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拼死拼活去了美国。新鲜感消失以后,就想着将来的出路,想做点什么。她不想跟人打工,就每天去寻找那些“快速赚钱的商机”。开中国画展,开中餐馆,开咖啡厅,做房屋中介,都以失败告终,差点就要沦落为街头的乞丐了。她评价那时的景况说:“看来我要死在纽约了。”无意中走进了一家“九毛九”杂货店,发现产品几乎全部是a,就回到祖国来,把那些小商品用集装箱发往美国,开始了发财之旅。
他受了《读者文摘》一篇文章的启发,决定要回到农村,去创办绿色农业。他是军校生,属重点本科,私自离校要遭军法处置,就故意从上铺摔下来,搞了个因伤退学。乡亲们坚信“他准是犯了事”,或是同情地看着他的远大理想,家人却备感伤心。决心代表不了杰作。他在农村长大,但并不懂农事,也基本没干过农活。自己不懂,又得不到支持,他的一相情愿的抱负很快就失败了。只好到南方去,当服务员,当缝纫工……有一天早晨起来,“突然发现,我离我的愿望怎么越来越远了?”在家人的劝说下,他重返高中。他的聪明没得说,竟考入了北大!毕业以后,创业激情又膨胀起来了,决心与同学合伙成立软件公司。谁想到一年之后就倒闭了,还背上十几万元的债。“那可真急煞死人了。我当时就是想不通:我不比人笨啊,怎么就那么失败?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只好去各地旅行,以排解心头的烦闷。最终从旅游中找到了翻身的法门——做户外旅行装备,事业终于兴旺起来。
他们是聪明人当中的聪明人,接受了中国最好的学校教育,为什么仍然失败?答案只有一个:只靠聪明不能成事。在财富素质榜上,聪明排在第21位,只有19%的支持率。
来看一个失败案例。
他从内地去深圳淘金,发誓要赚它三五万,打一个翻身仗。从做推销开始,两个月都没有拉到一份单子。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呵呵,一点没错。海口的朋友来电话,说那里芒果大丰收,一斤才两三元,问他做不做。他往市场一看,15元一斤,激动了,觉得自己就站在财富的门边。
海口的朋友要他再做一做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是,批发价也九元一斤,哪能不赚钱。还给一个朋友打电话,对方说五一节公司有八万元员工福利,如果芒果好,可以考虑购买。“哈哈,货没到,买家就搞定,走运了。当时我就这么想。”
他赶到海口,朋友出钱,他出力,利润对半分。另一位朋友劝他别做,芒果太娇贵,易腐烂。他是铁了心要赚钱,什么也不听。海口的价格是3。6元一斤,品质差,估计到深圳只能卖六七元,加上运输等,赚不了钱。
他想偏僻的地方可能便宜些,就拐进山去。终于找到了想要的芒果,看起来与深圳的差不多,2。7元一斤。就让朋友赶紧送钱来。他收购了1。5万斤。“如果不是钱有限,我肯定还会收更多。”一天就把芒果收齐了,晚上九点朋友托人把钱送到,同时雇来一辆大卡车。钱只有一万元,芒果却都下了树,不能退。愁了半天,决定先把芒果入箱装车再说。
第二天早晨,他跟果农摊牌:现在只能付订金,余款跟他到海口拿。中午时分,又跑来一群地痞,嚷嚷着收保护费。带钱来的人见势不妙,赶紧遛了。地痞搜走了他身上的700元钱,一阵哄散去。果农们只冷眼旁观,并不同情。费尽周折(限于笔墨,这里省略了),他才弄到钱,得以脱身。
耽搁了时间,芒果开始溃烂。在海口想卖点,卖不动,就穿过琼州海峡、雷州半岛,比原计划晚了六天。原来说好的那位朋友自然不要了,只好自己来卖。芒果烂掉一半,本钱4。5万元,只收回两万兀。
后来他懂了,跟其他生意一样,卖芒果也有渠道:批发商坐在店里,打个电话就有人送货上门;大供货商则有稳定的供货基地,不会乱去收购。
对于芒果,他完全陌生,结果每一个环节都出问题,也难为他了,能够坚持着把事情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