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富贵带着满脸的震惊,在知府大人的允许下,拿着卷宗回去仔细消化,庞煌的这个构思,不能说是匪夷所思,但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且庞煌写的不过是一个引导,具体的还要在胡掌柜他们仔细领会后,根据北平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然后做一个详细的实施方案来,让庞煌进行审核。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让一个理科生去写什么论文已经够扯了,还要写可行xing分析报告、实施方案等等,现在大明又没有网络不能抄袭,真的太难为人了,幸亏庞煌有这么一个知府的头衔,幸亏庞煌提出的建议,没有几个人能看懂。
就算是在生意场上十分jing明的胡掌柜,也难为了半个月,才领会个七七八八,然后过来送实施办法的时候,提出了几条建议:
第一,建立安保行的名额,以拍卖的形式对外发售,并承诺五年之内不会扩大编制,以示珍贵;第二,允许部分商贾购买两个以上的名额,但绝对不能在同一个州县内实施,保持唯一xing,第三,取缔各乡绅商贾的私人武装有些不太现实,但是要知府衙门,最好是布政司衙门发出通告,前期要按照比例,向其中参杂安保行的力量,比如说,古玩店,一向用的都是自己的保卫力量,如果猛然你不让他用,古玩店肯定不放心,因为他们里面的每一件货物都是价值不菲的,如此实施恐怕肯定会遭受抵制,不如发布通报,内部保卫力量仍旧延续私人力量,而外部必须配备安保力量,具体多少,由安保行和商家直接谈判,官府不在过问。
说一句实话,胡掌柜提出的建议,不能算是过分,庞煌考虑了几天,专门拜访了布政司衙门和按察司衙门的主管部门,遂也在三天后全部答应了。
但是拍卖的过程,庞煌就不参加了,只等待结果,以免引起商贾的戒心,如果没有官府的人员在场,随意胡掌柜怎么忽悠,生意人嘛,不就靠张嘴吃饭。
再说,庞煌也没有时间参加,水稻和旱稻的试验田正进行到关键的时候,七月已经开始抽穗了,什么重要,也没有百姓的饭碗重要,这要花费庞煌很大的jing力,虽然他不懂农业,但他在,毕竟算是一个jing神上的支持。
还有,牛栏山二锅头烈酒的项目已经建设完毕,首批烈酒已经生产出来了,而作为酒头酒尾的高纯度酒jing,被庞煌以官府的名誉买了下来作为储备用。
但是朝廷对于互市的态度,依然是模棱两可,既不批复,也不驳回,就在那里晾着了,这件事庞煌走的是明暗两条路线进行奏报的,明着的奏折,是通过中书省呈报,写的是一些光明堂皇的大道理,历数互市的好处和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由黄子澄捉刀,洋洋五千余字,庞煌看了也十分满意。
还有一条暗线,就是庞煌通过自己暗卫的身份,给朱元璋直接奏报的密折,密折是由庞煌口述,柳苏代为书写的,因为庞煌那手臭字,实在是不敢拿出来吓唬老朱,在密折中,庞煌主要是阐述了对于经济制裁的些许理论知识,还有通过互市可以增加的税收预期等等,庞煌相信肯定能吸引朱元璋的注意力的。
但是偏偏过去了几个月,就是没有来自南京的任何消息。
庞煌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有的事情必须还是要进行的,总不能老是憋在一件事情上。对于买下了烈酒制作工艺,急不可耐的老酒作坊等商贾多次拜见,庞煌总是好言劝慰,但也不敢在没有朝廷授意下,私自对北方展开互市。
而在南京开酒楼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传回来的消息中说,他们无意中得知,御史台有几位御史大夫,已经联名弹劾北平知府庞煌,弹劾的理由是,在大明很多人都吃不饱饭的时候,北平知府擅自动用大量粮食酿酒,造成了北平部分地区陷入饥荒,不顾民生,以百姓之粮酿酒等等。
大概意思就是庞煌不该在大明没有余粮的时候鼓励酿酒,而且有证据称这个酿酒的工艺还是由北平知府衙门流传出去的。这样庞煌又多了一条罪名,叫做与民争利,说不清道不明还无法辩解。
但是这个开酒楼的学生传过来消息近一个月了,朝廷的邸报中也没有显示出来,更没有人过来兴师问罪,显然是朱元璋留中不发,把这件事压了下来。
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给老朱建立些信心,和给老朱一个允许的理由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