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玄国雷霆出手,小大夫立志学剑(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如今四国,玄国偏居一隅,玄国蜀地,因地形崎岖,易守难攻,而修养民生多年。偶有南蛮在南侧骚扰边军却也无伤大体。

    南蛮在南侧骚扰边军,有镇南将军关少林平息后患。可因为皇帝前些年才践祚登基,大权旁落,各党争权。所幸皇帝这些年提拔贤人,重定官制,旁敲侧击的削权,朝权才慢慢物归原主。

    玄国蜀都,气势磅礴的皇宫南面启元门,有人持信而入,随后一名太监接过书信脚步匆匆绕过回廊曲折的楼阁直达大殿。

    本是玄国九五至尊的玄帝刘蕴,正在殿内与众卿商讨戍边国策,一纸“匪寇作乱,百姓造反”让整个大殿肃然无声。

    刚才还在与大臣谈笑风生的玄帝刘蕴,紧急派太监招见刚随镇南大将军关少林回京畿受赏的羽林中郎将陈边正,入殿听旨。刚平息南蛮后患便被玄帝从边境召回的陈边正,三日未到,便又入大殿听封降旨。

    退朝时,久经官场的成精老官无不意味深长的看着这位年仅二十五便拔得羽林中郎将名头的后起之秀。

    陈边正跟随镇南大将军关少林久居南蛮之地为将,对朝政事物并不深谙。并且右谏议大夫温承亭起草的一封诏书,其中内容不仅是讨伐山贼,安抚素平城百姓。还有一条密诏颇为耐人寻味。

    “驱使素平城方圆三百里流民入城,就地活埋!平息乱民之祸,保玄国万年国祚!”

    正当陈边正在大殿外阵阵出神时,那位起草诏书的从三品右谏议大夫温承亭一身绛纱袍走到这位年少得志的陈中郎将身侧。

    虽是从三品,但确是京畿之地实打实的从三品。就拿素平城太守来说,这种不受京畿重视之地的正三品,即便是来给京畿之地的从六品官员提鞋,那也不配!

    年过半百在官场摸爬滚打的温承亭看见一脸失神的陈中郎将笑着说:“陈中郎将真是后生可畏,而今又被此番重视,前途无量啊!此次天时地利人和,机不可失啊。”

    陈边正的思绪被来人打断,作揖行礼之后,问道:“温大人,在下只是按诏行事,何来天时地利人和一说啊?”

    在朝中深知言多必失,做多错多的温承亭笑而不语。

    如今四国,西北周国据函谷关而守,虽与玄国同样为易守难攻,但却又比玄国多出一份坐高望低的优势,出兵便是顺势而攻,长驱直下,直入中原腹地。而东北成国皇帝穷兵黩武,刚领军北上,一举将整个东北都尽收囊中,如今是中原最为势大的饿狼。而东南墨国,虽然二朝皇帝将国库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在琴棋书画上,文人大权在握。但是自一朝便积下的丰厚家底岂是能被一下败光?如今第三朝皇帝在十年前又采纳了墨国文臣柳家领导的“庚卯变法”,让国库经济倾斜至武官身上。如今各国都在未雨绸缪,让本就势弱的玄国处境更加岌岌可危。

    三离路本就是油水十足的良地。如今玄国蜀都平息南蛮,权柄稳固,再乘势平东境亦是意料之中的寻常事。

    而素平城不过区区两万人,并且多年未有管控,是否能随意派个官员便能得心应手的治理无人可知。除此之外,如果真的要救苦救难挪用本就空虚的国库来施以援手,还要给百姓打造一份安居乐业其乐融融的景象,岂不是空耗财力,做一锤子无望短时间回本的买卖?那都是大把大把的金银啊!

    而若是反其道而行之,坑杀城民,剿灭匪寇,将三离路牢牢攥在手上,那岂不是多了一根国库命脉?若是大战开启,玄国也多一份叫板的底气。

    陈边正驻足良久,究竟这一月来对素平城疠疫的不管不顾,是无暇顾及还是有意为之,如今便水落石出了。

    此事若成,在玄国东面乘势打造一批属于自己的陈家边军,那他升个镇东大将军也是指日可待,到时候无非是用些年岁来磨一磨罢了。

    而后一条消息震惊玄国百姓,素平城疠疫百姓勾结匪寇造反的消息传遍玄国。避免匪寇继续为非作歹,力阻疠疫百姓携病四流殃及其余百姓。羽林中郎将陈边正受命派军镇压匪寇,清扫流民。而我玄国天子刘蕴虚怀若谷,愿不计前嫌派兵携医救素平城百姓于水火,安抚百姓。

    玄国上下,百姓无不拍手叫好,为陈将军箪食壶浆。可其实大部分人关心的还是,清扫疠疫流民这一条。毕竟只有这一条才是如今平民百姓最大的隐患。

    在素平城西面二百五十里处,有一蓬头垢面的刀客,深谙随机应变的道理,本来是素平城太守的门下客,可当见树倒猢狲散的场面,自己脑子也灵光,当即便谋划了大概,抽刀斩向同僚,这一反水举动,让跟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同僚猝不及防。

    而后自己乘乱浑水摸鱼,也捞得个盆满钵满。如今正要赶赴蜀都,找个下家。毕竟自己三十来岁便到了五重山,也算一名好手,再这样循序渐进苦心修行个十来载,也不是没有机会摸到那让人望而生畏的太一境门槛。

    此人咽了口唾沫,马不停蹄的赶了两百里地,如今口干舌燥,寻了处山坳便要小憩。

    而他不知道两名先锋斥候早已在此地等候多时,精通暗杀袭敌的斥候待刀客睡意沉沉时,果断出手。

    刀客虽有反应可为时已晚,两名斥候左右夹击,让他多有掣肘,而且又是悄无声息的袭敌战术,此人堪堪挡下左侧斥候的袭敌,还未来得及转身便被一把匕首封喉,

    随后斥候便熟稔地打开火折子,就地焚尸。一切举动虽然一言未发,却默契十足。而这事只是如今三离路的冰山一角,往玄国蜀都迁徙的流民被悉数暗杀。

    这名刀客已经算是死得不冤枉了,斥候为了稳妥,即便早早发现了他的踪迹,也只是不漏痕迹的尾随,见机行事。而若是遇到没有武器傍身,一眼便看出是素平城西流的普通难民,这些斥候往往会当机立断的就地灭口。

    这些斥候就像天罗地网般从素平城三百里外隐匿潜行,直逼边境。

    而斥候后方,一位在朝中备受重用的羽林中郎将陈边正携六千精兵,打着剿灭山匪,安抚百姓的旗号,往素平城方向浩浩荡荡赶来。

    素平城内。

    前几日山匪进城,满城大乱。最为闻名遐迩豪门林立的东城如今已是一片废墟,北城难民将此地炬为焦土,这群穷怕的难民,干这档子杀人劫财的买卖。即便是平时再老实憨厚的平民打杀得也比穷凶恶极的山匪更心狠手辣。

    如今仍有人在这找着“残羹冷炙”,希求在断壁残垣中找些值钱物件。

    而一反常态清冷的来福客栈,今日却生意兴隆。原本在城中一穷二白的城民,却掏出大把银子前来捧场。有来感谢老师父救命之恩的,也有来凑热闹的,甚至还有些往日太守残余的门下客,诸多种种,鱼龙混杂。

    但不可否认的是,徐二娘的生意,如今可谓是蒸蒸日上。

    而后一反城流民带来一则消息,引发轩然大波。说蜀都出手了,坑杀流民,安抚素平城百姓,还要剿匪。

    立时便有人大声叫好,坑杀流民对他们无所谓,反正他们不是流民。安抚百姓他们亦可从中取利。剿匪嘛,山匪能抢官,哪天一不高兴也能抢民,若是蜀都能一举将山匪后患解决,那素平城来日可期。

    只有师父一言不发,望天长叹。

    蜀都若是真心实意要安抚民心,为民解难,为何偏偏要在山匪入城,而百姓动荡之后再来。不是一月前疠疫突起的时候出手?虽然如今疫情有所好转,但也远远不是他们坐享其成的时候。

    老师父在旁整理着剩余不多的草药,看了看三离路方向。如今清扫流民,这城又出不得。可蜀都出兵剿匪,如今徒弟为了躲避城中太守余党的隐患,只能去三离路避险,这步田地倒如何是好啊。

    三离路有一处蓝溪清池,素有“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的典故。

    一位小大夫正领着书生模样的青年四处寻药。本来江城子是打算叫山寨中的人一块去找药,话才说一半,便被王敬刀打断,直骂他得寸进尺,哪有叫山匪一块寻药救民的人,没把他扒皮抽筋就是天大的幸运了。

    吓得江城子拉着书生便跑出了山寨,嘴中却不忘小声嘀咕着,不就是一群山匪吗,等自己和师父回乡,非得让师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