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想出个大概的框架。但不能主次不分地去搞未来的事情。他手上只有制作第一集的资源和金钱,只有通过第一集获得成功,许符才能考虑接下来的事情。
大家的主意出得也差不多了,头脑风暴就此结束。现在,这个故事已不止是许符的作品,还汇聚了另外三个人的灵感和想法。
虽然李发卡和黄婷婷都没有信誓旦旦地保证什么。但事实上,目前四个人都认同了这个故事。以一个初创团队来讲,这个团队已经开始产生内部凝聚力了。
许符知道,拥有一个稳固的团队,对于做成一项事业究竟多么重要。因此他提议道:“我们明天晚上,再到这里碰头吧。我争取做出故事第一幕的剧本,给大家看一看。”
许符目前还不知道要这三个女生做什么。他打算自己能多做些就多做些,但每一个微小的进展都要告知大家,让她们知道进度。毕竟,这是一个团队。
她们都答应下来,然后结伴先走了。许符没动,今天确定了故事,他该规划下怎么安排接下来的近三十天时间了。
根据学姐给出的建议,许符打算用两个星期、甚至更久的时间做前期准备。第三个星期再开始拍,争取在五千块花光之前解决问题。最后的一个星期必须要保留出来,积攒人气也需要时间的。希望能在上传后的七天内,吸引到十三万欣赏许符作品的观众。
接着,许符在图书馆里挑了几本剧本写作方面的书。
他有电影剧本的制作经验,但他那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时需要补充基础理论。
……
剧本看着简单,写起来却很难。剧本和小说不同。小说可以大段大段地留白,只描写重点。而剧本则是无数细节的堆砌,详细到连演员的一举一动、甚至脸上的表情,都要面面俱到。
剧本的大结构倒是相对简单些。开头要建立观众和主角之间的感情链接,也就是现在人常说的“代入感”。让观众对主角产生兴趣,愿意站在主角的立场上去体验接下来的剧情,整个电影才能成立。
所以不能上来就搞大是大非的东西。即使观念正确,也无法赢得观众的认同。最好的方法,是在开头展示一些主角于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这些细节最好和普通大众相关,再用主角的解决方式,去引导观众的情绪。
解决问题的手段,决定着电影的基调。用惊奇的手段解决日常问题,可以赢得观众的敬仰。用普通人的方式解决日常问题,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
许符的故事里,男主角虽然是鬼,但在结尾之前,他都不自知,以为自己还活着。应该用普通的方式展示他的行为,让他越接近普通人越好。
剧本中期,要推进剧情了。在许符的规划下,男主角每次的普通行动,都会引起一个惊奇后果。写成文字,就是“男主角的正常之举,吓到了女鬼”。人吓鬼,难道还不惊奇么?
惊奇后果还要依次累进。第一次把“女鬼”小小吓一跳,第二次稍微吓一跳,第三次吓得再严重些。如果顺序乱了的话,观众就会产生错位感,看得别扭。
最后的结局,则要把前期所有问题全部解决,不能留扣子。可以因为解决了老问题而产生新问题,以便拍摄续集。但整个电影中描绘到的所有事件,都要在结尾完美收官。男女主角的关系,前期留下的线索,这些全部要交代。少了哪怕一样,都会对电影造成降格。
这些还好办。许符倒觉得,最难的地方是写台词。这个剧本里虽然没有太多台词,但他总觉得,男女主角说话都是用同一个口吻。只看文字还感觉不出来,若是读出来的话,一定会很别扭的。
许符想了想,打算明天拿给李发卡和黄婷婷看。既然她们俩是主演,不如就让她们亲自设计自己的台词。这样到时候拍摄时,她们念的台词,都按着自己平常讲话的方式来,应该会稍显自然。
……
过了晚上十二点,许符已经写的晕头转向了。他决定换换脑子,想起学姐说的“分镜头剧本”,他对此一知半解,正好查查这种剧本对一部电影起着什么作用。
原来,“剧本”和“分镜头剧本”是两种同等重要的东西。剧本安排的是故事的走向。分镜头剧本则是用来设计视觉镜头的,在拍摄之前,先考虑好整个作品拍摄出来的效果。就像房地产公司在盖楼之前要花大精力制作设计图,分镜剧本是电影拍摄前必做不可的准备。
空间感是否成形、叙事是否清晰、人物关系是否明确,这些东西,观众在每一部影视作品时都会用潜意识进行判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是一场大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