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加一百余万缗钱。”
“二大王,是一百六十万缗钱。”
“为何要加?”
“微臣反复思考过,陛下英明爱民,二大王为开封府尹,对微臣支持,河洲未来前景会更好,收益也会更高。人要学会知足的,现在不加以后微臣还会要加。于其以后加,不如现在加。虽然数额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人对微臣动疑,但会减少陛下与二大王的压力。并且契股虽然没有几人说,微臣交四百余万缗钱,作六百万缗本金,有人心中会不服。现在接近了六百万缗,再将起先的契股降一降,明年降成以四十万缗为本金,减少自己的比例,怨怼会少一些。”
“知足吗?”赵匡义走了几步,难道是姐姐将他吓着?但又不能妥协,一妥协后面的事就没办法收拾,于是往朝廷头上落。他又看着图,明显少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终于明白了大部分原因,大笑道:“不错,你小子终于有长进了。”
宋九不敢作声。
“但这个桥没有那座桥有di du气派。”
“二大王,一个国家,一个di du的气派不是在建筑物上,而是在民,从君王到百姓都能包容自信,奋发向上,勇于进取,自强不息,那才是宋朝的真正气派。”
“难啊,恐怕盛世唐朝也做不到。”赵匡义再聪明,暂时还不明白宋九这句话的含义,喃喃道。
“虽难,不去做就永远做不到。”
“这句话也中的,朝廷的桥与码头不提,你那个正店什么时候动工?”
“先以朝廷事优先。”
“别说大的,我也不相信,是不是遇到了一些难题?”
“是有些难题,一个琉璃技术还没有成熟,二是还差一些本金。”
“琉璃的事本官帮不上忙,至于本金,本官挤一挤,还能挤一万来缗钱,三弟那边还有一些钱,本官劝一劝,我们二人凑一凑,助你一臂之力。”
也就是两万多缗钱,但宋九怔怔地不敢说话。
“放心,本官不会贪婪你的什么经营权管理权,”赵匡义说完,自己也大笑起来,又道:“只要你不能让本官全部亏下就可以,或者赚了钱后,你胆大包天,将本官的分红贪墨。”
宋九不是害怕这个,赵匡义他们想的是什么,天下,宋九才不会担心赵匡义以后会并吞河洲产业。但宋九同样不大相信赵匡义会大力对自己进行支持,难道他也通过这个机会,向大哥做一个样子,我只想做一个富贵王,你安心吧。或者其他的什么想法。
然而这正是宋九担心的地方,河洲只是一块经济开发区,不能卷入太多的政治,况且还有一个老三赵匡美,这让河洲这艘大船卷向何方?
“难道你不高兴吗?”
“微臣感谢万分。”
“小子,别胡思乱想,你能力有限,卷进去的人又多,若无本官助你一把,你未来的麻烦会很多。本官也让你拖下水了,以致有人说本官袒护你……”
“谁?”
“你有长进了,但还要长进,去吧。”
宋九走出来,一群衙内将他围着询问,首先桥与码头方案必须得通过,若通不过,接下来就不大好玩。宋九与他们来往,也反复灌输了它们的意义。
“放心,二大王也会入股,还想邀请三大王入股。”
“两个大王殿下也入股?”一群衙内傻眼了。
“他们只是入股,不会干涉,他们都入股了,你们还担心什么?”
事情能往坏处想也能往好处想,一群衙内听了转忧为喜,潘惟德问:“二大王准备入多少本金?”
“我也不和道,他说准备将家里的钱帛挤一挤,大约能挤出一万多缗钱,再让三大王挤一挤,究竟多少,我哪里敢问。”
“一万多缗钱啊。”一群衙内震憾了,赵匡义兄弟手中有钱,赵匡胤不但赏赐了他们钱帛,也赏赐了一些产业,包括御庄、茶园、果园以及其他。有钱,但拿出一万多缗钱,确实要挤一挤,这可不是小数字。
想的不是多少钱,而是这个钱的背后信号。
二大王都拿出一万多缗钱,自己呢,只有几千缗几百缗。一个个打着小算盘,连吃酒时都少了兴趣。
宋九回到家,玉苹抬起头,说:“九郎,今天好,未吃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