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滞则两胁胀痛,善太息,咽中如有物梗阻,妇女月经不调等。思虑伤脾,脾失健运可见不思饮食,脘腹胀痛,大便溏泄等。七情致病可一种情志损及数脏,如思伤脾,也可伤心;惊可伤心,也可伤肾。或者几种情志同伤一脏,如七情均能伤心,思、悲、忧均能伤脾等。临床必须以症状和体征为依据。
3.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致病常常影响脏腑气机,导致气血运行紊乱。
(1)怒则气上 指大怒导致肝疏泄太过,气机上逆,血随气升,并走于上。可见面红目赤,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甚则呕血或猝然昏倒等。
(2)喜则气缓 指喜乐过度伤心,导致心气涣散。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精神紧张,使心情平静舒畅。暴喜过度可使心气涣散不收,神不守舍,出现乏力,懈怠,精神不能集中,甚至失神狂乱等。
(3)思则气结 指过度思虑损伤心脾。思虑过度,可导致脾不健运,出现纳呆,腹胀,便溏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有“思虑伤心脾”之说,思虑过度,还可以出现失眠多梦。
(4)悲则气消 指过度悲伤使肺气耗伤,可见胸闷气短,倦怠乏力等,呼吸微弱,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5)恐则气下 指精神过度恐惧伤肾。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可见二便失禁,遗精等。
(6)惊则气乱 指突然受惊,损伤心肾,导致心气紊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出现心悸,失眠,心烦,气短,惊恐不安甚则精神错乱或肾气不固,出现二便失禁等。
4.影响病情变化 情志不但可以致病,而且能够影响疾病的发展、预后和转归。在许多疾病过程中,情绪的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素体阳亢的患者遇事恼怒,可致肝阳暴张,气血上逆,突然头痛眩晕,甚则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心脏病患者,常因突然情志刺激,出现胸痹,表现为胸痛彻背,甚则猝然死亡。相反,若病后情绪乐观豁达,积极与疾病抗争,主动采取防治措施,可使五脏安和,气机调畅,病情可减轻或消除。因此,在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要充分重视患者的精神因素,积极防止和及时消除患者不良的精神因素,对疾病的防治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拓展
随着当前世界文明的飞速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心理压力的增加,心身疾病正在不断上升,心因性疾病居高不下,“内伤七情”成为临床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情志因素不但关系着发病与否,还与疾病轻重、病程、预后、康复密切相关。所以充分认识七情的特点,对指导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饮食、劳逸
饮食和劳逸,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饮食要有节制,劳动和休息需要合理安排,否则也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成为致病因素。这类病因直接损伤内脏,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属于内伤致病因素。
(一)饮食失宜
饮食是机体摄取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饮食不节,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则常会导致疾病。饮食物主要依靠脾胃受纳运化,故因饮食而致病,主要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又可聚湿、生痰、化热或变生他病。
1.饮食不节 饮食以适量为宜,饥饱失常就会发生疾病。过饥,则饮食物摄取不足,气血生化之源缺乏,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而衰少。临床上常表现为面色不华,心悸气短,全身乏力等。气血不足,则正气虚弱而抵抗力下降,又易继发其他病证。故《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过饱,或暴饮暴食,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可导致饮食物阻滞,肠胃损伤,脾失健运,出现脘腹胀满,厌食,嗳腐吞酸,呕吐腹泻等。正如《素问·痹论》所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2.饮食不洁 进食不洁,可引起多种肠胃疾病,出现腹痛,吐泻,痢疾等。或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寸白虫等。蛔虫窜进肠道,还出现上腹部剧痛,时发时止,吐蛔,四肢厥冷的蛔厥证。若进食**变质有毒食物,可致食物中毒,可出现腹痛,吐泻,严重者可造成昏迷或死亡的不良后果。
3.饮食偏嗜 饮食应结构合理,五味调和,寒热适中,无所偏嗜,才能使人体获得各种必要的营养。若饮食偏嗜或膳食结构失宜,或饮食过寒过热,或五味偏嗜,均可导致阴阳失调,或营养缺乏而发生疾病。
(1)五味偏嗜 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如果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造成与之相应的内脏机能偏盛,久之还可损伤其他脏腑,破坏五脏的平衡协调,导致疾病的发生。如多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失去光泽;多食苦味,则令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易致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能让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可使骨骼疼痛而头发脱落。偏嗜肥甘厚味者,内生痰热,阻滞气血,易出现胸痹、肥胖病、痈肿疮疡等病证,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2)寒热偏嗜 食物有寒热温凉之别,偏嗜寒性食物和偏嗜热性食物,与偏嗜五味一样,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可损伤脾胃阳气,从而内生寒湿,发生腹痛泄泻等;若偏嗜辛温燥热之品,则可导致胃肠积热,出现口臭,口渴,腹胀,腹痛,便秘或酿成痔疮等。
(3)烟酒偏嗜 酒多为粮食和果品所酿,富有营养和一定的药用价值,适量饮酒可宣通血脉,舒筋活络,对人体的健康有好处。饮酒无度则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所以酒是一把双刃剑,一定要把握饮酒的量。若长期、过量的饮酒,易损伤脾胃,聚湿生痰,化生湿热,痰浊湿热阻滞气血运行,可使血脉瘀阻变生癥积。烟草含有多种毒性物质,对人体有害,吸烟有损于健康,尤其是对心、肺、胃的损害最大。故临床应做到戒烟限酒,才能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二)劳逸失宜
必要的劳动和必需的休息是人体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适度的劳作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则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因此,作为致病因素的劳逸是指过度疲劳和过度安逸,简称过劳和过逸。
1.过劳 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1)劳力过度 指持久地从事繁重或超负荷的体力劳动,积劳成疾。其致病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1损伤人体正气。由于体力劳动要耗气,劳力过度则易致气虚。如《素问·举痛论》所云:“劳则气耗”。2外损形体,内伤脏腑。体力之劳,主要是筋肉骨节运动,劳力太过易损及肌肉筋骨。脾主肌肉四肢,肝主筋,肾主骨,劳力太过,自然会伤及脾、肝、肾等脏腑。临床多表现为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精神疲惫,形体消瘦等。
(2)劳神过度 指思虑、脑力劳动太过。劳神过度损伤心脾。脾生血而主思,心主血而藏神,思虑太过则可暗耗心血,损伤脾气,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及纳呆,腹胀,便溏等心脾两伤的病证。
(3)房劳过度 主要指性生活不节,如房事过度、早婚、**等。肾藏精,肾精不宜耗泄,若性生活不节,房事过频,可耗伤肾中精气,表现为腰膝酸软,精神委靡,眩晕耳鸣,或遗精,早泄,阳痿,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
2.过逸 指过度安逸。不劳动,又不运动,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弱脆,体倦神疲,或虚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等,还可继发眩晕,中风,胸痹等疾病。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所云:“久卧伤气”。此外,长期懒于动脑,无所事事,无所用心,过分安逸,也不利于健康,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精神委靡等,甚至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百病丛生。
知识拓展
《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痰饮、瘀血
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由于疾病的初期有原发病因,导致病理产物的形成,所以此类病理产物也被称为继发性致病因素。
(一)痰饮
1.概念 痰饮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引起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便作为一种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继而引起复杂的病理变化。
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就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由于痰饮均为津液在体内停滞而成,因此临床上痰和饮很难截然分开,故常常统称痰饮。
痰有有形和无形之分:有形之痰,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痰而言。如咳出之痰液,喘息的痰鸣音等,多指呼吸道分泌的痰液。无形之痰,是指视之不见,触之难及,闻之无声,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的痰而言。这些病证多以苔腻、脉滑和眩晕、呕恶为主要特征。虽说不能发现实质性的痰,但临床上按痰辨证论治,却往往收到较好的疗效。
饮是指大量清稀的水液停留在人体局部。停留在不同的部位,可产生不同的病证。《金匮要略》把饮证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饮。痰饮是指饮停胃肠,沥沥有声;悬饮是指饮停胁下,咳吐引痛;溢饮是指饮溢四肢,身体肿痛,四肢水肿;支饮是指饮停胸膈,咳逆喘息,气短不得卧,面目肢体水肿。
2.形成 痰饮多由外感六淫,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逸不当等病因,使肺、脾、肾、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津停滞而成。肺、脾、肾、三焦与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脾主运化,主运化水液;肾主水,主气化水液;三焦总司人体的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故肺、脾、肾、三焦功能失常,均可生成痰饮。痰饮形成以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而痰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证,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3.致病特点
(1)阻滞气机,阻碍气血 痰饮为有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既可阻滞气机,影响脏腑之气的升降,又可以流注经络,阻碍气血的运行。如痰饮停留于肺,肺失宣降,出现胸闷,咳嗽,喘促;水湿困阻中焦脾胃,可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泻;痰浊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痰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痰核,瘰疬,或阴疽流注等。
(2)病证复杂,变化多端 痰饮乃水湿停聚所成,可随气升降,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无所不至,故可导致各种各样复杂的病证。如饮逆于上,可见眩晕;水注于下,则见足肿;湿在肌表,则见身重;湿停中焦,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尤其是痰所致的病证更为广泛,如咳、喘、悸、眩、呕、积、癫、痫、痛、瘰、疽、瘿等,故前人有“怪病多痰”之说。
(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痰饮因是体内水湿积聚,有重浊黏滞之性,故痰饮致病均表现为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临床上常见由痰饮所致的咳喘、眩晕、胸痹、癫痫、中风、痰核、瘰疬、瘿瘤等,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困难。因此,痰病又常称之为“顽痰”。
(4)易蒙蔽神明 心主神明,心之气血充盈,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若痰饮内停,影响及心,往往蒙蔽神明,出现一系列神志失常的病证。如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或痴呆,或癫证等;痰火扰心可见心烦,失眠,易怒,喜笑不休,甚则发狂。
(5)多见苔腻脉滑 虽然痰饮致病变化多端,可见各种各样的病症,但也有一些共同的证候特点,如舌象的典型变化为腻苔或滑苔。脉象也常见为滑脉或弦脉。因此,舌象与脉象,在痰饮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二)瘀血
1.概念 瘀血是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停滞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凡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存留在体内的离经之血没有及时消散,都称为瘀血。由于瘀血失去正常血液的功能,因而又有恶血、败血、蓄血、衃血等名称。瘀血既是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2.形成 导致瘀血的原因,不外乎外邪入侵,情志所伤,饮食不当,劳逸失度以及外伤等。形成瘀血的机制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气虚 气为血之帅,血液正常循行依靠气的推动和固摄。一方面,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行迟滞形成瘀血;另一方面,气虚无力统摄血液,可导致血液溢出脉外而成离经之血未能消散变为瘀血。
(2)气滞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情志郁结,痰饮阻滞,可导致气滞,血行不畅而成瘀。
(3)血寒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感受外寒,或阳虚内寒,均可使血液凝涩,运行不利而成瘀。
(4)血热 热入营血,血与热邪互结,血液受热煎熬黏滞,运行不畅;或热邪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血溢脉外,留于体内,均可形成瘀血。
(5)出血 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金刃所伤,手术创伤,负重过度等,致使脉络破损,使血离经脉;或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而致出血;或妇女经血不畅,所出之血不能及时排出或消散,积滞于体内则成瘀血。
中医学尚有“久病从瘀”的说法,其实,这主要是说明各种病证久治不愈,必定会由浅入深发展,影响血液循行,导致瘀血的发生。叶天士“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的论点是对“久病从瘀”的最好阐述。
3.瘀血的致病特点 瘀血形成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又会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癥块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共同特点:
(1)疼痛 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多夜间痛甚。
(2)肿块 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在体内多为癥块,质硬。
(3)出血 血色多紫暗或夹有瘀块。大便出血则色黑如漆。
(4)望诊 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曲张。久瘀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等。
(5)脉诊 常见脉沉弦、细涩或结代等。
六、外伤、寄生虫
(一)外伤
外伤包括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溺水、虫兽伤和雷击等。
1.枪弹、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 这些外伤,均能直接损伤人体的皮肤、肌肉、筋脉、骨骼以及内脏,轻则可引起皮肤肌肉瘀血肿痛,出血或筋伤骨折,脱臼;重则损伤内脏,或出血过多,导致昏迷,抽搐,亡阳等严重病变。临床上,这些外伤除常可见到出血症状外,还会因血溢于脉外不散而引起瘀血。
2.烧烫伤 多由沸水、沸油、高温物品、烈火、高压电流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烧伤属于火毒为患,机体受到火毒侵害,受伤部位一般立即出现各种症状。轻者,损伤肌肤,创面红、肿、热、痛或起水泡;重者,损伤肌肉筋骨,出现创面呈皮革样,或蜡白,或焦黄,或炭化,痛觉反而消失;更甚者,火毒内侵脏腑,可出现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尿少尿闭等,有的可亡阴亡阳而死亡。
3.冻伤 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如在暴风雪中作业,行走,或在低温环境中衣着单薄,防寒设备不良,长时间不活动等均能发生冻伤。因此,冻伤在我国北方冬季最为常见。一般来说,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冻伤可分为全身性冻伤和局部性冻伤。
(1)全身性冻伤 低温侵袭属于阴寒。寒性凝滞收引,易伤阳气,阴寒过盛,阳气损伤,则机体失于阳气的温煦和推动血行作用,初则为寒战,继则体温逐渐下降,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青紫,感觉麻木,逐渐昏迷,呼吸减弱,脉迟细。如不救治,易致死亡。
(2)局部性冻伤 多发生在手、足、耳郭、鼻尖和面颊部,俗称“冻疮”。受冻部位可因寒性收引致经脉挛急而缺血,继则因寒性凝滞而气滞血瘀。初起可见局部皮肤苍白,冷麻,继则肿胀青紫,痒痛灼热,或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水泡破后可致溃疡。
4.溺水 因意外或不会游泳等原因沉溺水中可导致人体窒息,甚则死亡。人体沉溺水中,水入肺胃,气道窒塞,呼吸不通。轻者,可经抢救复苏;重者,每致溺死。
5.雷击伤 雷击伤是指雷电对人体造成的损害,为电流击伤。轻者,仅有肌肤灼伤或肢节肌肤不仁,重者可引起机体脏腑及组织器官的损害,出现神志不清,昏迷抽搐,肢体焦灼,甚则死亡。
6.虫兽伤
(1)虫蜇伤 某些虫类可通过毒刺及毒毛刺螫或口器刺吮损伤人体而导致发病,常见的虫蜇伤有蜂蜇伤、蜈蚣咬伤、蝎蜇伤以及毛虫伤人等。这些虫蜇伤,轻者局部红肿疼痛,重者可引起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
(2)毒蛇咬伤 毒蛇咬伤人体,其毒汁通过毒牙侵入人体而致人发病。不同的毒蛇含有不同的毒汁,对人体损害也不同,因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样。一般将蛇毒分为风毒、火毒、风火毒三类。1风毒(神经毒):常见于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伤口以麻木为主,无明显红肿热痛。其全身症状,轻者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无力。重者昏迷,瞳孔散大,视物模糊,语言不清,流涎,牙关紧闭,吞咽困难,呼吸减弱或停止。2火毒(血循毒):常见于蝰蛇、尖吻蝮蛇(五步蛇)、青竹蛇和烙铁头蛇咬伤。伤口红肿灼热疼痛,起水泡,甚至发黑,日久溃疡。全身可见寒战高热,肌肉痛,皮下或内脏出血,如尿血,便血,吐血,衄血,继则黄疸和贫血等,严重者中毒死亡。3风火毒(混合毒):如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咬伤。临床表现有风毒和火毒的症状。
(3)兽咬伤 兽咬伤中医书籍载有虎、狮、狼咬伤等,这些现在均已罕见。这里仅介绍疯狗咬伤。疯狗咬伤致病,现代医学称为“狂犬病”。这是由于狂犬的唾涎中含有毒邪,人被狂犬咬伤时邪毒随之进入人体,潜伏体内,经过相当时日,而后发病。狂犬咬伤之初仅见局部红肿疼痛,出血,经治疗后伤口愈合。发病时可见头痛,烦躁不安,恐水,恐风,恐声,牙关紧闭,抽搐等,最终导致死亡。
(二)寄生虫
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钩虫、蛲虫、绦虫、血吸虫等,中医学中某些寄生虫的名称虽然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但对寄生虫致病症状等方面论述却是一致的。现将常见的几种寄生虫的致病特点简述如下。
1.蛔虫 蛔虫病是由饮食不洁,虫卵随饮食入口所致,同时蛔虫致病还与脏腑虚弱有关。蛔虫病多见脐周腹痛,时作时止,常伴有面色萎黄,寐时磨牙,或大便排出蛔虫,或腹部触及索状团块等,或蛔虫钻入胆腑而见“蛔厥”。
2.钩虫 钩虫病多是手足皮肤接触粪土,邪气从皮肤侵入人体,内聚于脏腑而成。钩虫致病,初起可见手足皮肤瘙痒,喉痒,胸闷,咳嗽等;继而可出现脾胃运化失常的症状,如腹胀,便溏以及异嗜生米、泥土、木炭等。后期气血亏虚可见面色萎黄,体倦乏力,心悸气短,唇甲色淡,甚则周身水肿等。
3.蛲虫 蛲虫寄生在肠道,主要是通过手指、食物污染而感染。蛲虫致病以儿童为多见。临床上多以肛门奇痒,夜间尤甚,睡眠不安为特点。有时夜间在灯光下可观察到肛门周围蠕动的细小白色小虫。病久亦常伤人脾胃,耗人气血,出现胃纳减少,身体消瘦等。
4.绦虫 绦虫多由食用生的或未经煮熟的猪肉或牛肉,使虫寄生肠中所致。绦虫致病临床多表现为腹痛腹泻,食欲亢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并且在大便中常排出虫体节片。此外,有些绦虫常因寄生的部位不一而出现不同的病证,如在脑部可致癫痫,在肌肉筋脉可见皮下结节。
5.血吸虫 血吸虫的幼虫存在于疫水中,人体皮肤接触了这种疫水,血吸虫幼虫就从皮肤直接侵入人体而导致发病。血吸虫病初期为邪在肺卫,可见恶寒发热,身体倦怠,发疹,咳嗽胸痛;继则可见腹泻,下痢脓血;日久则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气血郁阻,可见腹胀,胁下癥块;晚期肝郁脾壅,肾之气化失司,水液内停,可见腹大如鼓,面色萎黄,肢体消瘦,精神委顿等;甚则气血郁阻,血不循经而外溢,可见吐血,便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