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似曾相识
《社交网络》开场时,马克-扎克伯格和前女友在酒吧里唇枪舌剑的持续了整整5分钟,镜头里没有任何的背景,没有肢体特写,没有特效,没有配乐,只有两张彼此对视而漠然的脸。这段剧情占据了8页剧本,拍了整整一个星期,一个性格孤傲、难以沟通的人物形象这才建立起来。
这组镜头断断续续的拍摄得有80多次,林明阳对拍摄的细节要求近乎苛刻,除了追求完美之外,他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杰西-艾森伯格更快的进入角色。因为这段剧情中把马克所有的性格特点都表现了出来,杰西只要能完成这段表演,那么接下来的拍摄就会简单很多。
剧组里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理解林明阳的用意,一开始的拍摄让让大家都认为林明阳会在拍摄上耗费大量的时间,但接下的拍摄进度却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在杰西-艾森伯格进入“状态”之后,拍摄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又一个星期过去之后,影片的拍摄进度已经完成了一半,这个拍摄的速度让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
当然林明阳并没有因为快速的拍摄而忽略这部影片的细节,影片中有段台词:“哈佛出了19个诺贝尔奖得主、15个普利策奖得主、2个电影明星。”这两个电影明星指的就是娜塔莉-波特曼和林明阳自己。
影片试图还原facebook诞生于哈佛的真实状态,而林明阳就是马克曾经的舍友,又是哈佛在校生,这些身份都给影片的拍摄提供了巨大的便利。电影***现的哈佛社交聚会、宿舍墙上的标语、马克曾经使用过的笔记本电脑型号,甚至是屏幕上出现的网络***作命令行,都极大的终于现实。
在《社交网络》的剧情中,马克穿着拖鞋参加自己的听证会,真实的马克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不修边幅,在数次facebook的重大新闻发布会上,他都是穿着t恤、牛仔裤和运动鞋面对全球的记者。这被媒体解读为同“史蒂夫-乔纳斯一样的科技业符号”,他也被《君子》这样的时尚杂志评选为年度最差着装人物。
有意思的是,这次评选中的最佳着装人物是林明阳,facebook的两大股东同时登上一个时尚榜单,然后占据了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位置,结果确实极富戏剧性。
在影片的拍摄期间,马克曾对《纽约客》明确表示自己不会看《社交网络》,但电影上映前,他还是悄悄的观看了内部的一次试映——就连这一点也和电影里他在影片中言不由衷的风格十分相似。在接受采访时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观后感:“电影里出现的每一件短袖和帽衫,我确实都有一件一摸一样的。”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马克态度平和、谈吐缓慢、时常沉默而且高度自信。他的身高只有172厘米,但总是抬头挺胸自信满满,所以他在影片中被林明阳塑造成一个反社会的高傲角色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为facebook的原始大股东,同时又是好莱坞最优秀的编剧,我想felix很清楚如何把握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关系,好吧,我提前看到了这部影片,但很遗憾无法告诉你剧情,我想说的是,这部影片里的内容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但felix在里面融入了很多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然在影片他把我塑造成了一个‘坏蛋’但那确实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电影!”
马克自己对这部影片的评价在媒体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浪。技巧高超的骗子在把人骗了之后,还要让别人帮他数钱。而水平高超的导演,即便是电影里把人拍成一个“卑鄙”的家伙,骂了人家,人家却觉得你拍得好,这就是水平。
虽然林明阳《社交网络》中虚构了大量的情节,但facebook在现实中的成功并非虚构,网站创办3年间,已经在全球吸引了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如果以人口总量算,它是地球上的第三大国;如果以人口分布广度计算,即使是16世纪的西班牙和19世纪的号称日不落的英国也无法与之比肩。时代周刊将马克-扎克伯格评选为年度人物,理由是:连接五亿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社交网络》的宣传海报就以此为基础,杰西-艾森伯格的巨幅头像上,印着一行醒目的标语:“交友5亿,难免树敌若干!”
自从拿到了两座奥斯卡奖杯之后,好莱坞对于林明阳任何一部作品都不会再有小觑之心。他的新片《社交网络》从一开拍就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而且又是关于facebook创立这样一个内容充满神秘色彩的题材,媒体的报道早早的就勾起了影迷们的胃口,影片上映之后的火爆场面也就不难想象了。
《社交网络》在北美4000多家院线同时上映,仅两周时间,美国本土票房破亿。要知道这可是一部“传记”电影,没有明星没有特效,甚至影片还有些高智商的味道,但以10美元的平均票价计算,有超过1000万美国人买票看过该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之中。
在票房取得惊人成绩的同时,影片在北美甚至全世界都受到了一致好评,尤其是一向苛刻的影评人,几乎一边倒地不吝赞美之辞。
“被施了魔法的对白在两个小时里激流猛进。它将一个难以讲述的故事变得清晰又吸引……在一个电影对白那么没脑又要故意放慢来满足那些慢人半拍的无趣观众的年代,这对白有着脱线喜剧的速度与激情。”——《芝加哥太阳报》
……
“这虽然是一个讲述大学小毛头怎样变成e时代最有钱的人的故事,但它也是一部超越时代局限的、反映我们时代生活方式的佳作!”——《纽约邮报》
……
“结果是一部完全可以成为代表其时代和地域的一个象征的电影。影片是对社会阶级、行为、伦理和一位天才的高度专注的精明观察。它有着这次网络革命的高度兴奋,和金钱世界翻江倒海吞噬万众的磅薄气势。”——《纽约客》
《社交网络》让负责影片发行的狮门公司大赚了一笔,庆功酒会的嘉宾名单上,自然少不了林明阳,就连他的经纪人艾克斯也受到了邀请。
去赴约的路上,开着车的埃克斯忍不住抱怨了起来:“我承认你的这部影片确实拍得确实很有水准,但你在电影里进行自我批判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提前通知我一声,好让我也有个心理准备?”
林明阳皱了皱眉,有些不快的说道:“我剧本写好给你发过一份…不要告诉我你根本就没有看?”
“这个…”埃克斯嘿嘿的讪笑了两声,“剧本我是看了,不过在开场马克和他的前女友的那段对话之后,我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我得说,看剧本和看电影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那这就不怪我了!”林明阳耸耸肩,继续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汽车在红灯路口处停了下来,埃克斯忿忿不平的说道:“可你在影片中为你自己的角色设计的那段剧情真的让我很难评价,很多人都打电话过来问我,影片中描写的是你的真实生活么?”
林明阳闭着眼睛,即不说话,脸上也没有任何的表情反应,就像根本没有听到埃克斯的话一样。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