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局的角度来看,虽然现在这个时代处于冷战阶段,但米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都想在中东地区秉持缓和的政策,不希望把事情搞大。
在如此情况下,寄希望于大国们发挥作用,彻底解决问题的中东地区各国,肯定深感失望,满腹怨言了。
尤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当中,以色列完胜,占领了好多地盘;而阿拉伯各国除了损失惨重,还败得非常耻辱,当然不愿意善罢甘休,于是便有了现在的第四次中东战争。
在高弦看来,这里面的国际关系。相当值得玩味。
比如埃及和苏联,以埃及驱逐全部的苏联军事顾问为标志,两国已经闹掰了,但苏联却还要被牵着鼻子,给埃及提供武器。
再如以色列和米国,后者即使展开了五分钱救援行动,但也感觉到了,前者占了戈兰高地、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等等地区,得了大便宜,应该保持克制。
当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苏联和米国一边源源不断地把军火运到战争前线,一边呼吁双方停手,可不管哪一边的小弟,都阳奉阴违地照打不误。
第四次中东战争前半段,突袭得手的埃及和叙利亚,正在顺风头上,一雪前耻之余,还打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以色列的算盘,自然不愿意停手。
当战争进入下半场后,缓过劲儿的以色列,红了眼地要把战争初期的损失,报复回来,戈兰高地方向突入叙利亚本土;西奈半岛方向同样攻入埃及境内,战争的主动权已经不在阿拉伯联军的手上了。
有一个佐证就是,十月二十二日米国和苏联的谈判结束后,联合国通过了停火决议。下令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战斗立刻停止,停火命令于十二个小时后的以色列时间下午六点五十二分生效。
但实际上,以色列与埃及还在相互报复地开火,而这个年代仅通过人造卫星的照片,还无法准确判断双方的前线位置,必须等侦察飞机去确定,进而这场架一时半会还拉不开。
高弦手上的铅笔,在地图上的苏伊士运河东部,轻轻地画了一个圈,然后说道:“我估计,已经恢复空中和装甲优势的以色列军队,现在应该完成了对埃及第三军团的彻底包围。”
布殊听得脸色一变道:“如果以色列摧毁了埃及第三军团,那苏联和米国将会身不由己地完全卷入进去,爆发后果难以想象的战争。”
“谁知道呢,可能我的推测并不准确。”高弦放下铅笔,内心无比轻松。
因为,已经意识到败局已定的阿拉伯世界,开始将满腔怨气发泄到米国身上,终于挥起了石油禁运的大棒。
随之完全可以预见到,高弦在石油行业的投资,尤其墨西哥湾的尤金岛三十号油田,将会价值暴增。
正在帮高弦在正治、国际关系等等方面恶补知识的布殊,同样意识到了这件大喜事,只不过,他是一名成熟的政客,不适合在当前的微妙时局下喜形于色。
他们正讨论着,詹姆斯·贝克走进来说道:“大卫,国务卿亲自打来电话,请你马上去白宫。”
高弦望了一眼窗外的夜色,点头道:“好吧,这就走。”
布殊叮嘱詹姆斯·贝克道:“詹姆斯,请务必以你的专业,好好协助大卫。”
詹姆斯·贝克答应一声后,随着高弦上了车。
对于大卫·洛克菲勒安排下来的这个帮基新格打下手的活儿,高弦心里颇感压力,但同时回报也在鞭策着他。
除了那个三边委员会的会员名额,高弦还惦记上了中东地区因而石油而暴富起来的国家,其几乎都成立了自己的主权基金,只要关系处到了,忽悠出来几亿美元,应该不成问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
雄心越来越大,胆子也越来越大的高弦,还是不能免俗地受到了如此巨大利益的吸引。
但做大事也要有做大事的能力,深知这一点的高弦,来到米国花生炖后,便通过之前积累的人脉,找名师指点,布殊便是其中之一。
至于詹姆斯·贝克,则是在高弦的请求下,布殊给他找的私人顾问。
论起私人交情来,律师出身的詹姆斯·贝克,是布殊的密友,先后协助了布殊成功的国会众议员和失败的国会参议员选举。
因为米国总统尼克松受“水门事件”拖累,好多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都赋闲在家,詹姆斯·贝克现在就比较清闲,进而被布殊派来协助高弦。
“老剧本”里,詹姆斯·贝克在米国总统李根任期内担任了财政部长,参与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在布殊任期内,担任了国务卿;在小布殊任期内,属于幕后的实权大佬。
因此,詹姆斯·贝克在能力方面,基础可谓优秀,现在给高弦当私人顾问,还挺适合。
到了白宫,见到米国国务卿兼国家安全顾问基新格后,高弦直接问道:“博士,您有什么吩咐呢?”
基新格首先倒起了苦水,“以色列收了米国那么多援助,但却在停战上闪烁其词,我都不知道他们的总理和大使,到底哪一句话是真的了。”
高弦尽自己的助手本职,分析道:“我想,以色列肯定也愿意停战和谈,但他们还要掌握更多的谈判筹谋。”
“根据目前的已有情况来判断,估计以色列军队应该完成了对埃及第三军团的彻底包围。”
“有了这样一个人质筹码,以色列肯定可以有恃无恐地回到谈判桌前。”
听到高弦这个判断,基新格和布殊一样地大为震动,喃喃自语道:“难怪刚才通电话期间,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回答‘沙漠中的停火线到底在哪里’问题时,莫名其妙地说了一句‘我们终究会知道的’的。”
沉默了片刻后,基新格正色道:“大卫,通过电话,不论以色列,还是埃及,都不能给出让我百分之百信任的停战保证,同时也不能完全领会我的停战决心,可我现在还不能离开白宫。”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