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的,那样就算能够张开弩,射速也会变得极慢,且弩兵射出两只左右的弩箭就会精疲力竭,怎么可能达到“弩幕如云,连绵不绝”的?
所以后世的历史学家有一个猜测,就是神臂弩和神臂弓上面有棘轮结构,利用大小轮的力差,使士兵能够张开如此强弩,但如此设想就又有问题了,棘轮结构是如何做到稳定和有效的?按照当时的工业加工能力,如此精密的齿轮结构怎么完成?是不是用过几次以后就要更换零件,高强度的压力和磨损是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棘轮?
所以神臂弩和神臂弓也就成为了后世争论的一个历史问题,和唐朝的陌刀一样,由于没有实物的存留,成为了历史之谜。
此时罗烈已经被震撼得话都说不出来了,手中这一把三子弩,很可能就是宋时神臂弩的前身,一大一小两个木制的齿轮装在整个弩身的下方,一根木杆连接大齿轮,前后拉动木杆就能带动大齿轮转动,小齿轮连接大齿轮一同转动,带动连接小齿轮的一个能够在弩身上前后滑动的铁块,铁块上有一个凹槽,罗烈知道这肯定就是用来拉动弩弦的。
这把弩连接齿轮的构件、弩机、弩臂上的箍和弩身连接弩臂处,全部是精铁制作的铁制构件,虽然增加了弩的重量,但却是令弩更加坚固,不易损坏,整只弩就像是一个工艺品,散发出身为战争利器的淡淡杀气,罗烈沉迷了。
刘大山想要过来帮罗烈上弦,罗烈拒绝了,亲自将弩弦搭在滑块上,拉动木杆,齿轮转动中滑块一点点后移,将弩弦慢慢张开,罗烈拉了十下左右,弩弦发出轻轻的“嗒”的一声,卡在了弩机上,罗烈用手指一顶,滑块轻巧的一翻,沉到了弩身下面,让出了滑道,整个过程之花了十几秒钟,拉动木杆的时候手中感觉到的力量不是很大,普通人应该都没有问题。
罗烈在木制的装满一米长的弩箭的弹夹上一个下压的扳机上一压,一只弩箭正正落下,躺在了滑道中,罗烈又注意到弩箭的形状,如同一只拉长了无数倍的燕子,前端是三角形的箭头,精铁制作的肩头看上去份量十足,后面的尾翼极小,成剪刀状,罗烈知道,哪怕没有后面的尾翼,这种头重尾轻的弩箭也能够射出很远,而且不会在空中打横,可以想象一旦被这种弩箭射中的破甲效果。
微微抬起手,罗烈手中的弩瞄准了道边两百步外的一棵三人合抱的大树,右手轻轻的往后一拉弩机,手中的三子弩发出一声“嘣”的闷响,加长的尾端在罗烈的肩头一碰,双手一震,弩箭就发出一声“咻”的爆鸣射了出去。
弩箭的速度极快,所有人都没有看到是不是射中了目标,白麻子没想那么多,兴冲冲的冲了过去,跑到那棵树边,回头兴奋的叫到:“军主,射中了,正中树中间。”
罗烈走了过去,他要亲眼看看效果,果然,那只弩箭正射在大树树干上,离地六尺,罗烈抬弩的高度也就是六尺左右,说明弩箭射出了两百多米居然没有明显的下沉,力量十分大,而那只弩箭深深的射进树身,前端的箭头已经看不见了。
罗烈默默的注视这只插得笔直的弩箭,突然转身说道:“麻子,你马上带我去见荆正,我要见一下制作这只弩的人。”
罗烈直接命令刘大山三人将大车送回住处,自己带着白麻子往滨海匆匆赶去,此时罗烈心中火热,现在居然有人能够制作出如此威力的弩,射程远,力量大,射速仅仅比弓箭慢不多,但是杀伤力可是完全不能比的,要是士兵人手一只这样的弩,那么胡人何足惧?
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杜聪被白麻子拉着来当翻译,直到走进了荆正所在的滨海军营,罗烈让杜聪向荆正询问那只弩的制作人时?手中还拿了一捆简书的杜聪才反应过来,奇怪的看着罗烈说道:“你何必来找荆正,马疯子的住处我就知道啊,这十副铠甲还是我从马疯子那里拿来的。”
罗烈哭笑不得,知道是自己心急了,绕了个圈子,就抱拳说道:“那就请杜司马带我去见制作了三子弩的这位大匠。”
杜聪脸色古怪,上下大量罗烈,随后荆正和后进来的荆越通过手话翻译知道了罗烈所说的话,和杜聪的表情差不多盯着罗烈,罗烈还以为自己身上有什么脏东西,上下看了看,没什么不妥啊?
罗烈迷惑的眼神在杜聪眼里,杜聪笑了:“马家是我们备军营将作营的主要甲械制作家族,他们是西蜀马家后人,手艺十分好。”
看到罗烈更加迷惑的眼神,杜聪用罗烈觉得十分向韩国和倭国人说汉话的语调解释道:“他们是西蜀马均后人,就是改进诸葛连弩的马均,据他们自己说是战国墨家传承,不但是投石机和弩,武器铠甲,包括农具他们都制作得十分好,其中又属现在将作营营令马维最强,虽说只有十八岁,马维几乎将祖上的手艺都拿出来试制,只不过这家伙除了对制作器械感兴趣,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每次去向荆司库要钱都是吵得翻天覆地,最后荆司库受不了,就将他推到我这边,我也是头疼他得很,整个滨海都知道马疯子的大名,除了南镇的葛疯子,马维就是一个只会拼命要钱制作东西的疯子。”
罗烈听得呆了,他没有见过马维,到滨海的时候还在昏迷,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马均后人,这个中国的著名发明家,难怪能够制作出三子弩,想必滨海城墙下放置的投石机也是马维的手笔吧?听杜聪这么一说,罗烈心中对马维有了映象,那就是后世的研究人员,眼中除了研究别无他物。
罗烈长长一躬到地:“请杜司马带罗烈拜见马维,罗烈对他的三子弩佩服得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