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云中剑芍药添香,大酉洞别有洞天(5)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世人都言云中剑庄剑气浩然,而大酉洞天也是不让分毫,是一处别开生面的道气不绝之地,让人一入洞天便感觉几分亲近。

    而此时身着锦衣的百里豁达正盘膝坐在已然倒塌的丹霞赤壁处,眉眼紧闭,苦心孤诣想要将他的本命剑召回手中,可是一试再试,仍旧是徒劳无功,不免生出一股无名火。

    老祖宗这五年不教他剑术,就教他赏花赏景,甚至闲暇之余还要叫上他一起踏青植树。自小在这片天地长大的百里豁达,早就对繁花似锦的大酉洞天看不出个什么特别来。每每被老祖宗连哄带骗去种一株桃树,也是不情不愿,挖土就挖两下,便迫不及待将树苗种下去,而老祖宗则是和煦一笑,打趣说,即便是狗刨土埋骨头,也没他挖得这么浅的。自古以来拔苗助长就不可取,换句话说这桃树扎根不深,哪能开得满山赏心悦目?

    每当这时,百里豁达就会以练剑为由,寻处僻静地界,自己专心致志的练剑。老祖宗则是一脸无可奈何,拿起锄头,就如一个寻常的乡下老农一般,挖土,植树,施肥。直到五年之后,原本不算太密集的桃树,慢慢变成桃林时,百里豁达偶尔也会驻足,虽然嘴上不愿承认,但心里还是觉得这桃林有那么丁点儿可赏之处。

    但自己就有那份执念,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自家和云中剑庄比邻而居,争了几百年,以前都是道法胜,剑法败。明明是一胜一败,两家互不相让,但剑法取胜的云中剑庄却被江湖人众星捧月般竞相夸赞,而自己大酉洞天的道,则是不闻不问。

    但幸好有些人还算是没有昧着良心说话,说两家是平分秋色,旗鼓相当。但这话传到百里豁达耳中,无异于是一种施舍。

    这位在大酉洞天惊艳绝绝的剑客心中不平,如果剑法才是得到世人认可的玩意儿,那他不介意只练剑不求道。

    心有不平,不平则鸣。

    这些年不问道,只求剑,但五年前,自知与那位自小在山中唯剑作伴的钟离一剑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于是偷偷跑去了老祖宗的炼丹房,拿了几颗让自己登临太一伪境的丹药,也不怕服用之后的隐患,将那丹药一吞而尽。

    论道之时,钟离一剑言语铿锵,字字珠玑,但自个儿竟然是哑口无言,不敢一言以复。毕竟论道论的就是一个问心无愧,剑法自然。而自己这剑法当不起问心无愧,也迈不过那道坎,于是论道完败。

    这也是几百年来,大酉洞天唯一一次在论道上输给云中剑庄。而论剑之时,自己险之又险地胜了一招,便让那位剑道痴儿坦然认输,自己也赢得了满堂喝彩,只有老祖宗对这场论剑,五年来只字不提,只是带着他游山玩水。

    前几日老祖宗竟然突然发作雷霆怒气,他一直以为自己把那些小动作瞒天过海,无人可知,但没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被老祖宗看得一清二楚。?百里豁达想到这些,不知道恼羞成怒还是如何,竟然起身一脚往剑柄重重踏下,将他原本就嵌在地下的本命剑,嵌得更深了。

    既然如此,那就将此剑深埋地下也不是不可。

    虽然那丹药的作用让自己一夜到达太一伪境,但它的隐患也日渐显露,百里豁达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勤修苦练,也突破不了太一伪境,五年来,剑术修为寸步不前,虽偶尔也会怅然若失,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无怨无悔。

    只要能在剑术上赢得一次云中剑庄,即便输光自己的剑道气运也是值得的。而如今钟离一剑一走,与自己在酒楼有过一次论招的余秋书不堪大用,这一次他还是会在论剑之中拔得头筹。

    想到这里,这位大酉洞天的继承人露出一丝笑意,腰间两枚玉佩在余晖下交相辉映。

    小大夫正和二当家坐在山崖,这一月来,小大夫偶尔也会采药,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废寝忘食揣摩着练气法门,可他一直没有悟出个所以然来。有时候还会心虚问二当家是不是自个儿天资和书生一样愚笨,所以即便二当家教了练气法门,自己也没从半点长进。

    二当家则是一脸正经的告诉他,他确实挺笨的,没陆文平善于应世,没王敬刀膂力惊人,在剑术上更是愚不可及,但也正是因为他这么笨,自己才愿意教他。

    有时候牵绊太多,出剑便不自在了,不自在的剑,再怎么都逃不出剑招剑法的桎梏,反倒是有违剑随心动的本意了。

    小大夫虽然不至于剑术入门,但一直修习练气法门,也有长进。有次陆文平出尔反尔继续在他面前吟酸诗,气得小大夫把他暴揍一顿,原本力气不大的小大夫竟然一拳把书生打翻在地,弱不禁风的书生躺在地上哭爹喊娘,直骂小大夫没心没肺,自个儿把他当亲弟弟对待,还说什么古书有云,长兄为父。小大夫竟然干出这等大逆不道的弑父举动,气得小大夫把陆文平揍得三天没下得来地。

    小大夫也没觉得自己出手重,只是这个地痞书生太过不经打了,甚至自己都怀疑以前陆文平跟自己说他以前练过剑,是个练家子的事情全是他无中生有,自己吹嘘的。

    但有件事确实是真真的,在那次之后,陆文平再也不敢惹这个憨态可掬的小大夫了。即便是说句古书上的话,都乖乖给小大夫打声招呼。

    小大夫望着最近纷至沓来云中剑庄的人,有些纳闷,望着山崖石梯人山人海的人流,对二当家问道:“怎么最近来云中剑庄的人格外多?不是云中剑庄目前无剑可赠吗?”

    二当家则是一如既往擦着剑鞘,反问道:“你看那些登山人谁没剑?”

    小大夫眯着眼睛,细细观察了一会儿,恍然大悟道:“都有剑,那是来看云中剑庄和大酉洞天论道亦论剑的?”

    二当家看着还算没笨到无药可救的小大夫,将擦亮的剑重新负于身后,点了点头。

    云中剑庄最近来得人可谓是络绎不绝,自古学剑,观剑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修习法门,就如棋手对弈,观棋不语。旁观者可以沉心棋盘,若自己是执棋者会如何出招接招。而若是国手对弈,那国手的每一步棋,都可以说是观棋者盛大空前的机遇,能看懂一二便是收获颇丰的一场观棋。

    二当家看了看大酉洞天的方向,那晚在清酒楼处,两个年轻人的出招与接招勉勉强强算是入了门,虽然儒生有所藏拙,但锦衣男子的招式变换也属实诡异,感觉是无根之萍,却又招招凌厉。

    第二日,大酉洞天锣鼓喧天,剑酉镇的镇民都来凑热闹,几乎是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而地点则是大酉洞天的桃花林,因为去年是在云中剑庄的云中湖比试,今年自当移步到大酉洞天。

    来往的江湖剑客,见热情似火的剑酉镇镇民大多都温言相谈,而剑酉镇镇民也因为有这两家在江湖名声在外的宗门,言语之间都满是自豪。而且今年可比去年热闹,去年在云中剑庄大多都是静而远观,万不敢这般敲锣打鼓,毕竟云中剑庄的小厮看不惯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市井曲调,每年在云中湖论道都是高雅的玉笛雅音,曲声乘云袅袅入天际。

    但大酉洞天的老祖宗不爱那套,任由大家随意,论道亦论剑,小辈们图个乐子罢了。

    桃花虽已谢尽,但却仍有余香可寻,此时从云中湖沿溪而上的一位儒生进入众人视线,顿时一群江湖剑客觉得索然无味,为何云中剑庄的老庄主不让钟离一剑来比试,反而让一位儒生来。直到听剑酉镇镇民善意提醒才知道钟离一剑五年前已经离开云中剑庄时才明白缘故。

    而早已在桃林中等待多时的百里豁达轻蔑地看着这位面向儒雅,举止庄重的儒生,大有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冷冷说道:“余兄请!”

    儒生也是没有丝毫怯场,与百里豁达论道为先,所出之语,皆是浩然正气,一泻千里。旁观者无不拍手称赞,立时便有云中剑庄高声呼:“余师兄,化繁为简,所出之语,道之所在。”

    在旁百里豁达则是盘膝而坐,沉默无言,这些话,他当然知道,自小便是老祖宗亲手带大,老祖宗说的至理名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