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文化贯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始终,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基础、软实力和沃土。www.Pinwenba.com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范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人们对它的定义也多种多样。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把文化定义为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缪尔·亨廷顿认为,文化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仰、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汉语字典的解释是:文化是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等等。

    我们这里的文化,是指同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相对应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从内涵来看,它是社会的思想观念系统,由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科学、宗教、哲学等意识形式构成;从产生来看,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反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撑。

    第一,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说,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和要求,首先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的变化,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的新变化,一旦新的政治法律思想形成,往往会在其指导下,形成新的政治法律制度。在我国,是先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后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治理体系。具体来说,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形成国家治理体系。因此,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前提。同时,文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国家治理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家治理主体运用文化特别是法律法规知识治理国家的本领和水平。没有相当的文化,没有宪法、刑法等等法律法规知识文化,就不可能依法治理国家,也就谈不上国家治理能力。

    第二,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软实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思想文化与制度规定及其运行程序的有机统一。国家治理的思想文化,尤其是关于制度、生活、组织、各阶级或各社会集团的相互关系、法的关系等的法律思想文化,一旦被人们掌握,就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自觉地调整和规范人们的行动,增强国家治理能力。此外,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更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第三,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动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的发展变化往往首先通过文化表现出来,其中新的政治法律思想的形成,会促使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变革,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沃土。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土壤,离开了一定的文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不能产生,也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中华民族5000年光辉灿烂的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之不尽的宝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现代文化,强调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等,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直接源泉。它们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促使其健康成长。

    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精华,是千百年来被人们赞赏、接受、奉行、传承,发挥积极作用的那些道德。这就是说,中华传统美德的定位是:中华文化精髓;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精华,主要是优秀的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民族礼仪;标准和生命力在于:被人们赞赏、接受、奉行、传承,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之中,体现在生产、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各个方面。如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中就提出,“国之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于永玉、董玮把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归纳为:“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省、克、竞、求、简、洁、法、律”一百个字;唐海定将其归纳为:热爱祖国、志存高远、好学惜时、尊师重道、诚信、仁爱、中和、明礼、孝悌、勤俭、重知重行、坚毅勇敢、自尊自律、慎始敬终等内容。显示出中华传统美德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道德具有评价、激励、凝聚、调节等功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国家治理主体形成优良的道德观,自觉地优化治理行为,提升治理能力;有助于国家治理客体即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实现与国家治理的同向前进,减少国家治理的阻力,提升国家治理效率;有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增强当家作主的能力,用科学的道德观评判国家治理主体的行为,监督其进行正确的国家治理;有助于整个社会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实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一,要深入挖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大量的文化典籍,如《道德经》、《南华真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孙子》、《孟子》、《管子》、《墨子》、《太平经》、《史记》、《汉书》、《颜子家训》、《朱子家训》、《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等等,卷帙浩瀚,数不胜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