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也许有巧合,也许一切自有天意。
虽然那两名护士把李小梅背到仁信医院急诊中心但无法得到收治,只能让120又临时转诊了一个个医院,还是没有床位,最终又拉回了仁信医院。
救护车上的医生王思明,望着车上躺着一动不动的李小梅,眼神里满是痛惜和无奈。
之前两名护士告诉他了,这是武汉业内有名敬业的医生钟志文的母亲。抱着对同行的敬意,抱着对病人的同情。他辗转了几个医院,说明了李小梅的身份,也哀求拜托了很多人。
但是真的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
医生的家属也没有办法。收治能力只能期待两天后能有所改善。
这几天多家医院都在进行病房改造,力图尽可能地收治更多患者。全国各地近两千名精英的驰援也能缓解目前医护数量的窘境。
如果她能再坚持几天就好了。
他摸了摸李小梅,还有极其微弱的脉搏。
抱着一线希望。王思明钻进救护车,抱起李小梅再次跑进急救中心。
是的,不再是急诊科。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在院长的指挥下,组织队伍、增加床位,解决物资供应,按照传染病医院的标准紧急进行了改建,成立了急救中心。
幸运的是,急诊中心接受了李小梅。他们恰好刚做完一批抢救,恰好来了一批外援。恰好新设备已经安装和测试完毕。
已经夜里八点多了。郑慈航从早上吃了块压缩饼干喝了杯牛奶到现在还没有吃饭。
不过即使是其他的医护人员也差不多,上午进入隔离病房后直到下午5点半才出来,中途无法进食。
他正要脱掉闷热的防护服去休息间吃饭。护士小宋急匆匆地跑过来,一边喘气一边说。
“郑医生,你快来!杨主任喊你快来。急诊那边来了一个特别严重的病人。”
郑慈航急匆匆地赶到现场,他愣住了。是李小梅!
怎么突然恶化到了这么严重?郝音呢,她怎么没有来?是去自己的公寓了吗?
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他,已经危在旦夕,随时可能死亡。
在后续地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采集血液标本后。郑慈航发现心电监护仪上,患者的心室率只有40分/次。这明显不是感染性休克。
心电图检查发现,李小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尽快为患者进行PCI或者溶栓治疗,才能挽救生命。但仁信医院根本没有PCI条件,此时也不可能再转院了。
郑慈航虽然倾向于直接做溶栓治疗,还是通过“心血管远程支持武汉”工作群,邀请了北大医学部吴思教授、中山大学附属三医院刘明教授进行远程指导,告知了李小梅情况。分析病情后,一致决定:就地抢救,尽早溶栓。
通过在线数十位心血管专家不间断地指导,在广东医疗队重症医学科教授刘超凡协助下,开启紧张的溶栓治疗。
溶栓十分成功,李小梅的体征明显好转。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尤其是郑慈航。心力交瘁。几乎虚脱。
望着病床上正在输液的李小梅,心里默默地说,兄弟,我尽力了。
“郑医生,辛苦了。不愧是师从名师,很优秀,心理素质也了得。你快去休息吧。”
刘超凡望着这位年轻的医生赞赏有加。他们心内圈子不大。郑慈航这名后生的名字也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