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来之,则安之,反正咱们已经买了门票就进去看看,那陈友谅的陵墓怎么样?”
“这时间还长,咱们就别多说了,我们进去吧!”我敦促杨子跟苏韵可,随着人流往里面走去。
这刚进去,就看到这陵墓的地面建筑让我感觉眼前一眼,但是看了一阵才发现,这些配殿只是仿明代帝陵的。
有些甚至连上面的油漆味都还没有去掉,我估计这陵墓的原来古建筑可能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已经被当时的农民起义摧毁了。
可能是当地的旅游部门为了开发这座古墓的旅游资源,特意在上面修建了这些耳目一新的古代建筑。
众所皆知,明代的建筑风格可以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一个完美代表,这些仿制的建筑风格的确还带着那么一丝韵味。
苏韵可从背包里取出数码相机,觉得这里的风景坏境还不错,让我替她照几张相片,我只好咔嚓几次替她照了几张相片。
然后跟着人流往里面走,过过了那些配殿似的建筑,前面是一道“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
这是典型的仿明代帝陵建筑,这种建筑风格来源于明十三陵,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其平面接近标准圆形,直径约20余米。
宝城墙的垛口均采用打磨平整的大块花斑石垒砌。内环砖砌宇墙,宇墙与垛口之间为铺砖马道。宝城墙的前部设有城台(又称“方城”)。
城台下承石刻须弥座,上建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这些明楼的建造极为考究,不仅楼内采用砖券顶,并无木构梁架。
而且上下两层檐的檐椽平板枋及上下檐之间的榜额也全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饰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并无片木寸版。
楼壁四面各辟券门,楼内树圣号碑一通,高约数米,碑首为方形,前后刻双龙戏珠图案,正面有篆额“大汉”两字。
碑身正面刻“大汉陈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碑趺采用上小下大五级方台式,其上面四级自上而下,分别雕刻双龙戏珠、云、宝山、海浪等图案。
城台的下部无券门之设,但城台左右各有冰盘檐式石刻门楼,由门楼进入,有礓石察道由城前上达宝城明楼。
宝城之内封土满填,中部有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上小下大圆柱形的“宝顶”。
我仔细看了一会,对杨子跟苏韵可说∶“你们看到上面的宝顶没有,那是一个蜻蜓点水,雪花聚顶。”
“蜻蜓点水是啥意思,”杨子摸摸头看了一眼那上面的宝顶,表示不懂。
我笑着说∶“这穴,叫蜻蜓点水穴,穴长三丈四。只有四尺能用,扩一长三,只有三尺能用,棺材刚好放在那个穴位上。”
“不懂你说什么,太深奥了,”苏韵可表示听不懂我说什么,就连杨子也是连忙摇头。
他说∶“青哥儿,我跟这些苏美女又不懂风水,你给我们讲这些东西简直就是给小白听,你要不就讲的简单直白点。”
我心想也是,像我这种半吊子水平的人都不懂风水玄学中的理论,何况是这两个没接触过的小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