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黎元善死后,在黎国各地手掌大权的黎氏族人便都收到了一封来自三殿下黎绍的密信,信中没有多余的寒暄和温暖的问候,一向做派温和的黎绍措辞严厉地发出警告,不许任何人做出对藏在蜀地的长孙伯毅不利的事情,如果有人无视警告,那就做好丢掉性命的准备。
收到这封密信时,黎氏族人大多已经听说了长孙伯毅暗杀黎元善、夺取蜀地兵权的事情,也都猜到长孙伯毅是准备谋反,因此黎绍的这一封信无疑就表明了黎绍偏护长孙伯毅的立场,大概也包含了黎绍要与长孙伯毅合谋的决心。
那之后不久,黎氏族人又都收到了新帝黎征的圣旨,要求他们全力追杀长孙伯毅。
有人与黎绍相熟,知道黎绍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温和,就算可以庇佑他的父皇已经离世,就算登上皇位的人不是他,黎绍也能做到言出必行,做不到的事情,他从来都不说。
于是这些人暂且放弃了皇族的荣耀,想尽办法隐姓埋名藏于一隅,窥视着外界的每一次风吹草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性命。
而与黎绍不熟的人则理所当然地认为已经登基为帝的人必然更为强大,与帝王相比,一个已经失势的皇子还能有什么作为?
于是他们调兵遣将,雄心勃勃地攻向蜀地,想争得这一份军功入驻长安,可他们多半在走出自己的地盘之前就会莫名身亡。
第一年,长孙伯毅在蜀地专心练兵,派人四处打探黎国各处驻军的兵力。黎绍老实地待在紫兰殿的密室里,等着雍宁将网编好。
第二年,解钧寻到蜀地,成了长孙伯毅的军师,为了给他们的反叛寻找一个更理直气壮的理由,他们到山南道去找了个刘姓的猎户,并为这猎户编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出身。黎绍将这个猎户的故事编得更加完整,传遍了黎国各地。
第三年,在蜀地藏匿两年的十几万大军终于蜂拥而出。黎绍让雍宁盯死了黎征的左膀右臂,只等长孙伯毅带兵入京将黎征一伙一网打尽。
第四年,因为长孙伯毅和解钧的经验不足,战事连连受挫,十几万人就只剩下十万不到,士气低迷。黎绍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计划,让雍宁入朝为官,并努力将他们的网编得更大、更坚固。
第五年……第六年……第七年……
第十年,长孙伯毅带兵打到长安城下,仰头望着巍峨的城墙和那隐约可见的皇宫,心中波澜不惊。黎绍离开密室重见天日,独自守在空荡荡的皇宫里,等待着那个已经等了十年的人。
…………
一晃又是十年,狩猎归来的长孙伯毅在策马奔向长安城南城门时不经意地抬头瞄了一眼,熟悉的感觉叫长孙伯毅勒马急停,仰头望着巍峨的城墙和那隐约可见的皇宫。
跟在长孙伯毅身后的俞世也急忙勒马停住,狐疑地看着长孙伯毅。
“陛下您怎么了?”
可长孙伯毅却没有回答俞世,只仰着头望着上方,似是在怀念什么。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