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小学应该具备的技能
孩子上小学之前,家长很有必要确定孩子是否具备入学的能力。下面,是在孩子进入小学应该具备的技能。
● 社交技能
为其他孩子所喜爱和接受,在困难面前不会表现出挑衅和受难的姿态
能够与人分享
帮助家里做些琐事,并能完成简单的任务
与一小群朋友玩耍时很自在
能照顾自己的个人需要,如洗净、擦干手
当一项新的活动被提出时,能准备好参加
当给予指导时,很乐意听从
● 肢体技能
能操作纽扣、拉链和鞋带
能玩手指游戏,用剪刀剪东西,能运用大而钝的针和线串珠子,并拥有其他一些运用灵巧手工的小技能
能抓、扔一只大球,但不一定要举臂过肩
有良好的平衡感,能沿墙或横木走路
会兔子跳
两只脚都能单脚跳几步
不过度焦躁不安或冷漠
能用左手越过头顶模自己的右肩,或用右手摸左肩
● 智力技能
能有条理地以一定程度的流利度谈论一件近期的事件或经历
喜爱故事,能不过分坐立不安地倾听
能辨识颜色并知道它们的名称
知道自己的姓、住址和电话号码
能基本记住最喜爱的故事是讲什么的
发音、吐字、造句相当流利
已经记住一些儿童歌曲和诗文
不论是否能辨别音高,都喜爱参与唱歌
表现出阅读的**,对书本或其他阅读材料感兴趣,如连环漫画
能够参加那些在家中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游戏,在玩新游戏时能听从指导
二、入学技能基本测验
1.自我认识能力
要求: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属相及家庭住址;能了解并说出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运动能力
要求:能较协调自如地跑步,双足并跳20厘米远,能自己穿衣裤、穿鞋袜、系鞋带,熟练地用筷子吃饭。
3.记忆能力
要求:能复述6位数字,或较完整地复述一个小故事。
4.观察力
要求:给孩子看有错误或缺损的画,让孩子指出他观察到有哪些错误或缺损。
5.常识
要求:能辨认4种以上的颜色,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比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知道一些动物名称及食物的来源等。
6.计算能力
要求:能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了解10以内数的组成和排列。
7.思维能力
要求:孩子能顺利进行图片归类;理解反义词;听完故事后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并回答问题。
这个测试,能让你全面了解目前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三、入小学前的六大准备
上学读书,这可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新起点。孩子上了学便开始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教育。它必然会引起孩子生活的环境、内容、节奏和习惯的一系列变化,孩子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只有做好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孩子进入学校后能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健康向上地发展。
准备之一:身体方面的准备
孩子未入学前,虽然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也向他们传授知识,但这些同小学教育的要求与形式都是不同的。幼儿园的学习不是孩子的义务,更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孩子一上学,学习就成了他的主要活动,而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小学是对儿童进行正规学校教育的专门机构。孩子一上学就要独立地参加学习,开始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并接受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每天就要消耗较多的体力,需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为此,家长在孩子入学的身体准备方面要做到:
● 保证孩子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使他们身心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 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 鉴于小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上课,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短,课后又有作业,而且上学放学和上下课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这样既加快了生活节奏,又容易使孩子心理紧张。为了使他们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家长要让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尽量保持一致,逐步适应,以免因突然改变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而影响健康;
● 保护好孩子的眼(视力)和耳(听力);
● 教育孩子注意安全,让他们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迷路时要找警察。教育孩子不能玩水、玩火、拨弄电源开关等,以免发生事故;
● 入学前应带孩子到医院作一次体格检查,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否符合各项指标。
准备之二: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几乎都有父母细心照顾。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独立支配的活动和事情很少,独立生活的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都较差。为此,家长要提前从以下方面做好准备,及早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 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慢慢地学会自理生活、学习和劳动,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要培养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睡觉起床,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卷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 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和图书等。
准备之三:学习方面的准备
孩子一上学就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正规学校教育,学习是他们的基本活动,上课是他们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品德的主要途径。上学后他们是否愿学、爱学?
能否学好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涉及到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和意志品质等问题。家长要为孩子的学习做准备,应从以下几点加以培养。
● 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儿童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求知欲是儿童力求认识、探索客观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的一种意向活动。孩子对周围不明白的事物或现象,总爱问个“为什么”,这就是求知欲的表现。
● 重视培养孩子学会思维
学会提出问题。读书、写字、做作业,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学习能力,但还有一种看不见但却十分重要的能力——思维。老师和家长要从小重视培养孩子不仅有接受知识的能力,还要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极其可贵的思维能力。学校通过各种教导以及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学习辩论,学会思维,家长则不需额外花多少时间,而是要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注意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多问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哪怕是和孩子一起看电视,一起读报纸,或者是一同打球,一同下棋,甚至是一同走在大街上。孩子们出于好奇,随时随地都会提出他们的看法,长辈们都要倍加爱护,给予鼓励,耐心地听他们讲,听他们问那些是以乎很幼稚、有时甚至很可笑的问题。
当孩子一旦有了兴趣和求知欲,就能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究,也就能自觉自愿,主动愉快地去学习。所以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他们探究新事物的动力,也是推动他们学习新知识的一种精神力量。
孩子上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画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内容有趣的书给他们听,这是很有益处的。你可以告诉孩子,书里的知识可以让人懂得许多道理,上学以后,识了字自己就可以看书增加知识了。从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孩子是否学习好还必须有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对待学习认真负责,积极努力,不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与否,决定着学习的成绩与效果。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按时上学,不逃学、不旷课、不早退、不迟到,遵守课堂纪律,不随便说话、不做小动作。他能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并按时做作业,认真复习考试等。
所以,入学前要培养孩子做每一件事时都要讲究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便在进入小学后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
●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儿童后天所养成的,如早晨起床穿衣叠被,然后上厕所、洗脸、吃饭等。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中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如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进教室,拿出课本和铅笔盒,等待老师上课。
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对即将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获得知识重要得多,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所以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如下的学习习惯:
(1) 严格遵守作息时间;(2) 看书时坐姿端正;(3) 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4) 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5)爱护书本及学习用品。
要让孩子知道怎样正确读书和书写。上小学了,孩子开始系统学习,读书、写字、计算,这是与幼儿园最大的区别。幼儿园孩子学画图、学计算、学说话,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与玩是不可分的;小学则不同,是为孩子们一生学习文化知识打扎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得扎实,文化知识的大楼才能造得高,所以一笔一画都不能马虎。认字要注意正确的读音、正确的笔画笔顺以及它们的正确含义,个位、十位、加减乘除、各种数位、各种符号都不能搞错。先是要求写得正确,逐步要求写得好,写得漂亮,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读写姿势。
准备之四:物质准备
● 为孩子开一张文具清单
刚入学的孩子需要自己准备的东西大致有:书包,文具盒,直尺、三角尺各一把,铅笔五支,自动削笔刀一个。在购买的过程中,要遵循几个原则:安全,实用,结实,价格适中。文具是用来帮助学习的,如果只求美观不考虑实用,那么就会本末倒置。还有一些文具设计得和玩具差不多,非常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总是选择新奇好玩的东西,往往不在意它的使用价值,所以在购买学习用具的时候,也是让孩子学习分析性价比的好机会。
特别提醒:孩子的书本,学具以及生活用品都要贴上名字或者做好标记,让他自己认识自己的东西,以免互相拿错。
● 开辟一方小天地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应该给孩子独立设置一个房间,如果住房比较紧张,也要单独开辟一个角落,作为孩子的学习角落。这个学习空间要求安静、简洁,东西太多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学习区的灯光要使用白炽灯,光线柔和,左侧取光。
学习环境的设立会使孩子迅速形成一个心理上的“地点定向”,走进学习区就能够专心学习。
准备之五:安全准备
● 游戏安全
小学活动器械高大,场地硬,学生多,老师也不可能随时呵护在身边,所以一定要嘱咐孩子守秩序,不推挤,不疯跑,不扔石头,不玩木棍等等。
● 接送安全
父母要事前同孩子约定好接送地点,嘱咐孩子父母没来的时候要在原地等待,不乱跑,不跟陌生人走。去同学家要先和父母商量。
到了高年级,孩子慢慢学会自己上下学。因此,入学之初,父母在接送的路上就要反复讲每一个关键地点的路标以及交通规则和安全事项,教育孩子注意车辆、陌生人等。对待威胁要坚决地大声拒绝。
● 饮食安全
教育孩子不买小摊上的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光靠说教是没有用的,小朋友往往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真遇到问题还是手足无措。最好的办法是父母把可能遇到的情景罗列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以下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要找老师。
情景不找老师的理由找老师的理由课间的时候东西丢了掉东西的时候,可以听从哪里传出的声音,然后自己找,也可以让同学帮忙找。课间时间太短,如果自己找不到,同学也找不到,到上课的时候还找不到怎么办?上课的时候找东西会影响老师上课。老师的总结:如果丢了东西,可以先自己寻找,如果不行再请同学帮忙,如果还是找不到,再去找老师。小朋友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打架别的同学可以去劝,让他们不要打架;我看过一本故事书,书里面说小朋友去给他们讲道理他们就不打了。如果你去劝了他们还不停,你要把他们拉开,这样打架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如果不让老师快点把他们拉开,他们受伤了,就不能上学了。老师的总结:像遇到同学打架、有的小朋友在操场上摔伤了等等,小朋友一定要先告诉老师,不一定是本班老师,在校园里,所有的老师都会帮助你们的。准备之六:心理准备
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是孩子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的前提。一般而言,孩子向往小学仅停留在表象:背新书包,穿校服,戴红领巾等。这种入学的愿望虽幼稚但很可贵。家长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因势利导,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有心的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上学后能学会更多的字,读更多好看的书,学会算术,学会唱许多动听的歌,学讲英语,会用电脑……在那里,能结识新朋友、新老师,他们都会喜欢你。
● 让孩子爱老师、爱学校
生活中,有的家长喜欢拿老师吓唬孩子。如此,不利于孩子进步。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应正确给孩子介绍老师:老师们懂得很多知识,他们说很喜欢你,想和你成为好朋友。在此基础上,教育孩子接受老师教导、尊敬老师。
● 培养意志力
学校讲求纪律和规范,家长就必须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和意志力,特别是学习活动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以便孩子入学后能较快适应学校生活。如定时让孩子静坐、单独做一件事等。
● 知识经验准备
专家指出,孩子入学前的知识经验准备也不能忽视,如让孩子了解小学的作息(可在家扮老师、学生,模拟小学生活);让孩子熟悉学科学习过程(教育孩子看重学习过程,培养对各门学科的兴趣);让孩子知道一些安全常识(及早对孩子进行学校安全教育是入学前准备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游戏安全、接送安全、上下学路上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
● 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一个思维懒惰的孩子,不可能成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给孩子提些“开放性问题”(即答案不惟一的问题),激发孩子去思考。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更复杂、更有难度,长期如此,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提的问题要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如果太难,孩子回答不出来,容易失去信心;如果太容易了,就失去了锻炼思维的作用。
● 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家长应经常找一些图书给孩子看,要经常念一些有趣的内容给孩子听,激发孩子对书的渴求。
● 培养孩子的时间概念
为了让孩子适应突然变得紧张的小学生活,在平时,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定时看书、喝水、如厕的习惯,这样将有利于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的睡眠和游戏时间,延长学习时间,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以免因不适应而损害健康。买一个孩子喜欢的闹钟,从10、15、20分钟渐渐增加定时,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做一件事情。
● 让孩子学会专心倾听
新生家长平时要注意训练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如看电视时,要求孩子坐下认真地看20分钟,再给孩子提提问题,看他看懂了没,表达是否清楚,口齿是否伶俐。
调查显示,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的小学生近视率逐年攀升,因此,从孩子上学始,家长就应帮孩子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在选择文具时,尽量选择实用、简洁的,太过花哨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同时,教孩子学会爱护和整理学习用品。
●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学会自理是培养责任心的开始,首先要求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生活自理做起。自己的衣服鞋袜放在一定的地方,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整理,自己的书自己安排编号,用好了一定放回原处,自己的玩具放在玩具箱里。开始时父母当然要加以指导,但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实践,不要代替他们。
学习上也要一开始就学会负责任,做小学生了,上学书包应当自己整理,放学书包应当自己背,作业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做完了作业要自己检查,学习用品要自己保管,把考试成绩看作是对自己所学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平时会考查自己,主动请父母考查自己这也是负责任的表现,错了自己改正。
从小培养爱惜时间的观念。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做事讲速度,讲效率,爱惜分分秒秒的时间,也是有责任心的表现。反之,没有时间观念,不懂得爱惜时间,读书、做事拖拉,就是没有责任心。
如果答应了集体交给的任务或小伙伴们的托付,就一定要讲信用,认认真真地把一件件小事做好,也是负责任的表现。任何一件事,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做好。爸爸妈妈要与老师一起指导孩子在集体中包括在家庭里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岗位,指导孩子,热爱自己所在的班集体或小队集体,学做集体的小主人,在家学做家庭的小主人。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心,逐渐也培养起热心公众事情的观念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如鼓励孩子自愿参加各项活动,在学校里管理一片小园地、一个图书角、一个生物架……
●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在国外比较提倡一个学生毕业时,要有三张证书:一张证明他的文化水平,一张证明他的特长和其他能力,还有一张证明个人的心理素质,如这个人有魄力、很果断、善于组织。针对当今独生子女的特点,家长将重点放在乐于合群、兴趣广泛、情绪愉快、胸怀宽广、不怕困难、敢于创造等心理素质的培养。
对于幼小儿童而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其实就是要培养良好习惯。所谓“良好习惯是健全人格巩固的基础”(陈鹤琴语),同时习惯形成过程也是能力提高过程。家长朋友们要注重以下10个习惯的培养:1.说了要做;2。耐心听别人讲话;3。按规则行动;4。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5。用好每一分钟;6。天天锻炼身体;7。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8。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9。做事有计划;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准备之七:社会方面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
平衡孩子在学校与家庭间的义务。如果你指望孩子在学校与家庭的要求下突然之间就适应他那迅速扩展的天地,那你就过分强求、催促了孩子。
一旦孩子进了学校,你的角色就转变成了传递者、仲裁人和平衡者,要去帮助他在学校与家庭间达到某种舒适的均衡状态。如果你的孩子打算从学校活动中获得最多的收益,那么家庭的环境必须变得要求较低且不那么艰难——实际上,家应成为一个舒适与庇护的所在。但是同时,孩子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家庭活动,这能鼓励他的责任感、他作为群体一员的感受,以及他对于被信任的感受,并以此使他拥有作为家庭结构中重要个体的地位,感觉到独立性。
这时,值得肯定的社交行为、助人行为、协调能力、同情心和体贴关怀都可以通过具体的奖励和优待得到认可。这可以是宽容的奖励,如款待、礼物、特别的外出与旅行,但奖励孩子更好的方法是发现她的兴趣所在,并积极鼓励她从事这些活动。这样,你的奖励将是为她的爱好和特别兴趣特制的,会十分合适。
此外,通过成为孩子兴趣的一个热情参与者,你可以真正地帮助她获得健康快乐生活的机会。
四、胆怯孩子的入学准备
有部分家长向教师反映,自己孩子胆子太小,眼看就快上小学了,他怎么才能适应小学的新环境和新集体呢?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下面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首先家长不必太急躁,以免出现反面的作用。9月1日成为一名小学生,质变不可能在一夜发生,而且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虽然孩子已过了三年的集体生活,但是由于幼儿性格内向、胆小,而且适应性差,在面临着一个新环境新集体时,幼儿还会产生孤独恐惧的心理,且内心焦虑不安,这是正常的现象。要使这部分孩子适应新的集体环境,需要有一段心理缓和的过程。 家长要和教师多沟通,配合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让孩子产生上学的热情
孩子上小学,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除了在物质上帮助孩子作好准备外,还要营造入学的情境,有空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去将要入学的学校外走走、看看,告诉孩子可以在学校里学到很多本领。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
有些孩子,对小学的认识依赖于表面,如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自己到学校等。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正确了解学校,知道小学是学习的地方,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要做作业,还会考试,要认真学习。
2.帮助孩子作好学习准备
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先让孩子多玩些安静的桌面游戏,如搭难度较大的装拆积木、看连环画、下跳棋、折纸、画画、捏泥等。特别是画画,既可以让孩子“坐得住”,又为今后写字打下基础。通过绘画,使孩子能熟练用笔,掌握正确的执行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后,再增加一些学习内容,适当减少游戏时间。例如,让孩子每天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学写阿拉伯数学、中文数学以及简单的词汇,每天做几道10以内的算术题和简单应用题。汉语拼音基础较好的父母,还可以适当教孩子学习汉语拼音。这样,从思想、时间、学习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有学习负担过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都能轻松、愉快地完成。
3.帮助孩子结交朋友,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
进入新环境后,“没有朋友了”是他们的一大担忧。为了孩子能早日消除孤单的心理,家长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邻居,设法让他们认识,入学第一天让他们一同上学。如果孩子因择校或其他原因周围没有同校的同伴,可以对孩子进行主动结交新伙伴的训练,教孩子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
4.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要教会孩子一些入学必需的生活技能,如穿脱衣服,系鞋带,自理大小便,整理书包,遇到困难会寻求帮助,行走时不在马路上玩耍,会用钥匙开门,倒开水等。特别是让孩子知道课间要先小便,作好课前准备再玩等等,家长要让孩子做一些独立完成的事情,可以让孩子回家后主动讲一些学校的事情,了解孩子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加以指导。
5.注意树立孩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有时间的话,每天与孩子有一点沟通,哪怕15分钟也好。和孩子交谈一下今天学到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一个星期与孩子有一次共同学习的机会,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发现一些什么,议论一些什么。 做父母要认真地听,不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对孩子经受的各种困难,要多加抚慰和帮助,切不可训斥和嘲笑。相信在家长的耐心帮助下,这些胆怯的孩子一定会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喜欢新的集体。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有准备,才有一切。”广大的幼儿升小学的家长如能充分地作好这些入学准备工作,定能让您的孩子在入学的起跑线上就先人一拍,步入一个崭新的学习、发展空间。
五、小学入学寄宿准备
越来越多的家长由于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因而选择把孩子送到学校寄宿。这些孩子不仅仅要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环境变化,还要开始离开父母的独自生活。除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所遇到的种种不适应外,寄宿学生还会碰到许多新问题,如何使孩子们尽快适应寄宿生活,健康成长?
(一)培养孩子全方位适应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适应学校寄宿生活,这对孩子今后生活也是很大帮助。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家长要有正确的观念,要相信孩子,大胆地让孩子自己动作操作,以积极的语言肯定每个孩子的点点进步,从而促进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有所提高。
1。让孩子做自己的事和做一些简单家务。家长可以让孩子到楼下拿牛奶,可以让他收拾自己的玩具。
2。适当地培养孩子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比如让孩子计划自己周末的活动安排,让孩子计划自己的某一个活动。
3。要加以鼓励和肯定。在孩子做事的时候,家长不要对孩子做事的速度和质量问题提出批评,而要加以鼓励和肯定。
4。要做到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反复操作、反复实践中形成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