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倒是确实是在打算六皇子的事,只是他没有想到,纵然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底下的官员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固执。
之前立太子的矛盾仍旧横亘在皇帝跟大臣之前,大臣们根本没有一个打算退后一步给皇帝行个方便的。
现在六皇子已经要娶亲了,要娶亲当然就得搬出宫去另建府邸,而想要另建府邸也是可以的,但是总不能没个名号吧?
当然得有了,总得封个王爷什么的。
可是事情偏偏就是出在了这里,皇帝想要给六皇子先封王,仍旧想轻飘飘的避过大臣们追着赶着在他屁股后头要立周王为太子的事。
皇帝确实是老大,天下就没有他说了不算的事,但是空悬着太子之位却不给个说法说到底就是行不通的。
大臣们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奏折跟不要命了似地往皇帝那里递。
这一次的事情闹得比前两年还要严重,不仅兵部侍郎崔璞玉带头上书,连内阁成员方青山跟王百亿也通通上了折子。
皇帝不堪其扰,却又不愿意立周王为太子,干脆直接让翰林院拟了圣旨,打算分封三王,分别封六皇子、十六皇子、十九皇子为临江王、建宁王、信义王。
可是这圣旨一下,群情激愤,大臣们的反对更加激烈。
十月初七,兵部给事中方世宇上折子谴责皇帝迟迟不立太子,被罢官。
十月十二,兵部尚书崔璞玉上书请立周王为太子,被申饬。
朝廷又一次陷入混乱,与两年前的那一时同出一辙。
王伯雍去找过皇帝几次,皇帝每次给的回答都跟从前的没有分别:以后再说。
这已经不是以后再说的问题了,王伯雍已经敏锐的察觉到这一次的风波不是那么简单,大臣们堆积的愤怒已经到了顶点,这一次不会再跟前两年那样就简单了事。
皇帝给出了过两年就立的说法。却又迟迟不兑现,已经没有信誉,现在又想先分封了三王再说,这怎么可能被大臣们接受呢?
定远侯没有经历过前两年群臣请立太子的风波。但是也能大概想到那个场景,他镇定的放下茶杯,道:“不能再拖了。”
是啊,周王都已经四十多了,他是除了幽王以外最大的,不立他,立谁?
中宫皇后又没有嫡子,除了立长,立谁也说不过去啊。
皇帝究竟在想些什么,怎么会把父子关系弄到这个地步。
周王现在如同在油锅里煎熬一样。到时候成了,他也不会感谢皇帝,谁都知道若是成了,那就是这群臣子们不屈不挠的结果。
到时候没成,不知道会不会又是另一个幽王。
王伯雍皱眉叹气:“我也知道这件事本就拖不下去了。可是皇上那里根本说不通,他是皇上,他不说立太子,难道咱们能逼着他?”
“正因为不能逼着皇上,所以你这个内阁首辅到时候就首当其冲了!”定远侯站起身来:“上一次还是因为你也站在大臣那边才脱困的,这回你若是没个明确态度,这事情根本就无法善了。”
王伯雍当然清楚这个道理。
想了许久。他忽然道:“我还是致仕吧。”
定远侯猛地回头看着他,片刻后又点头:皇上一直拿你当挡箭牌,你若是上书辞官,皇帝没了后路,说不定就真的应了。”
只是这样,未免就得罪了皇帝了。
可是现在这个局面。要是不站在大臣这一边,不仅会失了民意,更加可能失去更多。
“就这样吧。”王伯雍决定了这件事,反而觉得全身轻松起来:“我也是时候享享清福退下来了,反正我这个爹在这里立着。庭儿就不能越过我。现在王家确实有些树大招风了。”
皇帝从来没有想过还会有这种可能,王伯雍居然上折子请退!
这下上朝的时候大臣们也都不吵了,惊讶的盯着王伯雍有些不知道怎么应对。
首辅大人居然要辞官?!
皇帝当然是不会允许的,好不容易有个做什么都能顺遂自己的心意的首辅,又知根知底,且资历深厚,要他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候放弃这个能挡风的首辅,那简直是想都不用想。
他收了王伯雍的折子,却好言相劝,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不准他告老归田。
这其实也是在王伯雍预想当中的,皇帝死活不放他走,他回家就重新另外写了一封折子:请立太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