乌苏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境内)两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为代表。
2.朱开沟文化:朱开沟文化内涵丰富,历史跨度较大,它上承古老的“河套文化”,中经“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又下启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的先河,它是鄂尔多斯文化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此外,在鄂尔多斯高原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主要的有准格尔旗乌日图高勒乡壕赖梁遗址与伊金霍洛旗东北、东胜市东南的尔吉奈曼沟遗址。鄂尔多斯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较多,属于龙山文化早期遗存的脑包沟门、荒地窑子等,属于龙山文化晚期遗存的有房塔沟、寨子上、西麻青等。从这些丰富的文化遗存中,我们可以探寻出数千年前生活在鄂尔多斯大地上的人们留下的历史踪迹。
3.鄂尔多斯青铜文化
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发源于鄂尔多斯高原,流布相当广泛。在殷墟文化期,除近邻晋、陕地区外,向南已波及到渭河流域、豫北殷墟文化和先周文化区域,向东达辽东沿海。西周至春秋时期,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大部分布于夏家店上层文化区域,向北经蒙古至外贝加尔的广大地区,尤以米努辛斯克盆地较为集中,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多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宁夏、河北等地的战国秦赵长城沿线,向东似不越过承德至张家口一线。两汉时期,主要分布于蒙古境内,北至西伯利亚,西至阿尔秦,东达辽宁西丰县。
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周围的中原文化,东北地区的夏家店上层文化,西伯利亚卡索拉文化,塔加尔文化等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既有对周围诸文化的吸收,也有对周围诸文化的影响。
4.河套匈奴文化
鄂尔多斯地区是匈奴民族最早的栖息地和活动摇篮之一。河套匈奴文化是鄂尔多斯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鄂尔多斯地区发现的河套匈奴文化遗存主要有青铜器、青铜饰牌、铜镜、铁器、陶器、汉字瓦当、官印及金、银、玉、玛瑙、琉璃等物品,内容丰富,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均属罕见。1972年冬,杭锦旗阿门其日格公社桃红巴拉东北4公里阿鲁柴登沙窝子中出土了一批饰有各种动物纹的金银器,197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派李作智、田广金等前往调查,结果在这一带发现了一批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的匈奴墓葬。1975年,内蒙古博物馆与文物工作队在准格尔旗大路公社玉隆太村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匈奴贵族墓。1979年准格尔旗卜尔陶亥公社西沟畔村民张先宝发现一批文物,内蒙古文物工作队与伊盟文物工作站派员调查,又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匈奴墓地。1980年,文物工作者又在西沟畔发现匈奴墓地。此外,东胜县的补洞沟,伊金霍洛旗的公苏壕,准格尔旗的速机沟等地均发现大量匈奴文化遗存。
旅游
一、鄂尔多斯世珍园
鄂尔多斯世珍园旅游区是由鄂尔多斯市胜达有限责任公司以世界重要保护湿地、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投资兴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建设为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区。
世珍园由三大景区组成: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鄂尔多斯神光响沙景区;鄂尔多斯草原蒙古族风情区。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109国道鄂尔多斯市西45公里处,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为10.2平方公里。是世界珍稀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的栖息繁殖地,并占到全球已知遗鸥总数的75%以上。其它国家级保护动物大天鹅、东方白鹅、鸿雁等也在这里驻留,各种鸟类达百余种之多。园区内丰富的地形、地貌、植被、风土人情,构成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鄂尔多斯神光响沙景区位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着驰名中外的"穿沙公路"既可到达。这里的沙漠色彩不一,沙山比比皆是,只要踩踏或滑溜它就会发出"嗡嗡"响声。更神奇的是夜间沙海之颠,有幸会看见莹白色光芒,让人目不暇接,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