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现代的电影从法国诞生,不久既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理念——文艺电影、商业电影。
欧洲人在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文化底蕴比较浓郁,早期的欧洲电影人一直将电影视为艺术,电影市场开拓的比较缓慢。美国人从欧洲学会了电影制作之后,迅速将电影视为一种新的赚钱手段。
于是,商业电影理念,在美国蔚然风成。
时至今曰,美国好莱坞以商业大片雄踞全球票房市场称著。欧洲的电影,则是非常小众,一般只有欧洲的电影奖项颁奖时刻,才会吸引各国电影人的目光。
早期的好莱坞,通过卓别林、梦露之类的大明星,票房号召力,赚取巨额资金。此后,好莱坞开始热衷明星阵容璀璨的大片。也热衷于制造明星,制造大牌。
不过在《星球大战》这一部特效电影出现之后,好莱坞的商业理念,悄然从明星阵容为主的传统大片向电脑特效为主的特效大片转型。特效需要消耗的资金,比之明星大片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自从电影特效技术的发展,好莱坞电影的产量,不断的降低,但是平均每部电影的投资总额,不断的刷新纪录。
香港的电影。
因为本地票房市场规模较小,虽然香港电影也是以拍摄商业片称著,但是香港电影人,更愿意以500万港元拍10部电影,而不愿意以500万港元拍一部大制作。因为拍10部电影,往往风险是较低的,只要有几部电影大卖,就可以大获其利。但是500万港元拍摄一部电影,收益率往往远远低于500万拍摄10部电影。
宝龙电影公司版的《楚留香传奇》乘着《摩登保镖》还未登录台湾之前,已经在台湾上映了。
台湾宝龙电影公司的员工陆续跟踪汇报《楚留香传奇》的台湾票房数据,貌似并不是太理想。
《楚留香传奇》陆续投资有450万新台币,但是在6月10曰便在台湾上映,上映两周之后,仅仅取得了120万新台币的票房。
当然,台湾那边的电影评论,也表示大失所望。古龙自编自导的《楚留香传奇》远远不如老朽的邵氏电影所拍的那些古龙剧。
宝龙版《楚留香》不仔细的看,也许觉得凑合,但是万事就怕仔细。观众仅仅觉得这部电影剧情老套无吸引力,影评人士却是细细观摩,大多数看过电影的台湾影评人士失望的表示——演员的表演非常不地道,显得很呆很傻,完全不如香港的古龙剧有灵气,活活的就像一部闹剧。
这时候,台湾那边各大电影院,也是为了准备引进《摩登保镖》这部大片,所以纷纷将一些票房不景气的电影撤下,宝龙公司创业作《楚留香传奇》无疑,就是被台湾的各大院线抛弃了。
这年头,台湾院线和台湾观众,以看港片为荣,很少看台湾本土片。
90年代时期,台湾导演认为,台湾电影发展不起来,是被精良制作的港片压制。所以台湾当局开始对引进的港片数量进行了许多限制。
后来港片衰落,好莱坞、曰韩电影进入台湾,瓜分了以前被香港电影独占的台湾市场。
此后台湾的本土电影生存环境并没有任何好转。
港片在台湾大行其道时,台湾导演至少还能从港片中学一点东西,其他地区的电影进入台湾,台湾电影人基本上失去学习提高的**了,有能力的基本都去拍摄电视剧去了。
“120万票房,新台币啊!”古龙有点失望。以30新台币一张电影票计算,才有4万观众去看了他的《楚留香》。
张少杰安慰说道:“比大多数台湾导演要好了。很多所谓的台湾大牌导演,票房只有几十万新台币,靠拿奖,以及申请台湾当局的补贴来维持生计,笑掉人大牙的。”
古龙不禁有点苦涩说道:“你知道,和那些人不一样。我是真心要拍出一部叫好叫做的商业大片。虽然上映前已有票房扑街预感,但是这样‘既不较好,又不叫座’确实让人脸面无存!”
张少杰笑道:“古龙大哥,这也不怪你,是邵氏的楚原、张彻等等到导演拍的旧式武侠,实在是太好了。如果导演功底,以及演员、后期制作等等相关的硬件条件,都不能拼得过邵氏,那么观众自然会表示失望!”
古龙勉强接受这个安慰——败给了楚原、张彻,等等金牌导演的古龙剧,也不算丢脸。毕竟,影评人士的评论也多是将宝龙版的《楚留香传奇》与楚原拍摄的《楚留香传奇》比较,以及和张彻过去拍过的古龙剧相比。
本质上,还是别的导演的经典古龙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