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三章 她受宠若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程雪莹多年前嫁到南方。她的四女儿高珊珊因为高考落榜,心里灰沉得能拧出墨汁来。母亲程雪莹走进女儿的寝室,哗啦一声拉开了多日未曾拉开的窗帘:“去老家吧,让田园的风治治你的心病!”

    田园的风确实在一点点吹散她心头的郁积。她开始喜欢村庄,和村庄的人们。

    这天,她受母亲嘱托,从姥爷家来王黄庄看望姑父王文武和表舅王念想。表舅王念想自然留她多住几日。她开始喜欢在村里的街上闲走,也喜欢去收梨点玩。收梨点人多。她喜欢听王黄庄的人用倔强得像指责人的语调说话。他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话题宽泛有趣,村里村外的大事小情都能被他们闹腾的有滋有味。热闹的气氛让人想发愁都难。

    有一个女孩儿有点特殊,她很少跟着闹腾,很安静地验着梨。她背对着高珊珊,看不清她的模样。第二次再去收梨点时,那女孩儿友好地跟搭讪了几句,才知道她叫春荣,话不多,有点儿亲近,但不算很亲热。高珊珊这里的婶子大娘们跟她说话时,常常表现出来一种没来由的特别的热乎,让她受宠若惊,又终是不大习惯。春荣却显得很有分寸,不让人紧张。

    有一次高珊珊听到她在小声地哼唱。就几句,并且声音很小,听不清唱词,但那曲调被她唱得百转回肠,雨丝一样缠绵。等她意识到高珊珊正注意听时,那张脸腾地红了一下。

    高珊珊忍不住问道:“你唱的是——昆曲?”

    春荣看了她一眼,眼神里带些惊讶,像是问:这都不知道?

    她赶紧找补说:“喜欢唱昆曲的人不多了,不知道你是跟谁学的。”

    “也是碰巧。”春荣轻声说。这是她第一次正面朝着高珊珊,才发现她长着一对俏丽的吊眼梢,“大前年春节,村支书派人去县里请剧团来唱戏,没想到去晚了,京剧团让人家接走了,只接来个快要黄摊子的剧团,是唱昆曲的。村里人不认这戏,说哼哼唧唧的不好听,要他们改唱京剧。”

    “那行吗?”

    “后来我听剧团的人说,原本京、昆不分家的,可他们没有同意,说他们打的是县昆剧团的招牌,负有推广普及昆曲的任务,到石桥村来,签的是唱昆曲的演出合同,一天两开箱,连唱七天,这二七一十四场昆曲算是唱定了,少一场都不行。”

    “人家不喜欢,他还非要演,没有扔酒瓶子的?”

    “哪能呢?”春荣笑了一下,接着说,“其实剧团敢这样,也是情知这村的人随和,好相处。王黄村这一点远近闻名。反正开场锣鼓一响,台底下总能站一群人。村里老人们说,大年下人家撇家舍业地来石桥唱戏,咱石桥总得给人家捧个场不是?开头还有年轻人起哄捣乱,台上唱到拖腔,台下就有人跟着哼唧,哼着哼着就不哼了,你猜怎么着?哼出味儿来了!”

    她俩说得热闹,四周也依然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声音。一个男孩儿抢走了一个女孩儿的一只鞋子,女孩儿金鸡独立着笑骂那个拎着鞋做鬼脸的男孩儿:“死宝财,你马上乖乖地给我拿过来。”

    “看了七天戏,你就学会啦?”

    “我是吃了小灶呢。每年请剧团,演员都分散在各家住。往年别的剧团来,家家抢着争演员去住,这个昆剧团开头不吃香,没人接演员。我妈一看,主动接了两个女演员住。往年能抢着一个就不易。”

    “跟她们吃小灶啦?”

    “两个演员都年轻,跟我说得来。见我喜欢上了昆曲,特愿意教我,有时候躺在被窝里还教呢。她们睡着后,我就记唱词。那词可难记了。”

    “今年春节还请戏吗?”

    “年年都请,不过也许会请我姐她们那个剧团,是京剧。”

    刚才拎一只鞋子被叫做宝财的男孩,灰溜溜地坐在离春荣不远的一块砖头上,垂头丧气地嘟囔了一句:“不识闹玩……”

    “你姐唱戏?”

    “我姐是几年前被来唱戏的剧团选走的,她那年15岁。”

    “小心,你也被剧团收走。”男孩的话是冲春荣说的,但他的目光仍旧瞄着那个正在穿鞋的女孩儿。

    高珊珊说:“这梨园真漂亮。”

    春荣说:“梨花开的时候还漂亮。明年到时你来吧。”

    “一般是几月份盛开?”

    “四月十几号左右。那时,满园的梨花雪白雪白的。很美的。”

    “不过,花期很短。”

    “长了就没意思了。就是短,才更加让人看重。我觉得。”春荣放慢了说话的速度。

    “梨花白白的,当然好看。”

    “不过,黑得更好看。”

    “哈哈,你开玩笑,哪有黑的。”

    “有。我是说我心中看到过的那种黑。”

    珊珊看着春荣认真的表情,觉得她是一个心里边有内容的女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