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
苏勒整个人都陷入一种浑浑噩噩地状态,后面胤礽说的话,也只是听一半不听一半。但就是这样,也已经足够心惊了。
康熙初年的后宫,实在跟前朝没什么太大区别。太皇太后秉政多年,没有垂帘听政也差不了太多。早年王大臣、辅政大臣、大学士都是要到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汇报工作的。康熙十二岁大婚之后,后宫里其实都是一些小娃娃,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那时候都不大,太皇太后也就没怎么管她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可到了要生皇子的时候,荣妃先生了承瑞,这就不是很合太皇太后的心意了。孝庄的本意,长子若不是皇后所生,也得是来自科尔沁的慧妃,然而康熙对这个辈分上是他姑姑的嫔妃并不感冒,那孝庄首要扶助的定然得是皇后。
孝庄的态度当时在后宫里就是风向标,荣妃很快被打压下去。就是康熙当时都不可能违逆她的意思。孝庄除了言语之中提点让康熙多去坤宁宫,不要索尼一死就把皇后冷落了,还亲自教导皇后。后来帝后关系渐好,加上康熙八年鳌拜一倒,遏必隆被弹劾夺了职爵,孝昭皇后也着急了,带着荣妃来孝庄这里刷亲密值。用了几年时间,终于把孝庄刷下来,荣妃这才又有了身孕,这一胎就是赛音察浑。孝昭压着荣妃把儿子送给孝庄亲自养,才算是在后宫之中稳住了地位。连带着遏必隆病危,康熙也去表了个态亲自慰问了一下。
这期间,荣妃生的承瑞和惠妃生的承庆养在仁孝皇后那儿都没活下来。皇后处理了几个奴才,并没有因此被人怀疑。可孝昭和荣妃利用赛音察浑翻了身,嫡长子承祜就在康熙和孝庄都离宫之后病死了。
眼看着阿哥一个接一个没有养活,孝庄就做主把胤褆送出宫,交给内务府官员抚养。说什么生母位分不够不能养皇子,不过都是掩人耳目罢了。赛音察浑因为是孝庄亲自抚养,并没有送走。可后的事儿接连不断,赛音察浑也没能活太久,后头荣妃再生的一胎直接就在胎里亏了身子,长华阿哥滑胎早产,三天就断了气。
具体是谁和谁争斗害死了谁,其实当时也很难分清。前朝在争,后宫也在争,乱作了一团。然而康熙十六年大封后宫之后,后宫形势基本就已经确定了。孝昭皇后升职晋位为正后,后头跟着一溜儿的嫔位妃子。排前头的是阿玛当官儿的,排后头的是生子有功或者极得盛宠的。万黼的额娘虽然有个养大的皇子,但她上头还有个同姓的惠妃,更得宠、儿子年长并且与明珠关系进,因此只有个贵人的位分。
按说这样的一个后宫小透明,不至于得罪谁,而且万黼没有送出宫,就是因为他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靶子。无论是胤褆还是胤祉,甚至是被康熙看得紧紧的胤礽都比他危险得多。万黼又不是那种自幼有高才,惊才艳艳的。一个熊孩子,就算大了估计也不是很得宠。
万黼是死在宫里的门海之中的,就是宫内防止走水的大铜盆。水盆很高,万黼又小,没有奴才跟着,掉到里面去爬不出来淹死也正常。尸体是安嫔发现的,这也就是为何宫内盛传安嫔是害死万黼的凶手的原因。万黼死时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掉进门海里去了,所以胤礽才格外肯定万黼绝不是自己爬进去的,第一次的教训已经足够刻骨铭心,但宫里的大人们像是商量好了一样,都觉得熊孩子有一就有二,大约就是自己淘气作死,最后把自己的小命儿玩儿没了。
胤礽这几年陆续在康熙和太皇太后离宫的时候接手过一部分十三衙门的事务,没有派人直接查探此事,却翻过十三衙门的宫内档案,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线索。胤礽其实是疑心惠妃的,但只是疑心而已,并没有什么实据。而且惠妃并无杀死万黼的动机。这回出了胤踽的事儿,从前是敬嫔的王贵人才浮出水面。
毫无疑问,胤踽之死王佳氏一定在背后推波助澜。当年安嫔所以小产乃是多方原因导致,而遇上万黼的尸体受到惊吓,加上宫内流言蜚语滋扰是最重要的原因。当时和安嫔一起发现尸体的,是她的大宫女尚氏,与王佳氏的宫女尚氏乃是堂姐妹,均出自正白旗包衣尚家。而王佳氏的宫女又是后来直接帮助陈氏进宫的关键人物。王佳氏位分当年仅在安嫔之下,安嫔又比她得宠,先怀上了孩子,再生出来,封妃也就在眼前了。摆在眼前的证据,几乎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王佳氏——安嫔是她陷害的,胤踽是她谋害的,那么,万黼之死是不是也跟王佳氏有关?她是不是知情?
胤礽把一切都摆了出来,却仍然疑点重重。
苏勒听得并不精心,却问了一个格外重要的问题,“说王贵人害死胤踽甚至想同时害死胤禟是因为她曾经被我姨妈或者额娘害得失宠,就已经很牵强了,那万黼呢?您也说了,万黼是个淘气的阿哥,本身也不得宠,生母位分、出身都不如她,她到底为什么要杀万黼?总要有个动机啊!”
胤禛却有些迟疑地提出一个可能性,“万黼既然喜欢到处乱跑,会不会不小心看到了什么不该看到的?”
“灭口?”
几个人对视一眼,终于得到了可能最接近真相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