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老玛法,既然布莱登菲尔德战役如此关键,罗刹国不会无动于衷,是吧?最为关键的是,以机动与火力为基础的新战术第一次战胜了以数量加长矛为基础的旧战术,显示了改革过后的瑞典军队的素质,已经远远优于旧式的欧洲诸国军队了。所谓‘新教’联盟打败了‘公教’联盟,你们的教廷就不能只是怨天尤人,而应该从罗马式步兵方阵的末日和新式火器的崛起中找出原因啊!”弘毅深入分析着。
“小爷您说的是,我一定会提醒罗马的红衣主教们的,就说这是来自东方的伟大圣徒、皇室贝勒、您的善意提醒!”汤若望十分感激。
“呵呵,我倒是更关心罗刹是如何从古斯塔夫二世那里学习这一点,并且迅速加以自己的运用的!”弘毅不为所动,按照自己的理解往下讲述起来——
受当时的瑞典的影响,俄国在此时已经先后创建了六个“欧式军团”。这些军团的组成人员的确一改十五世纪俄国军队的老路子,呈现出比较多的多样化,包括失去领土的贵族、低等级的波雅尔成员、哥萨克以及自由民。但事实上,该军团更喜欢招募选择破产的原上流社会绅士,但这种人在军团中只有区区60人。
更重要的是,这种新式部队也引进了新的军队组织结构——每个团用“连”这一新型编制代替原有的“百人队”,每个团拥有8个连,每连各有120名火枪手和80名长矛手。军团军官数量共176人,包括一名上校、一名中校、一名少校、一些上尉和其他一些低级尉官,还包括一名军需官、一名军医、一名书记,以及若干的中士、下士、鼓手和翻译官。而这一点,像极了古斯塔夫二世军团编制!
至于此时俄国军队的训练,通常是聘请欧洲那些刚经历过1618年至1648年间的“三十年战争”,拥有丰富经验的外国军官、特别是瑞典人教官监督训练。每连在行军前进的时候,需由其上尉在前面带队。而其他低级尉官则负责押后。军士长负责带领军团里的长矛手,中士们则分布在长矛手的两侧。下士们在军团的右侧,鼓手则被安排在第三排和第四排火枪手之间的位置。
与此同时,俄国效仿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也开始创建“雷特尔”新式骑兵和龙骑兵团。这些骑兵来源也同样是自由民、低等级波雅尔成员以及其他相对更穷困的贵族。不需要服役的修道院和贵族家庭们也被要求提供雷特尔骑兵,具体是每拥有100立方码的土地就要提供一名骑兵,这是传统的俄罗斯式的封建骑兵供给体制。每个骑兵团拥有12个连,每个连167人。另外,此时的俄国已经创制了拥有12门轻型火炮的炮兵连。在1632-1634年间的“斯莫棱斯克战争[1]”末期,俄国已组建了10个这样的新式军团。总人数超过17000人。但在战争结束后还是按照老传统迅速解散了。
至于所谓“常备军”。俄国业已在南方的国境线上建立了。为了应对鞑靼人的需要,俄国人创制了总数约8000人的龙骑兵和步兵团,作为南线的边境军团,招募的兵员不仅包括自由民。也包括农奴。这种新式的“农民军”跟以往那种有战事了召集来,仗打完了就回家种田的部队不同,而是正式的常备军,士兵们定时领工资,军服,武器和食物。这些边境军团总数一度达到13000人,不过后来却逐渐消减之不足一万人的规模。至于著名的哥萨克,弘毅估计当下在俄国军队中,最多两万人而已。
“也就是说。现如今,罗刹如若发动大战,即使是倾国之战,能用的老兵应该不超过六万人。加上全国的青壮年,总数不会多过十六万!而大清八旗足足三十万之巨!”弘毅大胆判断道。
“小爷算的极准!不过……”汤若望点头称是的同时。似乎又想起什么,吞吞吐吐的不知道说不说。
“不过什么?还请老玛法据实以告才好!”太好了,果然有后世的浩如烟海的资料所不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弘毅急切追问。
“小爷,据澳门来的同会兄弟的书信,说去年以来,罗刹国内似乎流行起一种可怕的疾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