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有此意,可否告知如今中土诸侯,以何等态度看待我日本朝呢?”
“原来是右府阁下,失敬失敬!小王在海西唐土的时候,就曾经听我国来贵国贸易的海商说起,东国有藤原师辅公,乃日本朝中长者,急公好义之名播于海外。又说阁下在当年平将门之乱时,对征夷大将军忠文公议功一事采纳‘罪疑从轻、赏疑从重’,便是唐土诸侯,听闻这一事迹,也颇为赞赏阁下有留侯之宽仁、方能致君如汉高祖之慷慨。”
这一番话说完,藤原师辅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当年平将门之乱给征夷大将军藤原忠文议功的事情,乃是藤原师辅一生中对于树立起自己长者之名最得意的一件事情。如今听说这件事情连唐土的诸侯各国之间都传遍了,并且赞扬其古道之风,岂能不沾沾自得?
不过,藤原师辅得意得都不好意思的时候,他老哥藤原实赖却是登时脸黑得和锅底差不多了。
藤原实赖心说,你钱惟昱这不是当人面打脸么?当年议功的时候锱铢必较演白脸的,不正是他藤原实赖么?你钱惟昱当着他的面夸他弟弟长脸都涨到外国去了,岂不是说他藤原实赖的小人之名都丢人丢到外国了?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开口,他弟弟却接下去问钱惟昱,唐土君臣对日本国的看法,尤其是钱惟昱的王叔、当今吴越国王钱弘俶的态度。
“右府阁下,小王的王叔对于贵国也是颇为推崇。有一桩事情便可以证明:小王曾听义寂禅师对小王说起过一件往事。那是三年前,当时还是小王先父在位之时,小王的九叔、也就是当今大王当时正出镇台州。
因王叔素来崇佛,曾阅览‘永嘉集’残本,不解其意,求问于义寂禅师,义寂禅师告以唐土残留之‘永嘉集’因会昌法难及连年战乱,故而不全。如欲寻得全本,需求助于沧海之东的日本佛国——故而放有小王此行,出家人不打诳语,右府阁下如是不信,可当面询问义寂禅师。”
钱惟昱说的那是确有其事的事情,三年前他老爹钱弘佐在位的时候,九叔钱弘俶确实是领了镇东军节度副使的职位在台州镇守,也确实因为信佛和义寂禅师多有交往。如今义寂禅师正是跟了钱惟昱上殿的,所以钱惟昱也不可能说谎。藤原师辅哪里会没有风度地求证这些事情?所以当下自然是示意钱惟昱继续说下去即可。
“小王至于贵国之后,观览多日,才发现义寂禅师等我国得道高僧所言果然不虚,贵国民风之古朴,人心之纯良,实非我朝乱世之中可比。实在可称是‘国如中原国,人为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清酒,金刀脍素鳞。年年二三月,桃李自阳春。’”
这首诗,原本是日本人自己写的,吹嘘日本人的古道之风。可惜,历史上是在“崖山之后无中华”的元末明初写的,当时徽州贫农出身、狭隘没文化的朱元璋看了这诗,只感受到了因为日本人对于自己以唐宋文明的继承者自居而带来的屈辱,所以几乎酿成大祸。
不过如今么,虽然唐末确实在华夏大地上出现过许多人吃人的惨剧,但是毕竟还没有被蛮夷彻底征服、奴役整个民族的历史。这首诗从汉人口中自己说出来,称赞日本人对文明道统保存上的一些功绩,显然让如今还有些自卑的日本人一下子觉得钱惟昱非常有亲和力。
虽然这首诗的水平和此前“诗仙”、“词仙”级别的作品不能比,但是满朝公卿和天皇都打心眼觉得这是钱惟昱写得最好的一首诗!
“实在是过誉、过誉了。老夫此前倒是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了。不曾想中土之人对我日本国亦是如此熟稔、亲善和睦。想来钱王殿下来日途中,协助我朝剿灭藤原纯友残党余孽,亦是本着为贵我两国之间的商路扫清贼寇盗匪了,可叹此前我朝堂之上,对于殿下的义举竟然还颇有狐疑之心。想不到殿下不仅文采斐然,亦是武功赫赫,当真是后生可畏。”
一旁的藤原实赖听着,知道是拗不过弟弟的打算了。虽然他是左大臣,品级上比弟弟高半级,但是架不住人家的女儿才是中宫皇后啊。
在钱惟昱进京之前,日本朝廷当中也有一派意见,认为钱惟昱攻打剿灭平户五岛和壹歧国的海盗有可能是为了抢地盘割据。只有一小派仁厚长者的意见则坚持认为钱惟昱真的是恰逢其会被海盗给劫道了,所以“正当防卫”。
就在藤原实赖暗暗叹息,准备谋划下一步对策的时候,听到他耳边一个压住了的声音传来,原来正是藤原师辅借着说完话转身的当口,从他旁边掠过,然后以袖拂面的瞬间说道。
“今日形势,封赏其人必不可免。与其恩自上出,不如恩自你我兄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