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火,是鞭炮的一种。击打即炸,威力极小。要制造简易的纸火,也可以。拿香烟烟盒里面的锡铂纸,包裹大约一颗黄豆大小的火药,放在地上,用铁锤打。保证一打即炸,同时威力也小。
扳机那部分机关就不说了。总之,击发的时候,有撞针,打在纸火上。纸火炸了,引爆了钢管里面的火药。如果一切顺利,就把钢弹打出去了。
如果不顺利呢?钢管里面的火药向后面喷火呢?
最微不足道的故障,就是击发之后,没炸。
曾经有个人,带了一把火药枪,去帮别人打人。到某学校门口等待。学校放学。学生出来。委托者指示目标。这个人就冲了上去,掏出火药枪,顶着目标学生的鼻子就是一枪。
万一打死了咋办?熊孩子没考虑后果。
结果呢,枪没响。
那人纳闷了,怎么会不响呢。再扣了一下扳机,还是不响。收回枪,左看右看。正当他看到枪口的时候。枪终于响了。
还好。那一枪火药较少而钢弹较多。十几颗钢弹打在了那人的脸上。
那以后,他一笑,满脸麻子就会乱飞。遂得一外号:满天飞。
——
毫无疑问。因为不安全,同时也因为精度不够,无法保证两次击发命中同一目标,所以火药枪退出了历史舞台。
子弹出现了。
原始的子弹。其构造,相当于现代的小口径手机子弹。
杜娘百科枪弹词条里面是这么说的:一般由弹头、弹壳、发射药和底火四大部分组成。底火点燃发射药。高温高压火药气体推动弹头飞出枪口,以达到杀伤或破坏目标的目的。
这种描述也很准确,但却需要极好的形象思维才能够理解。
应该说,子弹分为两部分:前联和后联。
小口径手机子弹的前联。是实心金属体。后联则是空心,里面装药的。击发之后,后联弹出。那个时候才叫做弹壳。通常,前联金属体对温度的热胀冷缩敏感度较高。在后联装药之后。底温状态下,将前联嵌进后联。升到室温,就形成一个整体。
弹壳的底部,有个装置。也就是前面火药枪的纸火,在这儿做成了质量可靠的批量产品,叫做底火。底火的部分,会凹陷进去,避免无意中击发。开枪时,撞针打在底火上,引发微型炸弹,继而点燃弹壳里面的更多火药。火药爆炸,最终把弹头推射出去。
——
再进一步,就是炮弹了。个别大口径步枪子弹也是这种情况,但还是炮弹比较有代表性。
炮弹的子弹,前联就不是实体金属了。同样,前联也是空心的,也是要装药的。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前联的药,什么时候炸呢?
可以看出,上一种小口径手机子弹,后联里面的发射药,可以是任何一种火药。再怎么不安全的火药,只要采用专业化生产,安全性就能够得到保证。
而在炮弹这儿,在前联也装了药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全部采用那种一点就炸的火药了。如果仍然采用,则炮弹还没出膛,前联就炸了。
解决这一问题,最初,从导火索那儿得到一点启发。导火索也是那种一点就炸的火药,只因为细长,所以可以延时。于是,就把炮弹前后联隔断,中间贯以细长的通道。这样,前联就会比后联延时一定时间之后,才会爆炸。
这种方式不好的地方在于固定延时。战场上目标有远有近,因而这种炮弹不能完全适应战场的需要。
再后来,随着技术进步,很多东西的成本都低了。于是,这种延时爆炸的炮弹,也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只是在个别步枪上面继续沿用。
新一代的炮弹,前后联完全隔断,没有任何通道。后联的发射药,只管击发,填装什么药都可以。前联,则需要填装前面所说的那种怎么点也点不着的安全性能极佳的火药。否则,就只是击发的冲击力,就有可能引起前联爆炸。
那前联又是什么时候爆炸呢?
有个专门的引爆装置,由冲击力控制。
击中目标,巨大的冲击力,睡意启动引爆装置。引爆装置的微型雷管炸了,然后再引爆前联更多的爆炸火药。
——
火箭弹,属于靠火箭发动机推进的、非制导弹药。
非制导,也就是前联并没有安装自动锁定并自动跟踪目标、自动调整方向和速度的装置。
由火箭发动机推进,则说明后联不给力。子弹的飞行,主要靠火箭发动机,而不是靠后联的爆炸。因而火箭弹初速不高,通常赶不上一般的炮弹。但它的继航能力较强,可以击中更远的目标。
根据前联填装的爆炸药的不同,火箭弹又分为杀伤、爆破、破甲、碎甲、燃烧等类型。现在这枚火箭弹的类型,不知道。
现在的关键是,火箭弹的前联,也有一个刚才所说的引爆装置。
林笑必须在不触发那个引爆装置的前提下,才能收取这枚火箭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