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肝肾同源及藏泄功能的协调方面。
(1)肝肾同源 因肝肾的阴液、精血之间相互资生,其生理功能皆以精血为物质基础,而精血又同源于水谷精微之故。包括精血互生、阴液互生。
1)精血互生:指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所藏之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所藏之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又称“精血同源”。
2)阴液互生:指肝肾之阴相互滋生的关系。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肾阴上济于肝,资肝阴以制约肝阳,使肝阳不亢;而肝阴又可资助肾阴的再生。因肝在五行属木,肾在五行属水,两脏之间属母子相生关系,故阴液相生又称“水能涵木”。在肝阴和肾阴之间,肾阴是主要的,只有肾阴充足,才能维持肝阴与肝阳之间的动态平衡。
(2)藏泄协调 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两者之间是相反相成的。肝气之疏泄可使肾气之闭藏功能正常而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又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故闭藏与疏泄是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的月经和男子排精功能方面。
2.病理方面 肝与肾之间的病理影响,主要体现于阴阳失调、精血互损和藏泄失司方面。如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导致肝阳上亢,称之为“水不涵木”;若肝火旺盛,亦可下劫肾阴,最终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而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急躁易怒等症。
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可引起肾精亏损,终则成肝肾两虚证。
若藏泄失调,则可出现女子的月经周期失常、经量过多或闭经,男子的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等症。
(十)脾与肾
1.生理方面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液。故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先天和后天及水液代谢方面。
(1)先后天的关系 先后天之间的关系是“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因肾藏精,主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故脾的运化,必须得肾阳的温煦蒸化,方能健运;肾精又赖脾运化水谷精微之气不断资生化育,才能充盛不衰。两者之间相互充养,相互促进。
(2)水液代谢方面 人体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尤以脾肾的作用更加重要。脾主运化水液,为水液代谢的枢纽;肾主水液,气化作用贯彻在水液代谢始终。脾主运化水湿,须有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有赖脾化湿制水的作用,即“土能制水”。故曰“其本在肾,其制在脾”。脾肾两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正常代谢。
2.病理方面 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脾阳不振;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引起肾阳亦虚,终均可致脾肾阳虚。表现出脘腹隐痛、喜温喜按、便溏、腹泻,或五更泄泻的病理状态。
若脾虚不能化湿或肾虚气化不利,可致水液代谢失常,而表现水肿、尿少等水液代谢紊乱方面的症状。
二、脏与腑的关系
由于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故脏与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一脏一腑,一表一里,一阴一阳,并通过经络相互联络相互配合,组成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的表里关系。
(一)心与小肠
1.生理方面 因在结构上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两者在功能上相互为用。心主血脉,心阳之温煦,心血之濡养,有助于小肠的受盛化物、分别清浊的功能正常地进行;小肠的分别清浊,将清者吸收,通过脾气升清而上输心肺,化赤为血,使心血不断地得到补充。
2.病理方面 心与小肠亦相互影响。心经实火,可下移于小肠,小肠有热,亦可循经脉上熏于心,而表现出心烦不眠、小便短赤甚则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
(二)肺与大肠
1.生理方面 因在结构上,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脏腑表里关系。所以功能上两者之间相互影响。肺主肃降,大肠主传导。肺气的清肃下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大肠的传导功能正常,亦有助于肺气的清肃下降,从而协助肺主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
2.病理方面 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肺失宣降和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方面。肺气郁滞,失其肃降之功,可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反之,大肠传导阻滞,亦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
(三)脾与胃
1.生理方面 均位居中焦,结构上以膜相连,经络互相联络而构成脏腑表里配合关系。功能上,脾胃同为后天之本,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过程**同协作,密切配合。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故脾与胃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等几个方面。
(1)纳运协调 功能上,胃的受纳腐熟,为脾之运化奠定基础;脾主运化,消化水谷,转输精微,为胃继续纳食创造条件。一纳一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物质的输布。
(2)升降相因 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把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胃主降,把初步消化的食物下传小肠,糟粕下传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从而保持肠胃虚实更替的生理状态。如《临证指南医案》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的是“清”,胃降的是“浊”,虽方向相反,但作用却相互促进,相反相成。故脾胃健旺,升降相因,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的正常生理状态。
(3)燥湿相济 脾为脏属阴,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腑属阳,故性喜柔润而恶燥。故《临证指南医案》卷二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燥湿相济,阴阳相合,胃津充足,才能受纳腐熟水谷,为脾之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提供条件;脾不为湿困,才能健运不息,从而保证胃的受纳和腐熟功能不断地进行,饮食水谷才能正常的消化吸收。
2.病理方面 脾与胃,因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相反相成,相互为用,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输布及糟粕的排泄。故病变过程中,往往相互影响,而致脾胃同病。
湿邪困脾,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常见食欲缺乏、腹胀、便溏、腹泻,或恶心、呕吐、食物不化等症;若饮食不节,食滞胃脘,浊气不降,亦可影响脾的升清和运化,而见食欲缺乏、脘腹痞满、泄泻。
(四)肝与胆
1.生理方面 肝位于右胁,胆附于肝叶之间。两者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脏腑阴阳表里的关系,所以在功能上密切配合。肝主疏泄,分泌胆汁;胆附于肝,贮藏、排泄胆汁。两者共同合作使胆汁排泄肠道,以帮助脾胃消化食物。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胆才能贮藏排泄胆汁;反之,胆之疏泄正常,胆汁排泄无阻,肝才能发挥正常的疏泄作用。古有“肝胆同主疏泄”之说。
2.病理方面 肝与胆常相互影响,形成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可见口苦、胁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肝胆湿热,则可见胁肋胀痛、口苦、黄疸。
(五)肾与膀胱
1.生理方面 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两者密切相连,又有经络互相络属,构成脏腑阴阳表里关系。肾司开合,开窍于二阴,膀胱贮存尿液,排泄小便。故在水液的代谢方面,膀胱的气化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肾气充足,固摄有权,则膀胱开阖有度,尿液方能正常地贮存和排泄。
2.病理方面 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失调方面。如肾阳虚衰,气化无权,影响膀胱气化,可出现小便不利、癃闭或尿频、遗尿、尿失禁等症;膀胱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三、腑与腑
1.生理方面 六腑是传导饮食物的器官,在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中,它们既分工又协作,共同完成。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进行初步消化后,下传于小肠,同时胆排泄胆汁于小肠,助小肠进一步消化;小肠受盛化物,分清泌浊,使清者经脾的升清作用,化为精微,输布全身;浊者,即剩余的水液和食物残渣经胃的降浊下传大肠,通过大肠的传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多余的水液,经肾的气化作用渗入膀胱,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三焦在整个的饮食物消化过程中,不仅是水谷传化的道路,又是气化的场所,推动和维持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废物排泄的正常进行。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过程,需六腑通过传化水谷的功能不断受纳和排空,虚实更替,宜通不宜滞,其中一腑传化受阻,都足以影响整个饮食物的传导,故有“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降为顺”之说。
2.病理方面 六腑的病变以壅塞不通为多见,且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胃火炽盛,消灼津液,可致大肠传导不利,使大便秘结不通;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浊气不降,亦可致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胆失疏泄,常可犯胃,出现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症;若脾胃湿热,熏蒸肝胆,又可导致胆汁外溢而见黄疸;小肠实热,可移热于膀胱,而致小便的灼热涩痛、短赤等。
知识拓展……
腑病以通为补
这里的“补”,不是用补益药调补脏腑,而是恢复六腑之“通”、“降”的功能。这是由六腑宜通不宜滞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且六腑的病变,多表现为传化不通,若经过治疗,使六腑通畅,恢复其自然状态,则病亦自愈。
思考题
1.名词解释:藏象 奇恒之府 肝肾同源 心肾相交 三焦
2.试述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及表现。
3.简述六腑的生理功能。
4.简述五脏的志、液、体、窍之所在。
5.如何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
病例探讨
1.李xx,女,50岁,教师。患者近半年来,时觉头痛头晕,烘热汗出,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腰膝酸疼,口干口苦,难以坚持正常工作。且月经周期紊乱,多后延,量少。查舌质嫩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阴,降火除烦。
方药:知柏地黄丸,1次1丸,日2次,饭前服。并嘱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多参加文体活动,调整心态。2周后症状缓解。
2.王xx,男,50岁,工人。3年前,喝冰啤酒后,出现急性腹痛,自喝热红糖水缓解,以后常因食凉饮冷而发作,经注意饮食、热敷等可愈。5天前又作,用以往诸法,痛不解。现腹胀痛,食后尤甚,喜温喜按,食欲缺乏,四肢不温,体倦乏力,大便溏薄。查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脾阳虚证。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止痛。
方药:给予附子理中丸,1次1丸,日2次。同时针刺中脘、天枢、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等穴,并灸之。3天后,腹痛腹泻愈,前后治疗月余,1年内未复发。
3.赵xx,女,19岁,学生。2周前,因琐事与同学争吵后,自觉头晕胀痛,急躁失眠,并渐感胸胁**胀痛,晨起口苦,月经期前,量多质稠,便干溲赤。查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肝郁化火证。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凉血。
方药: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日1剂。并嘱饮食清淡,忌辛辣。连服5剂,基本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