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的含义,这是印度古代梵文buddha的音译。亦译作“佛驮”、“浮陀”、“浮屠”、“浮图”等。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
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而,凡夫缺此三项,声闻、缘觉缺后二项,菩萨缺最后一项,只有佛才三项俱全。
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沙子。
如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有阿閦佛、药师佛;西方有阿弥陀佛,信仰面很大的还有毗卢佛(大日佛)等。从佛身说,有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等。
但,,这个词还有更深入的含义。如果一定要对“”这个词有一个定义的话,那就是拥有“四身五智”的无上智慧者。
包含了“断”、“证”、“功德”、“四身”、“五智”。
“断”指斩断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涅盘境界。
“证”指彻悟二谛和万事万物的体性和事相。
“功德”指断证所获得的身口意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
“四身”指自性身、智法身、报身、化身。
“五智”指法界体性智、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事智。
“无上”指超越一切凡圣,无与伦比。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编辑本段]释迦牟尼佛的历史慈悲,佛教的创始人,俗姓乔达摩,名悉达多。简称为佛,其意为“觉悟者”。因此,变为对悉达多的称呼。
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后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功德的圆满者,无上的究竟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含有更加深密的含义,浅显的解释梵语“释迦牟尼”,华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众生,“寂默”者,不着相。
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谓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帝,或所谓的“道成肉身”。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所说的修行方法,切实做去,便有成为的可能,到了的境界,虽然也能发挥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神迹,但那不是重视的东西,最要紧的是的完美德行和从彻悟中发出的伟大智慧。以人间的肉身,示现完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
既有肉身,所以他是实际上的历史人物。唯其由于古代的印度,不重视历史年代的记录,故对释迦,确切的生灭年月,不易追查。但在佛典的记载方面以及碑记方面,对于的年代,有着各种不同的传说。根据近世学者的考证结果,已认定降生于公元前五百六十年顷,入灭于公元前四百八十年之世。
的父亲,名叫净饭王,的母亲是摩耶夫人,尊称为摩诃摩耶(伟大的摩耶),然在生后,仅仅一周之后,便去世了。因此,是在其母亲的胞妹,也是的姨母及父王的爱护之下,长大成人。不过,当他没有出家之前,大家都称他为悉达多太子。他那位姨母,是和摩耶夫人同时嫁给净饭王的,叫做摩诃波阇波提(后出家号大爱道比丘尼)。未出家之前,也和常人一样,娶了他舅舅的女儿耶输陀罗(名闻)为妃子,并且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罗睺罗。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记载,出家之前的悉达多太子,有三位妃子,一为耶输陀罗,二为乔比迦,三为鹿王。依照一般的传说,佛子罗睺罗是由指腹怀孕的。
虽然王族的生活优裕而舒适,但悉达多太子却并不贪恋这些世间的情、欲和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等现象及以修道的行者,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遂萌出家修道之志。于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参访世间诸修行人,然彼皆不达解脱之境,太子以胜慧示其不究竟处,后至苦行林,开始六年的苦行生活,当时净饭王所派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亦在此与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间,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亦未取菩提,遂出苦行林。此时,共修的五位行者,误以为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菩萨(这里所称的菩萨(求悟的人),便是尚未成佛之时的悉达多太子)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誓成正觉。时有魔王欲行恼乱,菩萨以慈悲力降伏魔怨。以定慧力明一切法,以上上智通达甚深十二因缘,于明相出时,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为“”(意为觉者),佛号“释迦牟尼”,时年35岁。释尊苦行、降魔、成道的经过,皆由太子的秘密护卫侍者优波离(佛成道后,随佛出家,是持戒第一的大弟子)所见证。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曾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昔禅宗五祖为六祖讲《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六祖顿悟,即而说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开示悟入佛知见故,开始了49年的弘法事业,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兴佛教,救度众生。其中熟知的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最初直畅本怀,宣演《华严经》二十一日,后观机逗教,又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盘经》共八年。这是大会式的宣讲,而对于个人各别的教化,不知说过无量数次。因材施教,点化迷萌,救度无量数人脱离苦难,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无量的众生因的教诲而弃恶修善,忏悔罪业,发菩提心,奉法修行。由此而得胜妙乐者,究竟解脱者,毕竟了悟无上菩提者无量无边。如在鹿野苑,向最初和他一起共修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宣说四谛、五蕴等圣妙法门,五人闻后便获果证,当即从佛出家,皈依了。此后更是游历四方,化导群伦。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国王,及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会下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等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地位低下的优波离、挑粪匠尼提等。总而言之,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轮回,对于世间种种的恶行,以及对于将来所要受到的果报,无知而无所畏惧,沉溺于欲望和恶习之中。慈悲,以自身经历的食马麦、遭诽谤等事,为众生现实说法。并详细解说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皆是往昔作恶所感,以令众生明白因果不虚之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回心自证永恒法身。
慈悲的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信仰一律平等,使得归依的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而在的弟子群中,却有着种种贤圣不肖的分别。故而制定了戒律,并时常教诫弟子有关持戒的重要性。
正是戒,维系了僧团的清净,个人遵照戒律而行,过着法制的生活,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中长养善心,长行梵行。
就这样说法度生49年,因缘将至。亦是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珍重心,进而实践解脱之道,于年八十垂般涅盘。临涅盘之际,所有的众生都悲啼号哭,声闻、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来集会,以大悲心开导大众,佛性常住真实无变,及常乐我净等义。又开示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都当得成大觉佛果,并广说与涅盘有关的一切菩萨法义。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开示弟子们,在佛入灭后,要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置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叮咛弟子,护持净戒,常当一心,勤求出道,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编辑本段]四圣谛苦集灭道,四谛法门(一)“苦谛”:人间约有八苦:生、老、病、死四苦是最平等,没有人能逃避的,还有“爱别离苦”,越喜欢的人,偏偏要别离。“怨层会苦”,最憎恨的人,偏偏要在一起。“求不得苦”,越想要的东西,越不能得到。还有“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所引起的种种烦恼痛苦。
苦字还分有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1)苦苦:是穷人苦,如有病而无钱买药,屋漏又兼连夜雨,父母死亡而无钱买棺埋葬,这都是属于苦中之苦。(2)坏苦:是富贵人的苦。好像家破人亡,遇盗贼劫尽金银财宝。(3)行苦:既没有贫穷之苦,又无富贵之苦,但人人还免不了行阴之苦。即是迁流不息,从少而壮,从壮而老死,念念不停,这也是一种苦。
苦字又分三界之苦,即五趣众生有“苦苦”,苦中之苦。天趣众生,即三禅天以下,为“坏苦”,即在天虽是享乐,但福乐终有享尽之日,乐极悲生是为坏苦。四禅天以上为“行苦”。虽是苦乐双亡,但还要受行阴迁流之苦。以上是略释四谛之苦谛。
(二)“集谛”:是世间烦恼苦因。粗细烦恼,聚集在众生心中,而生出我执,分别计较,因此造种种恶业,而招生死苦果。若无集谛烦恼苦因,当然没有生死苦果。
(三)“灭谛”:是出世间涅盘乐果,即二乘所证的方便有余土。所以佛说:要断尽集谛才能证灭谛。
(四)“道谛”:是出世间道品乐因,共有三十七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依八正道。四谛中此谛最重要,若能修道,自然断烦恼苦因,灭生死苦果,而证涅盘乐。
声闻虽然悟道,可是有悟的深,有悟的浅,有悟的究竟,有悟的不究竟。一样的悟,而悟的程度不同。他们修的法,就是苦、集、灭、道四种法。苦,观一切都是苦,有三苦和八苦。因为他们知道断集、慕灭、修道,有连带的关系。由苦而生烦恼,既然有烦恼,就要把它断了。怎么断呢?要断见惑、思惑所积集的烦恼。要羡慕涅盘法,就是常乐我净,所谓「涅盘四德」。如何从生死此岸,经过烦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