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素来爱热闹,听见探春这么一说,十分高兴:“我就说呢,你们这些个孩子,就是太老实了些。办诗社是好事儿呀,又何必等到今天才来说?”
又派人去通知各处,没一会儿,该来的都来了,甚至连在自己的小院子里的贾宝玉也来了。反倒是贾玖跟贾倩贾清、邢岫烟四人没有来。
贾玖人没有过来,却让小红送了一封银子过来:“禀老太太,我们姑娘听说三姑娘有这份雅兴,也十分高兴。怎奈公主殿下喜欢清静,怕是没办法过来了。这里是五十两银子。我们姑娘说,姐妹们的月钱不多,琴姑娘和李家两位姑娘都是客,诗社虽然是女儿家的游戏,可是这茶果还是少不了的。这五十两银子是我们姑娘一点心意,只希望将来我们姑娘来的时候,三姑娘不要把我们姑娘撵出去,好歹让我们姑娘讨杯水酒喝。”
这话说得,又软和又亲近。
贾母年纪大了,最是喜欢看到下面的小辈们热热闹闹、家里一团和气的景象。如今作为长姐、也是家里身份最高的女孩子,贾玖能够放下身段照顾妹妹们,贾母自然是高兴的。
贾宝玉听说贾玖出钱,更加高兴,忍不住道:“旧年,我们也说要办诗社,二姐姐却推脱说自己不能来,也给我们送来了一封银子,那是多久之前的事儿来着?二姐姐也真是的。即便不会,也可以过来凑个热闹啊。”
贾母听了,浑身一震。
他光顾着高兴,却忘记了男女大妨。偏偏贾玖身边的嬷嬷数得上号的,都是宫里出来的。就是个别不是宫里出来的,原来的身份也不差,对这些规矩门儿清。有这样的嬷嬷们教养着、提点着,贾玖会让贾宝玉有机会跟他同处一室才怪!
若是在他跟前,借着给长辈晨昏定省的名义也就算了,出了这屋里,这个孙女儿可是能不跟这个孙子碰头就不碰头的。
就在贾母感叹着。贾倩和贾清也派了人过来。如此如此推脱了一番,也送了一笔银子过来。
贾母就知道,大房的几个女孩子是不会来参加什么诗社了。更甚者,他们甚至不会愿意出借后花园给探春等人办什么诗社,除非贾宝玉被排斥在外。
就在贾母头疼的时候,外面匆匆地跑来一个丫头。一进门就噗通一声跪下了,大声道:“禀老太太。老爷说,上面已经批复了,来年元宵节,恩准我们家娘娘回家省亲。”
贾母猛地站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见喜悦一点一点地从他的脸上绽放开来。
“赏,赏。”
贾母兴奋得有些语无伦次了。
听见贾母说赏。李纨立刻反应过来,不过。他是寡妇,就是真有什么事情,也轮不到他来打赏,更不要说探春这个小姑娘了。反倒是鸳鸯,听说此事之后,立刻赏了下面这个小丫头一个银裸子,让这个小丫头下去了。
虽然贾母说赏,其实得到赏钱的,也不过是贾母自己院子里的奴才罢了。贾赦可不会为了贾政这边的事儿高兴到给家里的奴才打赏,而缺钱缺得两眼发绿的王夫人也不会拿出大笔的银钱来打赏。
至于贾母,他的私房虽然不少,可是明面上的收入还是以贾赦孝敬的三万两银子为主。若是他出钱打赏整座府邸里的人,那么,这一年接下来的日子,贾母就难熬了。
除非他愿意动用自己的私房。
贾政都让丫头来贾母这里报喜了,王夫人那边显然也得了消息。
王夫人对着镜子好好收拾了一番,将自己打扮得整整齐齐,这才往贾母的上房去。
王夫人上一次如此精心打扮的时候,还是贾宝玉周岁的那会儿,他还是这府里的当家太太,操持着儿子的周岁宴的时候。
至于去年贾元春封妃的时候,那个时候旨意来得突然,别人家的女眷都进宫谢恩去了,唯有贾家的女眷没有得到允许。说是体谅贾母年事已高,实际上还不是因为贾母不贤?至于王夫人,不要说旨意上了,就连他宣旨的小黄门也当做没有这个人。
可以说,贾元春封妃的时候,还在佛堂里面的王夫人几乎可以说是整个贾家最后一个知道的。
而那个时候的王夫人,对于贾元春封妃一事,除了苦尽甘来之外,只有一层不确定感,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如今,一年过去了。
现在的王夫人最大的愿望就是,等贾元春的册封礼过去,贾元春就是正儿八经的皇妃,没有人能够质疑贾元春的地位,也不再会有人敢轻视他这位皇妃的生母。
那个时候,他一定要让那些人知道,他王朝云是不好惹的。
尤其是那个毁了他的家也毁了他的丫头,他一定要给他一点颜色看看。
贾母看到惊喜打扮之后显得分外精神的王夫人,也十分高兴:“老二家的,你可算是来了。关于娘娘省亲那天的安排,你有什么想法?”
小辈们早就被贾母打发到后面的大花厅里面说话去了,如今的正堂里面,只有贾母和王夫人,以及两人的丫头,无论是什么话,他们俩都可以敞开了说。
王夫人道:“老太太,娘娘是您一手养大的,比起众姐妹,娘娘说不得更想见见老太太、跟老太太说两句话。再者,元宵佳节那天是娘娘的好日子,也该让其他人沾沾娘娘的喜气。……”
贾元春打落地就被抱到了贾母跟前,由贾母一手养大。因为是嫡出,加上又会说话又能讨贾母的欢心,多年以来,贾母对这个孙女儿一直抱着巨大的期望。
期望他能够出人头地,期望他能够光宗耀祖。
老实说,贾母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个孙女儿竟然在宫里做了三年的女官,也没能爬上去。甚至因为另外一个孙女儿而被撵出了宫廷。
那个时候,如果不是大儿子死死地护着,那个贾母一准叫人把那个孙女儿暴打一顿。
等冷静下来之后,贾母看到第二个孙女儿比大孙女儿更来得,说话做事更有条理也更沉得住气,这才慢慢地将期望转移到了二孙女儿的身上。
可以说,贾母对待两个孙女儿的态度都是很明确的。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