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儿童保健的基本内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儿童保健同属儿科学与预防医学的分支,为二者的交叉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儿童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生活护理、合理喂养与营养、体格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早期教育、疾病预防、定期健康检查与生长发育监测等有效措施,以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一、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是儿童保健的基础内容,年龄愈小的儿童,愈需要合适的护理。

    1.保暖 出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新生儿,并采取各种保暖措施,使婴儿处于中性温度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低体温儿应置于自控开放式抢救台上或保温箱中,并根据体重、日龄选择中性环境温度,使腹壁温度维持在36.5c左右。儿童居室应阳光充足、通气良好,冬季室内温度尽可能达到18~20c,湿度为55%~60%。

    2.皮肤黏膜护理 新生儿应注意保持脐带残端清洁和干燥。婴儿尿布应选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布制作,勤洗勤换,以防止红臀或尿布疹发生。儿童应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如发现颈部、腋下、腹股沟、臀部等部位皮肤潮红时,可用消毒的植物油或鞣酸软膏涂抹。

    3.衣物 应具备色浅、柔软、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易穿、易脱,干燥清洁,冬衣应保暖性好,夏衣要透气凉爽,式样适合年龄要求,美观大方等特点。婴儿不宜用衣物包裹过紧,更不宜用布带捆绑,最好让婴儿两腿能自由伸屈。存放新生儿衣物的衣柜内不宜放置樟脑丸,以免发生新生儿溶血。

    二、合理营养与喂养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保证正常活动,从生命开始即需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素。儿童与成人不同的是除了需要营养素维持基础代谢所需、活动所需、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排泄物中丢失的能量所需之外,尚需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生长发育越迅速,所需的营养素相对越多。但是,由于受遗传、生长速度、活动情况、气候、内分泌调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儿童对营养的需要有很大的差异,同一儿童在不同时期也可有很大的不同,在处理儿童营养问题时必须注意个体特点。因此,合理的营养是满足儿童正常生理需要,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必须及时对家长和有关人员进行有关母乳喂养、婴儿辅食添加、正确的喂哺技巧、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儿童膳食安排和正确的进食行为培养等内容的宣教和指导(详见第三章营养与营养障碍疾病)。

    三、体格锻炼

    通过体格锻炼能提高机体固有的防御能力和获得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耐受能力,可锻炼儿童的意志,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体格锻炼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措施。

    (一)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不仅可让儿童有更多的机会认识大自然;而且可促进儿童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儿童体温调节功能和对外界环境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婴幼儿还可达到促进生长发育和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目的。因此,新生儿满月以后即可抱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开始户外活动的时间由每日1~2次,每次2~3分钟,逐渐延长到冬季20~25分钟,夏季2~3小时;年长儿除恶劣气候外,鼓励在户外玩耍。户外活动的气温婴儿一般为18~20c,3岁以下儿童不低于13~15c,3~7岁儿童可低至12~14c,学龄期儿童可低至10~12c;婴幼儿冬季户外活动时注意身体保暖。

    (二)皮肤锻炼

    1.婴幼儿抚触 婴幼儿抚触是开始于新生儿期的全身按摩,通过皮肤接受不同力度刺激和肌肉得到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肌肉的发育,使婴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易安静入睡。婴幼儿抚触,不仅给婴幼儿以愉快的刺激,同时也是父母与婴幼儿之间最好的情感交流方式之一。抚触前,成人洗净双手,涂上少量婴幼儿润肤霜或橄榄油;抚触时在婴幼儿眉间、面部、胸部、腹部、背部及四肢作有规律的轻柔按摩。每次抚触的时间从5分钟逐渐增加到15分钟,每日1~2次,可选择婴幼儿洗澡后或穿衣前进行。

    2.温水浴 由于水的传热能力比空气强,温水浴可提高皮肤适应冷热变化的能力,故不仅可保持皮肤清洁,还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有利于睡眠和生长发育。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即可进行,每日1~2次,室温20~21c时,水温可以在35~37c,每次浸泡不超过5分钟;以后水温可逐渐降低至28~30c。冬季应注意室温和水温,做好温水浴前的准备工作,减少体表热能散发。

    3.擦浴 刺激作用较温和,7~8个月以后的婴儿可进行擦浴,每日1次。擦浴时室温保持在16~18c,水温开始为35c左右,待婴儿适应后,水温可逐渐下降,每隔2~3日下降1c,可将水温逐渐降至20~22c。擦浴时先将毛巾浸入温水,拧至半干,然后在婴儿四肢做向心性擦浴,擦浴完毕再用干毛巾擦至皮肤微红,每次擦浴时间为5~6分钟。

    4.淋浴 效果比擦浴更好,可使全身绝大部分皮肤同时受到冷水的作用,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每日1次,一般在早饭前或午睡以后进行较好。淋浴时室温保持在18~20c,水温开始为35~36c,待儿童适应后,每隔2~3日降1c,可逐渐将水温降至26~28c;每次冲淋身体20~30秒钟为宜(不可直冲儿童头部),浴后用干毛巾擦至全身皮肤微红。

    (三)体育运动

    1.婴儿被动操和主动操 婴儿被动操适用于2~6个月的婴儿,每日1~2次为宜。由成人给婴儿做四肢伸屈运动,可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婴儿大运动的发育。7~12个月婴儿的体育运动可逐渐由婴儿被动操改为婴儿主动操,成人可训练婴儿坐、爬、仰卧起身、扶站、扶走、双手取物等动作,以促进运动的发育和智能的发展。

    2.幼儿模仿体操及儿童广播体操 幼儿模仿操适用于15~36个月的幼儿。该年龄儿童模仿性强,可在成人帮助下,配合音乐,做模仿操,以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智能发展。儿童广播体操适用于3~6岁的儿童,以增进动作协调性,有益于肌肉骨骼的发育。集体儿童机构每日按时进行,四季不可间断,冬季可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夏季及雨天可在房廊下进行。

    3.游戏、田径与球类等 在学龄期儿童进行游戏、田径、球类、体操、舞蹈、跳绳等体育运动,有助于儿童勇敢、坚强、自信、自制、机智灵活、果断、沉着、开朗、热情等心理素质的发展,促进儿童体格和个性的完美发展。

    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生活习惯

    1.睡眠习惯 儿童每日需要的睡眠时间与年龄成反比,年龄愈小,睡眠时间愈长(表2-1)。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之一,在睡眠过程中氧和能量的消耗减少,有利于疲劳的恢复;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良好的睡眠习惯是保证儿童充足睡眠的前提,应从婴儿期开始培养儿童有规律的睡眠习惯。生后1~2月婴儿尚未建立昼夜生活节律,胃容量小,可夜晚哺乳1~2次,3~4月后逐渐停止夜间哺乳任其熟睡。婴儿可利用固定乐曲催眠入睡,一旦夜间醒来,不拍、不摇、不抱、不可用喂哺催眠,以免形成不良条件反射。婴儿应有自己固定的床位和相对固定的睡眠作息时间。儿童居室的光线应柔和,创造安静宜人的睡眠环境,培养儿童独自睡觉和熄灯睡觉的习惯。

    表2-1 7岁前儿童的生活制度

    年龄|睡眠时间|日间活动|饮食

    夜间(小时)|白天(小时)|时间(小时)|次数|时间间隔(小时)

    新生儿至3个月|10.0~11.0|6.0~8.0|1.0~1.5|6~7|2.5~3.0

    3个月至6个月|10.0|6.0~8.0|1.5~2.0|5~6|3.0~3.5

    6个月至1岁|10.0|4.0~5.0|2.0~3.0|5|4.0

    1岁至1岁半|10.0|3.0~4.0|3.0~4.0|5|4.0

    1岁半至3岁|10.0|2.0~3.0|4.0~5.0|4|4.0

    3岁至7岁|10.0|1.5~2.5|5.0~6.0|4|4.0

    2.饮食习惯 为了使儿童得到丰富的营养,除了注意膳食的配制、烹调技术和饮食的卫生外,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从婴儿期就应开始注意训练儿童的进食习惯,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参见表2-1)。出生后3~4个月逐渐按时喂哺,4~6个月开始添加多种泥状食物,7~8个月后训练婴儿进食固体食物和学习用杯子喝奶和水,2岁左右开始培养儿童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进餐的能力。儿童食物种类应丰富多样,避免食物单调而造成偏食。儿童进餐环境宜安静、舒适,进餐地点与座位相对固定;进餐前应避免过度兴奋或疲劳,进餐时不宜看电视、玩玩具、说话或训斥,要使儿童愉快进餐、专心进食,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浪费。

    3.卫生习惯 从婴儿期开始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进食后喂给少量温开水清洁口腔。2岁开始训练儿童不随地大小便,不吃生水和未洗净的瓜果、不食掉在地上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等卫生习惯。3岁以后培养儿童自己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等卫生习惯。

    4.排便习惯 应从婴儿期开始训练按时大小便。排尿习惯可从2~3个月开始训练,白天在婴儿睡前、睡后或吃奶后给婴儿排尿,并采取一定姿势,形成排尿的条件反射;1岁半训练不兜尿布,开始白天不用,逐步晚上也不用;2岁左右训练儿童白天控制小便,2~3岁后夜间可不排尿。生后9~12个月,在婴儿可坐稳、大便次数逐渐减少到每日1~2次时,开始训练婴儿坐便盆、定时排大便。

    (二)社会适应能力

    按照儿童心理行为发展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在天赋气质的基础上,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教育和训练,提高儿童社会适应能力。

    1.控制情绪的能力 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与心理行为的发展和父母的教育有关。安全的母子依恋关系有助于婴幼儿情绪发展,回避性依恋可导致消极情绪问题。3~6岁时,儿童的情绪体验已非常丰富,出现高级情感如信任、同情、道德感等。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应按社会标准给予满足、或加以约束、或预见性的处理问题,以减少儿童产生消极情绪的机会。在处理儿童情绪问题时,应采用诱导方法,以减少儿童的对立情绪,有利于培养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

    2.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 儿童从幼儿园或家庭进入学校,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尽快培养儿童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和顺利完成学业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儿童适应学校生活的能力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生活自理是儿童适应学校生活的基础,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自己进食、独自睡觉、自己穿衣的能力;2训练儿童遵守交通规则和遇到紧急情况求救的能力;3培养儿童热爱学校生活,形成规律的学习习惯;4训练儿童听、说、读、写、算的能力;5发展儿童社交能力,鼓励孩子帮助朋友、克服自我中心,养成关心集体和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

    3.坚强的意志 儿童意志力是影响其日后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在儿童意志力培养过程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尊重儿童,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教育指导原则要具有适宜性、直观性、主动性、多样性、连续性、一致性和保教结合。培养方法可采用目标导向法、独立活动法、克服障碍法、表扬法、自我控制法等,以塑造儿童自觉、果断、坚定、自制的良好品质。

    五、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使用生物制品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一)计划免疫程序

    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减毒疫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的基础免疫(表2-2)。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季节、家长的意愿,还可进行乙型脑炎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风疹疫苗、流感疫苗、腮腺炎疫苗、甲型肝炎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流感杆菌疫苗、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的预防接种。

    表2-2 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接种疫苗|疫苗特性|接种年龄|接种途径及剂量

    卡介苗|无毒活菌苗|出生时皮内注射0.1ml

    乙肝疫苗|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