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李渊又给徐茂公找了一门亲事,可谓是门当户对,封赏比袁紫烟好要多好几倍,还有个不错的封号,英国夫人。
除了最爱被人抢走,总之李唐对自己还算是不错,徐茂公敢怒不敢言,一直选择沉默。徐茂公不屑与太子为伍,更不愿意看李世民的眼色,所以一直都留在李渊的身旁,替他出谋划策,征兵打仗。
由于李世民受到了父亲的冷落,所以近一年时间的征战都和他无关。对此,李世民郁闷不已,也曾有心腹暗示,这一切都跟袁紫烟有关系,只要将袁紫烟赶出宫去,那么就会重新获得李渊的信任。
李世民对此不屑一顾,甚至有点自暴自弃,再多努力又能如何,还不是替他人做嫁衣裳,做个吃喝玩乐的王爷有何不可,好过拿命拼杀百倍,万倍!
宫内静如死水,宫外依旧是翻天覆地,之前提到的李轨,抱着皇帝的头衔不肯放松,然而感到大势已去的手下大臣安兴贵、安修仁等人却是坐立不安。
在群臣的建议之下,安兴贵等人试探着劝说李轨投降,而李轨却几乎翻脸,咆哮着将这伙人赶了出去,甚至还扬言,再若乱说,一律割舌处死。
安兴贵等人惶恐不安,思索再三,还是集体叛变,并协助李唐活捉了李轨,紧接着李轨便被斩于长安。因为这等人有功,李渊诏安兴贵为右武侯大将军,封凉国公,赐帛万段。安修仁则封为左武侯大将军,赏赐宝物。
王世充等人也没闲着,有了窦建德的投靠之后,王世充自认为是如虎添翼,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看似这一波的军阀割据目前有两家坐大,一方便是长安李渊,另一方则是洛阳王世充。相比较而言,李渊手下人才济济,其本人又是豪门望族出身,更有人气。王世充则志在掠夺领土,靠着不断的争夺地盘来证明自身的价值。
至此,天下豪杰开始收心,纠结于究竟投奔哪一方。然而,尽管如此,仍然有异军突起,心有不甘者出现。
刘武周便是其中一员,当时他的职务是马邑的鹰扬府校尉,趁着隋末大乱,心里痒的实在是受不了,更是与突厥的始毕可汗交往密切。
马邑太守王仁恭对隋炀帝那是忠心不二,而且为人一向清廉,闻听天下风云将变,王仁恭变卖了家中房屋田产,将所有筹集来的资金都用来招兵买马,为的是保驾护国。然而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筹集更多资金,王仁恭不得已开始出售官职,甚至是收受贿赂。
虽然这些钱都是用来报效国家,然而天公不作美,恰逢马邑百年不遇的大旱,王仁恭却把这些粮食看得死死的,要把这些粮食一粒不少的用作是军用物资。
百姓对此当然是不了解,聚众闹事时有发生,王仁恭为平复民怨,菜市口斩杀了十几名带头闹事的百姓。王仁恭的忠只是对于皇帝,而忘了爱民,斩杀百姓之事激起了更大的怨愤,这个机会就被野心勃勃的刘武周给充分利用了。
刘武周本是富豪出身,家中颇有资产,便拿出相当一部分用来笼络人心,加上王仁恭出卖的官员多半都是富豪子弟,所以很快就拉拢起一个以他为首的朋友圈。
见时机成熟,刘武周将这些人秘密召集起来,然后在王仁恭疏忽戒备的情况之下,冲进府衙,将王仁恭刺杀,而他本人则自称是太守。
随后刘武周开仓赈粮,立刻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几天之内就召集起两万兵马,成为一方小小的霸主。
区区马邑当然满足不了刘武周的胃口,紧接着又占领了雁门、楼烦郡,还将从汾阳宫中搜罗的宫女尽数献给始毕可汗,以期得到有效支持。
攻克定襄之后,刘武周自称皇帝,改元天兴。
为何之前刘武周没受到关注?那是因为他的势力太小,兵不过两万,相对于李渊这些反叛大腕来说,简直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也许哪天便会不攻自破,或者是投靠了那颗大树。
李渊接连打胜仗,心情好的不得了,却突然接到情报,说的就是这个平日不起眼的刘武周,此时联合了突厥之力,此时屯兵黄蛇岭,意图并州。
并州治所晋阳,那等于是刘武周将眼光锁在了李唐的发源之地啊!发源地若被人攻克,不仅不吉利,还是极大的羞辱,同时也会对士气产生不小的打击。
李渊不敢耽搁,随即召集众臣商议此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