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游击队的袭击,帕特里奇并没有被动应对。
有足够多的战例证明,对付游击队的最好方式就是主动出击。只是站在帕特里奇的高度上,看问题的角度肯定不一样,因此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不一样。
从战术层面考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主动攻打游击区。
这一战术,在南方战场上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问题是,在北方战场上,没有施行这一战术的重要基础,即没有一个可以取代美军,并且得到部分中国人认同的政治力量。
要知道,在南方战场上,美台联军能够在清剿游击区的战斗中斩祸颇丰,主要就是台湾当局在游击区建立了新政权,而且得到了部分普通民众的认同,最终瓦解了游击队存在的基础,使得游击队无处可藏。
在北方战场上,并没有这样的基本条件。
可以说,在北方战场上,根本不可能通过战术手段打垮游击队。
要想对付游击队,还得从战略层面上着手。
六月底,在提出增兵要求的同时,帕特里奇还向五角大楼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明确提到,美军应该扩大战略打击的范围。
这一提议,立即得到采纳。
事实上,直到这个时候,美军才拥有了扩大战略打击范围的能力。
别忘了,b-2a的大规模量产工作在二零一四年初才全面展开,而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更加适合大规模战略轰炸b-2b也在二零一四年的第二季度开始量产。到六月底,美军b-2机群的规模已经达到四百架,加上一百多加b-1b与b-52g,以及八百多架fb-22,美军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轰炸机群。
正是有了这一实力,美军才有可能扩大战略轰炸的规模。
在此之前,美军的战略轰炸主要集中对付中国规模庞大的军工企业,特别是分散在西南与西北地区的大型军工厂。别的不说,在二零一三年的最后三个月,美军就对成都飞机制造厂进行了十一次大规模轰炸。
虽然这些轰炸行动没有能够达到最终目的,成都飞机制造厂不但没有被彻底摧毁,还在西面的山区里建成了几条地下生产线,甚至开辟了一条长达一千五百米的地下跑道,让生产出来的战斗机能够直接飞往目的地。但是美军的轰炸仍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使得中国的军事生产能力降低了五成以上,并且在分散与新建兵工厂上花费了大量力气。如果没有美军的战略轰炸,在二零一四年初,j-20就能大批量生产。
当然,美军的轰炸并不完全针对军工厂,也包括一些关键的重工厂与化工厂。
必须承认,在战略轰炸中,美军还是很有分寸的,不但没有使用核武器,也没有刻意针对民用目标,甚至在轰炸的时候,特意避开了人口密集的城区。比如在轰炸重庆附近的兵工厂的时候,美军就放过了几个主城区附近的目标。
美军限制战略轰炸范围,主要也是出于政治原因。
虽然打到这个时候,中国民众的抗战激情已经点燃,但是美国并不希望卷入一场没有尽头的全面战争,甚至一直在设法抽身。受此影响,美国就得在战争手段上有所保留,避免吃不了兜着走。
更重要的是,打到此时,也只有韩国与日本卷入了这场战争。
也就是说,在美国的众多盟国中,大部分都不支持这场战争,甚至有部分与中国关系较为密切的国家一直在指责美国。为了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大的支持,美国除了需要充足的战争理由之外,还得表现得更加文明一些,也就不能将矛头对准无辜平民,得尽力避免造成大规模平民伤亡。
当然,从根本上讲,这也与美军的战略轰炸能力有关。
没有足够多的轰炸机,自然无法扩大轰炸范围。
这一情况,在二零一四年六月份出现了转变。
虽然此时中**队的战略防空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特别是在j-20形成战斗力,并且主要用于战略防空之后,美军轰炸机的损失率从几万分之一提升到了几千分之一,几乎每天都有轰炸机被击落,但是b-2与fb-22大规模量产,使得美军生产轰炸机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损失的速度。
有了足够的力量,自然得考虑如何利用这些力量。
也就在这个时候,帕特里奇提出了扩大轰炸范围的要求。
按照帕特里奇的提议,除了继续轰炸军事设施与重工业设施之外,美军还应该轰炸一部分对军事作战有帮助的轻工业设施,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