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应接刺史刘表的话,刘表初到荆州任刺史,靠的是荆州蔡氏、庞氏及蒯氏几大家族的力量,地位并不稳固,所以才有葵瑁敢与刘表作对,也不把刘琦放在眼里。
蔡瑁是没指望了,刘表望向蒯氏兄弟,但蒯朋、蒯越却低下头来,这个时候没人出头,更没人想得罪蔡瑁,刘表感到一阵阵悲哀。
刘表最后目光落在气宇轩昂的大公子刘琦身上,转而叹了口气,刘琦去新野时只带了二百亲兵,要想自己的儿子抵挡孙坚的二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啊。
刺史议事大厅短暂的沉默后,帐下部将、别驾们便窃窃私语起来。
管家刘忠拄着拐棍站在刘琦身边,脸色阴沉,此时荆州危急,刘表帐下竟然无人响应,皆是捂兵不动,令人愤慨不已。
刘琦抬头望下刘忠,小声道:“堂舅,出兵否?”
刘忠摇摇头:“公子,再等等。”
刘琦明白刘忠的意思,虽然刘琦拥兵一万余,但对外也就宣称只二百亲兵而已,论资格与地位,在刘表诸多部将中还轮不到小小的新野县令刘琦发话。
同样,蔡瑁身边的谋士庞季也在出主意,小声道:“将军,可奏请主公派大公子出兵,借机灭掉公子后,将军再出兵击退孙坚,此为上策。”
蔡瑁点点头道:“此计甚妙。”
刘表已表现出不耐烦来,见众将议论的没完没了,却没有个头绪,怒视帐下,将桌子一拍:“再问一遍,谁领兵拒敌?没人应,我就要点将了,若有不从者,军法处置。”
全场顿时安静下来,刘表确实是个犹柔寡断之人,自己个主帅竟然做不了主,实则是刘表乃外来户,在荆州根基不稳,反倒有些受制于人,要看荆州的几大家族脸色行事,当个刺史也算够窝囊的。
若被点将了,再不出兵于情理就不通了,庞季嘀咕一声:“将军,可以建言了。”
蔡瑁赶紧起身离座,面向刘表作揖:“主公,孙坚率两万兵马来袭并不可怕,在其必经南阳新野境内,可令大公子先行抵挡一阵,我等于襄阳调兵驰援,可退敌兵。”
刘表当即冷下脸来:“大公子新野亲兵二百如何御敌两万?蔡中郎在说笑话?!”
蔡瑁嘿嘿一笑:“主公忘了么?新野二百抵二万确实不济,可南阳还有文聘大将万余兵马驻守啊。”
刘表语气依然阴冷:“文聘大将之兵驻守南阳,防着西北袁绍、公孙瓒之流,兵力稍有调动便将边境不固,令来犯之敌长驱直入,荆州不保矣。如今之计,唯调襄阳之兵抵孙坚来犯方妥。”
蔡瑁愣了下,看刘表的意思,调襄阳之兵八.九是要调动蔡瑁的兵力而不是蒯氏、庞氏的部队,刘琦想让自己的部队当炮灰这样的如意算盘必定是要打空的。
庞季见蔡瑁在犹豫,用眼色召回蔡瑁回座位,再次小声提醒道:“将军,可先应承下来,让主公调襄阳之兵并非将军一家的兵马,拖得孙坚灭了公子后再出兵不迟。”
蔡瑁一听有道理,又起身朝刘表作揖道:“主公,事情紧急,不可拖延,可令大公子在新野抵挡一阵,襄阳组军即刻驰援。”
刘表一听,气消了些,看来强硬的姿态还是起了效果,环顾场下道:“蔡中郎言之有理,就令大公子新野抵挡孙坚的先头部队一阵,襄阳从众将中抽调三万人马驰援新野,诸将还有何异议?”
刘表都发话了,又是蔡瑁的主意,大家自然没什么主意,虽然大家隐隐感觉到蔡瑁出的是个馊主意,能感觉得到大公子刘琦这回能不能抵挡得了孙破虏的攻击以及襄阳援兵何时能兵发新野都是两否的事。
见诸将没有异议,刘表最后望眼刘琦,关切道:“刘县令,你意下如何?”尽管刘琦是刘表的亲生儿子,但在正式场合刘表还是称呼刘琦的官职。
刘琦明白现在的处境,由不得自己推托了,蔡瑁是借刀杀人,刘表是无可奈何,此时得有担当,否则,敌袭荆州,刺史的儿子都不上紧的话,就会遭人诟病了。
刘琦从容地起身离座,礼节性地朝刘表作揖,正式场合也不会喊刘表为父亲,恭敬道:“主公,本以为今日为述职而来,既遇重要军情,我就简单说下,自新野募兵剿匪以来,新野境内再无兵匪,这一年来民众安定,忙于生产,并非来得及募兵,仍是二百亲兵主政新野。如今孙坚犯荆州,必经新野,作为县令,理当率新野官兵勇于担当,与孙坚拼个你死我活。”
刘表赞赏道:“好,勇气可嘉。刘县令速速赶赴新野备战去。”
刘琦并未动身,又道:“主公,我还有一言。”
刘表有些不耐烦了,皱眉道:“大战在即,长话短说,讲。”
刘琦目不斜视,不紧不慢,正色道:“当兵吃粮,为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