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九三章 活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因为有谁用过,借了多少天都有登记在册,真要是谁敢胡来,李业嗣的兵可不是吃素的,林明和黄良两个已经从李业嗣那里得知了一个让他们合不拢嘴的消息,陛下竟然许了让王二郎放手去做,镇将府在必要的时候要支持的意思。

    难怪,羽林军士竟然会在孙家庄子外设了个营盘,难怪,驻守在王村的陈大他们几个竟然穿上了队正的军服,难怪,每次王二郎出城,后面都会远远的跟了几个兵士。。。。

    这王二郎难道是皇族中人?这一连串的事情一串起来,由不得林明和黄良猜疑起来,可怎么也看不出来啊,王况的身世,那是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的,算了,不管了,王二郎有陛下这么大的靠山,怕个球,咱也拼了,博出个好名声来。

    在王况说出有把建州升格起来的想法时,黄良和林明就明白了过来,为什么去年会有那么多的勋贵子弟一窝蜂的涌到建安来,而且是以程家,尉迟家,李家和秦家人为主,恐怕是他们在长安就嗅到了点味道,提前把人就安插了进来,这些个豪门大阀的政治嗅觉还真不是盖的。

    高三和黄大都动身去福州了,两个人并不是同一天出发的,高三先行,过了两天后黄大这才出发,高三这一去就是不回来了,必须得完成了买地的任务后,得到王况的指示才能回来,而且这期间还不能和建安有任何的联系,即便是走的时候,也是悄悄的走的,没惊动任何人,除了孙铭前林明和黄大黄良几个知道高三的去向,富来客栈的其他人是一概不知。

    而且,在年前,高三就已经很少出现在众人面前了,即便有人见到,总是会听到高三在念叨着,如今有了点积蓄,要回老家盖房娶新妇了,不再在富来客栈做了,因此当高三走了的时候,富来客栈的众人真以为他回家盖房娶新妇去了,个个骂高三不够义气,枉费小东家对他那么好,走了也不告别一声。

    黄的任务就是先暗中保护一段时间的高三,等高三站稳了脚跟后,黄大这才会去找寿山村所在的地方,黄大是见过田黄的,所以,只要找到田黄,就能找到地方,找到了,然后就通知高三,让他找机会慢慢的把地一点一点的买下来。

    二月底,王况正在和孙家的几个老头研究怎么让收集来的桃种和李种发芽的时候,蒲熙亮来了,王况只好把桃种和李种往几个老头那一丢,不管了,反正这培芽不是自己擅长的,老头子们经验丰富多了,交给他们就是,等到苗木长到一尺来高了,自己再来移植回自己加重嫁接就是。。

    蒲熙亮是接了家中管事的信后,本来想说派自家小子来建安的,但总归是不放心,想来想去,就直接进宫去找李世民,说建安宣德郎王二郎相召,听其言辞,怕是有比水车更为重要的物事要做,李世民一听,手一挥:去罢,什么时候做完什么时候回来,若是做出的东西朕不满意的话,那你也莫回来了。

    要说这蒲家管事也是尽责,从建安到长安,一路上又冷,有的地方还下了不小的雪,他竟然只用了二十多天就赶了回去,所以蒲熙亮才能在二月底赶到建安,比王况预计的要早了一个多月。

    本来王况以为蒲熙亮是来不了的,应该会派他家中人来,但没想到是蒲熙亮竟然直接去找了李老二请了假来,这就使得活字印刷必定要走官方的路子了,好在王况本来就没打算赚这个钱,不然王况肯定要郁闷死。

    其实,在王况看来,与其赚这个印书钱,还不如拿了卖个好给李老二,坚定李老二维护自己的决心,为自己赚更多的钱打造一个坚实的护盾。

    只是被蒲熙亮这样一搞,就使得活字印刷必须成功了,也幸好王况没有事先说明是什么大功劳要蒲熙来帮忙,不然要是李老二一听是新法印书,肯定又是一道圣旨把王况召到长安去。王况没说是什么,李老二就会担心这新东西还必须是在建安才能做出来,才会准了蒲熙亮的请求来建安。

    刻活字的梨木早就做好,王况也没跟蒲熙亮说要做什么,他现在要留一手,万一这个活字印刷失败了,再找个其他的东西搪塞过去就是,所以王况只跟蒲熙亮说是要数十万个小指粗细,半寸来长,而且要一模一样的小木条,至于做什么,先不要问,等这一步做好了再说。

    当然了,王况也不会浪费,让蒲熙亮这个大师级的人来做这个活,他让蒲熙亮负责把关,一定要做到表面光滑,一模一样,任意抽取两个出来都可以互换的木条,至于蒲熙亮自己,反正既然在监工之余有的是时间,就让他负责帮着把公用书馆的缺少的供人阅读抄写的桌椅给打齐了,当然也不是蒲熙亮亲自动手,他也是只需要在一帮指导建安本地的木匠就行。

    王况这是想利用蒲熙亮在建安的时间,帮建安的匠人们提升一下技艺,好歹从蒲熙亮手中偷学些东西出来,这样,以后建安的大户人家就不用到外地去请人打家具了,也能给建安多创造些工作岗位不是?

    还有一条就是,既然要建文庙,那么文庙里的雕梁画栋有蒲熙亮是最好不过,总是比起建安这些个匠人建的要好看得多,王况是想把文庙建成建安的标志性建筑的。

    蒲熙亮也不问王况究竟要那么多木条做什么,他作为木匠出身,一听要十几万的数目,就断定这肯定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宣德郎要他来建安,又没让他做苦力,只是做个监工,分明就是白送个功劳给自己,要是东西做得了,这功劳肯定是跑不了啦,看来,自己离将作少匠又更近一步了。

    所以,蒲熙亮是尽职尽责,每天就穿梭在书馆和文庙及县衙门之间,三点一线,天天雷打不动的。活字的雕刻因为事关重大,所以被安排在了县衙里面,王况还请李业嗣专门派了一队兵士在外面巡逻,这就越发的让蒲熙亮觉得要造的物事不一般起来。

    因为要求严格,所以一名工匠一天最多也只能做出百来个木条来,而且在最后检测的时候总是这个说你做的不标准,那个说他做的不标准,最后干脆,王况找铁匠铺打了个四方孔的量器,能堪堪通过的就算合格,太松了不行,通不过的也不行。

    至于说长短倒是简单,王况直接的拿了两个木块,在一块木板上用竹钉一钉,就是现成的标准,评判方式和大小是一样的。

    其实也是王况太过把标准定得死了点,或许这就是学机械类专业的人的通病。木活字的大小,并不需要太过严格,这又不是机器印刷,活字刻好后,还是需要手工印刷的,即便是字的高低有所差别,刷上墨,覆上纸,毛刷一刷,全都能印上去。。

    不过王况把标准定好了之后,进度就快了许多,有现成的量具在,大家一比对,就知道大概差多少,心里有了数,下手就准了许多,速度自然就快了起来。做到后来,大家越做越熟练,一天已经能做几百个木条了。

    在有了一万多木条的时候,王况就请了已经回到建安的柳老夫子,会同了林明和黄良,把常用的字让写字相对比较好的林明用揩体都给写了下来,刻字也不用蒲熙亮,建安会雕竹的人多了去了,只要让他们中间会认字的来刻就行。

    直到开始刻字,蒲熙亮就已经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王况要做的是什么,一张脸是激动的通红,娘咧,这可是造福万代的大功德啊,即便是没有功劳,这样的功德,花再大的力气也是值得的。

    不过,他却是只以为王况是要印书,在这个时代,印书就是件大功德。他是没想到,这将要出现的新的印书方法才是真正的大功德,有了活字印刷,书本的价格就会直线下跌,下跌到普通人家也能很轻易的买上几本的程度。

    但是,活字印刷肯定是要夺了许多人的饭碗的,活字的出现,很多靠雕版谋生的匠人必定会被断了生路,但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这些匠人还是有手艺在身,只要他们肯干,相信不用多久就能寻到新的出路。相对于活字印刷所带来的便利,这点牺牲也是值得的。

    柳老夫子不愧是老夫子,竟然将那些常用字给编成了一长串的歌诀,虽然中间是有重复的,不过也不要紧,本来世界上就没有一本书里是没有重复字的。

    刻一万多的字,也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等到王况当着蒲熙亮和林明黄良的面,把那一个个刻好的字,按照柳老夫子的歌诀排列好了,然后用刷上墨,将纸覆上去,再用干净的密毛刷一刷,轻轻一揭开,一张印好字的纸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和雕版不同,雕版需要一页书一版,这叫活字,随便可以根据书的内容不同而随意组合,一般而言,普通的书,有几万个活字,就可以用上很多年,加上生僻字,十几万个活字也就够了,不用再去一页书刻一版。”说完这话,王况丢下着呆的三人,施施然的偷笑着走了,留给他们震撼去,哈。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