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往往是不被这个世界所接受的。
就比如四百年前的布鲁诺,在一个所有人都说“地球是世界中心”的时代,他非要宣扬“太阳才是世界的中心”。结果呢?他被当作“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围观的吃瓜群众们还都拍手叫好。
再比如特斯拉,这个在如今当人们称作“科学之神”的男人,在一百年前,他找到了地球的共振频率(五十年后才被证实)、他制造了人工球状闪电(直至一百年后的今天,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在实验室制造出人工球状闪电)、他建造了沃登克里弗塔用于电力的无线传输(如今一些手机厂商吹嘘的“无线充电技术”都是特斯拉玩剩下的,而且还玩不好)、他制造的能产生人工地震的“震荡器”差点将纽约夷为平地(直至五十年后的广岛核爆炸,人类才再次出现“城市毁灭”级的武器)......他的创造和发明,远远超出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明进程,其中有一些甚至在一百年后的今天,还依旧未能被人类所破解。他就像一个降临到人间的神牴,将全人类的智商都踩在脚底下疯狂的摩擦,可就是这样一个最接近神的男人,却在活着的时候不被世界所接受,最后于贫困潦倒中孤独的死去。
领先半步是天才,领先一步是疯子,如果还想再多领先一点——一百年前的特斯拉和四百年前的布鲁洛了解一下。
自认为是大俗人一个的张伟,既不想做特斯拉,更不想做布鲁洛,所以,他只想领先半步就好了。
在一番抉择之后,张伟最终确定了一个大的方向——关于“注意力资源”。
注意力资源,这既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而且在更多的时候,它都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原因无他,在商品经济社会,大家自然对跟“钱”有关的东西更感兴趣啦。
这也是张伟最终选定这个方向的原因——混在那么多“专家学者”当中发表点看法,这样总不会被人当成“领先一步”的疯子了吧?而且这个概念横夸心理学、经济学两大领域,这样发表论文的选择面也更宽了吧?张伟甚至都想好了,同样一个东西,先在心理学期刊上先发表一篇,然后再引申到经济学中再发表一篇——省时省力啊有木有!
反正系统任务又没规定只能发表心理学的论文嘛!
确定了方向,接下来当然就是......学习新知识了!
是不是以为接下来就该打开word就是干,十篇论文分分钟搞定?想太多了骚年,那些从异次元copy回来的知识,张伟到现在可都还没来得及好好研究咧!
即使是已经记在脑子里的东西,也不代表着它就属于你了,毕竟“记住了”和“掌握了”,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就是张伟从“记住”知识到“掌握”知识的一段时间。
从图书馆、从国内外各核心期刊文献,张伟找到各种有关“注意力资源”研究的著作和论文学习,并与异次元知识中的相关内容作对比和参考,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