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设计
刘青山也陷入了沉思中,什么叫情报不对称?他们不知道叛军的情况,叛军又如何知道一团的增援呢?对方的忍者,未必能潜入一团防御的范围吧?就算能潜入,也未必能搞清楚具体实力。∽↗,“嗯,我看可以把叛军引到无名高地,在那里打一仗。”
两人都是雷厉风行的主,商议之后立刻做出了决定,派出侦查部队,先侦查再决断。这时候保科正之在一边插嘴道:“二位阁下,不知道我们可以帮上一点什么忙?”
刘青山这才想起这俩还在呢,点点头道:“当然的,我们需要熟悉地形的人带路。”
顾北望看着这俩,一拍大腿道:“有了,他们不是缺粮食么?可以派人出去运粮食啊,每天都派一些,做个样子出来,我就不信对面的叛军不动心。”
保科正之听到这话,立刻接过话道:“高明,阁下实在是高明。三国演义里面,曹操就喜欢断粮道,官渡之战就是这么打赢的。”这话直接把刘青山和顾北望说傻掉了,心说那是小说啊,你们不会真的拿来当军事教材吧?当年建奴就是这么玩的,难道你们也这么干?
看着两人面面相觑,保科正之奇怪的问:“怎么,我说的不对么?”刘青山和顾北望反应过来了,指望日本人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那是在做梦。这会也没法给他们上军事课,也没法告诉他们,自打登州营那会起,陆军的作战思想就是进攻以堂堂正正之师,正面碾压对手,防守则以堑壕 铁丝网的模式。以密集火力输出造成最大的杀伤效果。什么断粮道,那都是旁门左道,大军的粮食何其关键,哪有那么容易断粮道的。
要说军事思想,日本人绝对没法提。差的太多了,历史上抗战初期日本的战术是怎么样的。战争结束之后,还是那一套。日本人善于学习不假,但是缺乏变通也是事实。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几乎一成不变的战术,抗战后期照样揍的**一头包,可见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堕落之快。
言归正传,刘青山和顾北望决定当这俩个日本人不存在就好了,让他们去找合格的向导。然后各自忙碌去了。至于负责诱敌的幕府军队,刘青山也不打算让他们白白去送死,直接派两个参谋过去,负责指挥负责诱敌的行动。对这些幕府军,他们都绝望了。
毛利最近陷入了无奈和焦虑之中,友军岛津部队,迟迟不能快速推进,理由是春天雨水多。道路泥泞,大炮的行动不便。毛利对此很不满的表示。难道没有大炮就不打仗了?日本武士的勇武呢?这话也就是说说,抱怨几句,实际上他也陷入了困境之中,他的大炮都在路上,因为春雨的缘故,大炮至今没有运到前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部队的驻扎问题,附近的村落不多,几千人还好,他有一万五千多士兵,现在很多人都住帐篷。睡觉就是在泥地上铺稻草,随便对付一下,很多士兵因此生病了。
毛利还不敢轻易的再打一仗,没有大炮的支援,攻击坚固的堡垒,伤亡确实大了一点。岛津的问题,其实毛利也很清楚,日本这个国家,就没有太多大规模的作战经验。雨天带来的麻烦不仅仅是道路,还有武器受潮的问题,粮食补给的问题。
单筒望远镜内,毛利能看见租界的方向,口中嘀咕着该死的“明帝国”之类的话。日本人崇拜强者,对于明帝国,他们骨子里畏惧。一方面恨的要死,一方面还得捏着鼻子,花大价钱去采购军火。没有这些军火,就没有新式的军队,就没有倒幕战争的胜利。他们最担心的还是大明帝国的干涉,不过就情况来看,该死的大明帝国似乎只热衷于赚钱。
为了赚钱,大明帝国的走私分子,甚至弄来了12磅铸铁滑膛炮。那玩意厉害啊,能打两千步,只要运到前线,这些土墙就能轻易的摧毁。
毛利还是决定联系一下他的盟友萨摩藩,视察完毕之后,派了个使者去送信。简单的谈了这一边的情况,强调一下协同作战的必要性之后,善意的提醒岛津,如果不能尽快结束这场倒幕战争,大明帝国的军事干预可能随时都会来到。最后,毛利请岛津援助一下粮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