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是这次变革的最大受益人,从一个连军官都不算的小小副官变成了军需处少校处长,要知道第九旅的校官加到一起都不超过五个。至于为什么选择马西成,那完全是因为在王振宇眼中军需官这个位置很紧要,想来想去还是自己表哥去比较稳妥。至于军需处的人手,原来的司务长和炊事棚补入,这次大封军官,连炊事班周淳那个大活宝都跟着沾了光。他成了少尉军官,单位关系划在军需处名下,只不过本职工作没变,还是个掌勺的。
九个连的连长也换成了教导队出来的学兵,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是起码按照规矩这些人都是王振宇的学生了,既然都打上了王振宇的标签,那么用起来也就让人放心多了。
这么一番倒腾下来,王振宇才算是真正的把这支部队牢牢的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著名的猛虎旅也从这个时候登上了民国的历史舞台。
扩编的事情千头万绪,王振宇一时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事事周全,许多细节的落实还需要一步步去完善,不过他之前维托叶祖文办的一件事情却已经有了着落。。。
“王将军,这就是您说那个吊炮以及手扔炸弹”正指着一箱箱武器的叶祖文现在对王振宇非常客气,总是将军前将军后的称呼。
王振宇细着眼睛一看已经打开的几个箱子,只是扫一眼就知道没错了,这里面正是自己想了很久的迫击炮和木柄手榴弹。
自打得了扩充命令之后,不缺钱的王振宇开始为军火发愁。这个时代的战争可不是玩义和拳耍刀弄枪那会子事了,最近十年,整个世界的军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只有大炮才是王道。日本为什么能把中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靠的可不是什么忽悠人的狗屁武士道精神,那是中国人自我忽悠用的借口。小日本所依仗的,无非就是比中国更凶更猛的火力。不然为什么后来碰到火力更凶更猛的美帝国主义,天下无敌的武士道精神就拉稀不顶用了呢?
武器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这一观点才真正符合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可是人总归是要面对现实的,如今这个时代,王振宇就算有钱也未必能弄来重炮。即使凑巧弄到了,下头也没人会使啊。
更为悲剧的是,王振宇一没地盘二没军工厂,就算排除万难,请个外国教官把底下那帮孙子教会了也没多大作用,光是那价格昂贵的炮弹就注定了王振宇的大炮梦,只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意淫一下了。
但是步兵在没有炮火支援的情况下作战,想单单依靠精神力量去击败处于绝对数量优势的敌人,那完全是反人类的存在。除非对方都是猪,而自己这边恰恰都是适合做屠户的共产主义钢铁战士。
因为后世的缘故,王振宇对共产主义有些过敏。因此加强本部的火力,才是当前这个时期大幅提高所部战斗力的唯一途径。
你还别小瞧眼前这迫击炮和木柄手榴弹,这两个小玩意最早出现在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的中国旅顺。当时日本利用优势兵力进攻俄国人把守的旅顺,攻不下来,就挖壕沟推进,结果这一战术被俄国人用眼前这两件武器给挡住了的。天下无敌的大日本皇军前前后后伤亡了十几万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物资才打下了旅顺。虽然最后日本赢得了战争,但是除了从俄国人手里获得了中国的利益外(清政府好可爱的),连战争赔偿都没见到影子。随后日本还欠下了英国的巨额借款,这完全就是一场得不偿失的惨胜。搞出这样一个惨胜的结局,被称为军神的乃木希典是有重大贡献的,他算得上是中国人民真正的老朋友。正是因为他不知道变通的打法,一味强调武士精神,才使得整个日本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战争的红利远远不足于弥补战争的损失,搞出一大堆孤儿寡母不提,光是欠下的巨额外债几乎让日本白打了三场甲午战争。日本的国力也因此由盛转衰,侵略中国的脚步自然也不得不跟着放慢了下来。
从现实意义来说, 1905年的日俄战争的意义,估计跟北京举办奥运会一样,精神层面的意义大于实际层面的意义。至于号称军神的蒋百里根据这场得出的一个史诗般的观点,日本最不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他们的陆军,我们在这里就揭过不谈了。(从这个角度看,俄国和日本都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唯一的输家是没有参战的中国,大清的王爷们治国本事那真是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