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然而,这仅仅是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两万三千件华夏历代稀世珍宝中的一部分,另外的十分之九都存放在十个藏室中,除非得到特别许可,一般游客是缘谋面的。
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只有特别的专家才可获得机会一饱眼福。《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华夏绢画,是尚能见到的华夏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华夏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现在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燕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se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英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它本为清宫所藏,是乾隆皇帝的案头爱物,藏在圆明园中。一八六零年,英法联军入侵燕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一九零三年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镇馆之宝”毫不为过。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在华夏厅zhongyng墙上有几十平方米的敦煌壁画,其割痕虽犹可见,却难掩其久远的鲜丽及三位“浓丽丰肥”菩萨的雍容华贵。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敦煌画卷及经卷多以万计,除了这幅壁画,其他藏品在华夏厅内却难觅踪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个所谓的“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华夏西北地区达六十多次,每次都掠走大量的文献文物。其中,尤以一九零七年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在敦煌藏经洞劫掠的文物最多。华夏瓷器,上自汉唐,下至明清,青花、钧瓷、唐三彩、景泰蓝按年代与产地排列,应有尽有,大概是华夏以外最大的华夏陶瓷馆。印度宝石戒指也十分引人注目,火红、海蓝、石榴红、祖母绿各se俱全;菱形、球形、卵形、异形大小不一,真是巧夺天工。
英国国家博物馆还以其图书馆著名,因为大英博物馆的起源就是汉斯斯隆爵士捐赠的私人图书馆,英王乔治四世改建新馆时又捐赠了大量书籍。这里是马克思为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许多参观者来寻找马克思当年常坐的座位。大型历史文物博物馆。位于伦敦鲁塞尔大街。主要建筑物面积约十万平方米,其中六万平方米为展厅,四万平方米为图书馆。馆舍是一座十七世纪建筑——蒙塔古宫。该馆设古代埃及部,书籍、抄本部,东方书籍、抄本部,古代英国及中世纪部,古代西亚艺术部,东方艺术部,古代希腊、罗马部,人种志部,版画素描部,货币、纪念章部。古代埃及部收藏文物达七万余件,仅次于开罗的埃及博物馆,藏品中有大型人兽石雕和为数众多的木乃伊,闻名于世的罗塞塔碑石,多种碑刻、壁画、金玉首饰、镌石器皿以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模型。年代可追溯到五千年前。古代希腊、罗马部,展出有古罗马历代皇帝的半身雕像,雅典卫城出土的雕塑、粘土版文书、陶壶、金器,以及额尔金雕刻群内的一组帕特农神庙雕刻。帕特农神庙雕刻是该院展品中的佼佼者,原是古希腊雅典卫城中的一座主庙,是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典范,十九世纪初,博物馆以三点五万英镑把雕刻买了过来。古代西亚艺术部展出有乌尔王墓出土的金制品、竖琴,亚述时期的浮雕、尼姆鲁王宫的城门、人面兽身有翼像以及工艺品等。东方艺术部,除少量中亚、南亚和r本文物外,大部分为华夏稀世珍品,为数达两万余件。斯坦因从华夏敦煌掠走的壁画和经卷,也收藏在这里,都是几个世纪的作品。经卷中除佛经以外,还有拜火教、摩尼教、景教的经典。在华夏文物陈列室内展出的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玉琮、玉刀、玉斧,仰韶文化时期的彩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秦汉的铜镜,汉代的漆器,北朝的造像,南朝的青瓷,唐三彩及经卷、丝绸、绘画,宋代的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瓷器,元代的青花花瓶、釉里红瓷器,明代的掐丝珐琅等。
这一次,傅清扬伦敦,可不想和普通的游客一样,随便转转大英博物馆就算了,他可是准备好好看看那些有镇馆之宝之称的稀世珍品的。例如,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唐(宋)摹本,他就想要亲眼见识一下,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程碑式的作品。
不过这幅珍品画卷好像不是一般人都能看到的,傅清扬想要自己先试着沟通一下,如果实在不行,那只有让凌虚观的人或者是血族的人出面帮忙了,想必以这两大势力在伦敦的势力,得到这点权限还是轻而易举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