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颌已经显得有些不安了。心知臧成生了疑心,脸色略带不自然的请臧成进来。臧成向张颌行过了礼:“听闻营外有一说客要见将军?”
张颌苦笑道:“我本不想见他,无奈何此人三番五次要见我,是以令人领他进来一见。”
臧成点了点头,仔细的观察着张颌的表情,他是袁尚的心腹,这点厉害关系还是懂得,袁尚现在是两面受敌,四面楚歌,这一路军马阻挡高谨军,已是十分不利,若是张颌当真降了高谨,那么河北大势已去,他和袁尚定然死路一条。
高谨兵多将广,裹挟着十几万大军渡河北上,谁能保证张颌不会有小心思呢,这事粗心大意不得。
“若是如此,这便再好不过,末将是否要退避一二。”臧成口里说得漂亮,心里倒是生出更多的疑窦,今日张颌与张飞厮杀。他在辕门观看,张颌乃是河北猛将,据闻他的枪法甚至在颜良文丑之上,只是与那张翼德对敌,却只五六十合便落败而归,这莫非有什么隐私?
更何况张颌在河北郁郁不得志,又不见容于袁尚,莫非他当真有什么企图?
臧成越想,越觉得可疑,再看张颌时,那眼眸中已闪过一丝精厉,他心中早有主意,随军前来时,袁尚曾配予他一百先登死士,若是张颌敢有异动,他便立即将其格杀。
张颌哪里敢让臧成回避,道:“臧将军何不如与我一起去会会这说客,看他有什么说辞。”
正在这时,那前去驱赶简雍的军士去而复返,道:“将军,那说客已经来了。”
臧成站到张颌一侧,心里想着,看你们玩什么花样,只要自己在这里,若是他们真有合谋,一定能瞧出门道。
待简雍进来,看了张颌一眼。微微一笑,向张颌行了个礼:“见过张将军。”
张颌冷着脸:“不知先生有何事见教?”
简雍正色道:“吾家主公十五万大军即日便可渡河,将军可否为自己打算?”简雍一边说,一边望了一旁不怀好意的臧成一眼。
张颌大喝:“我受主公重托,在此拒敌,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要打便打,张颌一应奉陪!”他冷然一笑,摆出送客的姿态。其实他现在也颇有些迫不得已,在臧成面前,不得不作出如此姿态,否则如何能只言片语就此打发了简雍。
说起来张颌在河北处处受压制,也明白袁尚对他的不信任,更知道不管是袁谭还是袁尚,都不是明主,兄弟相争,如今让外敌入寇,而袁尚满脑子想的是如何消灭袁谭,反倒将气势汹汹的高谨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一个人连兄弟都不能相容,张颌又怎么愿意终身托付?
在东汉末年出了很多优秀的文臣武将。有素来忠义知名的,有足智多谋而匡扶天下的,但是张颌,绝对是个异类,他并不是个拘泥小节的人,虽然他算不上是名声最响亮的,但是也应该算的上是非常优秀的。
纵观张郃一生,其人一开始效力于韩馥、袁绍,后来更是成为了曹操的悍将,再后来则成为了魏国“五子良将”之一,由此可见,他并没有给人愚忠的色彩,所谓明主而侍,确实是他一生的写照。
张颌的能力自然卓著,作为五子良将之一,连曹洪、夏侯敦、夏侯渊和曹仁这样的猛将都算不上五子良将,于禁后来更是投降了关羽,让曹操伤心不已:“我对他那样好,为什么他还不如庞德对我忠心?”他怎么也算五子良将了?而夏侯渊死于定军山,虽然在骑兵布阵方面也还是有一套,但是比起后来的骠骑大将军曹仁来,还是差了一截,毕竟是骑兵方面,曹仁更适合之,而且他还能够在局势对己不利的情况下,守住樊城,顶住关羽的进攻。但是夏侯敦之勇却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自己的眼睛被射掉一只,居然还大喊“此乃父母精血。岂能浪费?”然后将眼球扯出来吃掉!而张郃战功不如这些人,却能够与张辽齐名,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当时诸葛亮曾给他一个评价:当身陷困境之时,张郃居然毫不惧怕,率领自己的部下勇猛地冲破蜀国诸葛丞相布下的陷阱,左冲右杀,突围而出……诸葛亮则一脸严肃地在山坡上看着这一幕,感慨地对旁边的人说:“想当年,张郃大战张翼德,今日相见,果真名不虚传!此人不除,必将威胁我们的北伐大业!”于是当时就有了杀张郃的想法。一个能够让诸葛亮都感慨和想除掉的人,水平当然非常地高了。至于历史上为什么张郃要背叛袁绍,其实他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时的张郃与高览面对着乌巢被袭、粮草被烧、军心不稳的严重局势,依然能够劝说主公早下决断,而最后之所以要投降,还不是因为有小人郭图在背后搞鬼,而袁绍自己不会用人,都什么时候了还要乱杀人?想来自己回去以后也没什么好下场,“良禽择木而栖”这个道理是谁都明白的,恐怕若不是袁家父子让张颌彻底寒了心,他也没有背主的嗜好。
张颌投降曹操后。曹操对张郃和高览都不差,虽然怀疑是有的、担心是有的,但是曹操向来善于用人,袁绍的手下在他那里其实大多数都有好结局的,更何况是河北名将、能够跟张辽对打几百回合不分上下的张郃呢?而事实证明,张郃也没有让曹操失望,此后的他更是为了魏国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而且这个家伙再怎么着都比高览幸运。
张郃率众投降于曹操以后,得到了重用,他随曹操平定北方,远征乌桓。平马超,灭张鲁,多有战功。后来,张郃随夏侯渊驻守汉中,在夏侯渊被杀后暂代主帅,维持败兵残局,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在魏明帝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张郃奉命救援陇右,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迫使诸葛亮撤兵;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与司马懿前往相拒。后诸葛亮退兵,司马懿使张郃追杀,张郃曰:“军法,围成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司马懿不听,只好硬着头皮前往,结果被伏身亡。张郃素来的印象是有勇无谋,比如他坚持出兵与诸葛亮作战,拒绝了司马懿坚守不战的意思,最终却导致大营被毁,损失惨重,而他自己也被司马懿严厉批评。而且当时在巴西和栖霞关与张飞对垒时,张郃甚至还不如一向都有勇无谋,爱喝酒惹事的张翼德,甚至最后都无法与其正面对垒,而是借助山道的崎岖一逃了事。
张郃前后征伐,身经百战,几乎百战百胜。生平唯有一败,那就是瓦口关败于张飞,张郃可算是孤独求败了。他和张辽一样,算的上是中后期魏国的支柱,张辽以步卒八百大破孙权十万之众,几获孙权,闻文远之名,东吴小儿不敢夜啼,若召虎复活。这也是虎威。而张郃则是凭无双智勇成就威名,将在谋而不在勇,五人中张郃才更可怕。
其实这个家伙应该是颇懂兵法的,虽然不能够与诸葛亮和司马懿这样的牛人相比,更无法与郭嘉这样的怪才相提并论,但是这个将军在一开始的曹袁大战中,都能够审时度势、作出投降曹操的明智之举,由此我们也看的出来,张郃其实是一个极有谋略并深知军机的将才,不负“巧变”之名。而他最后既然能够想到“军法,围成必开出路,归军勿追。”而为什么一向聪明的司马懿就不明白呢?而且同样是前面我说到的张郃出兵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