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群雄割据第二十五节说服
刘备垂头,注视着张昭——说服天下士子,就从张昭开始。
“昔日,秦始皇平定六国,发十万农夫修长城,建阿房宫,鞭打之、虐待之、屠杀之、何尝因为农夫的辛劳支付过半分钱?农夫劳动无所收获,再荒芜了田地,因此无法养活自己以及家人,民怎能不以为苦?
高祖得汉中,约法三章,宽刑减税,官府无钱养活官吏,官吏对治下的百姓无法管理,百姓无人牧守,豪强则乘势而起,乃至于今日。
泰山新归时,恰好错过了农时,百姓无粮度日。我若让青州百姓接济泰山,青州百姓百姓何堪,他们为何要为我接济外乡人。长此下去,百姓必然反对我占领新地,因为每占新地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养活新人。
青州民富,泰山贫瘠,若任由其继续下去,青州越富,泰山越穷。两地如何能体现一个统治?两地之民如何能融合到一起,亲如家人?
我初到泰山,就大兴土木,建城修路疏导河流,这些工程正好吸纳大批闲散流民。不同于秦始皇的是,我给做工的人发薪水。百姓通过做工,有了钱就可以买粮食,卖生活必需品,养活自己以及家人,新地的人心就安定了。
不同于汉高祖的是,我给他们发完薪水后,还要征税,要让他们即能感觉到青州官府的统治权,又对青州有归属感。交了税,他们就可以寻求官府的保护。有了税收,官府就可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可以在政权建立之初,就立好规矩,订好律法,稳定秩序,在坏苗头还未出现时,把它抑制住。
百姓初到这种统治下,就感觉到丰衣足食,感觉到只要劳动就有所获,感觉到青州的规矩好过过去的规矩,就会在今后自觉地维护这规矩。由此,统治权就牢靠了。
至于青州的百姓呢?扩大了新领地,也就扩大了市场,整修了道路,就让商路畅通。有了城堡,在新领地上,百姓就可以安心种地、从商、挣钱。钱多了,就可以让自己过得更好,也会购买更多的商品。同时,税收也上去了,官府也就有余钱作更多的事,比如:把当初大兴土木欠下的债还了。
为什么说还债呢?由于有了未来预期的这些好处,新领地的官吏就可以用今后几年的税收作为抵押,向商人借贷,在领地里大兴土木。但由于经费出自商人,政府就必须委派(承包)给商人管理施工,商人干了这些工程,可以让自己的部分产品销售出去(比如:筑路建城设备和水泥),就会愿意垫资,大兴土木。
由于这些土木工程属于公共设施,所以政府必须归还商人的垫资,等贫穷地区的税收上去了,垫资的商人再收回贷款以及利息。这样一来,富裕地方的钱财、粮食,就会自发地向贫穷地区流动,并带动贫穷地区发展。最后达到同富的境界,并自觉自愿地融为一体。
所以说,只要把征调来大兴土木的百姓,当作雇工看待,当作人而不是当奴隶,付给他们合理的劳动报酬,那么大兴土木,正是休生养息之道。
当然,这其中的道理还很繁琐,一句两句讲不清楚,今后我再慢慢给二位介绍。”
张昭、鲁肃费力地思索半晌,搞不懂其中的道理,只明白了一点:大兴土木,当地百姓获得了收益,因此可以养活自己和家人。
张昭、鲁肃齐齐拱手:“主公,这种治理之道,我等闻所未闻,若主公今后有暇,我等愿意详细了解。”
稍候,徐庶、关羽、张辽、陈到、典韦奉招而来,刘备与徐庶略略谈及了鲁肃的分析,徐庶一拍大腿,赞赏道:“此乃高见也,我们就以黄河为北部防御线,西面,以泰山郡为战略缓冲带,南面,琅邪郡为战略缓冲带。如此,青州虽处于四战之地,却稳如泰山。谁想偷偷进入,岂能不惊动我们?一旦给予青州全民动员的时间,谁敢小看我青州?”
“既然你也认同这个,我看,就立即修书,把这意思告知右军师(沮授)。另外,青州兵力吃紧,云长,你带第一第二军团立即回师青州,嗯,顺便把张子布先生也送回去。陶州牧明日来彭城,他们见面多有尴尬,还是回避一下好。”
关羽立刻反对:“大哥,我把第一第二军团带走,你身边只剩下第六军团半部,第六军团是辅助军团(工兵军团),战斗力不强,我看,还是我把第六军团半部带走,我再带走一个军团,这样,大哥身边还留下一个完整的军团护卫,我觉得这样更好。”
“正因为第六军团战斗力不强,所以我才需要你带走第一第二军团,现在,最需要士兵的地方是青州。我这里嘛,近卫军团明天回军,有了近卫军团护卫,我这里兵力已经很雄厚了。”
关羽犹豫地说:“大哥明天要见陶恭祖,在这乱世里,人心难测。大哥身边护卫少了也不好。这样吧,大哥,我带走第六军团半部,把第一军团半部给大哥留下,第一军团战斗力要远胜第六军团。”
张昭插话道:“主公,我还有2000家丁,若是我随关将军迁移,这2000家丁就用不上了,我给主公留下,如何?”
徐庶立刻答话:“甚好,甚好,有这两千家丁,第一军团抽调1000人,第六军团抽调500人,正好编制出一个新军团来。就这样定了,关将军,你把第一、二军团、第六军团剩余人员全部带走,我速速遣人去苍山一带,命翼德将军和胜景(高览)将军回防,如此,我等身边有近卫军团4000余人,新编军团3500人,足够应付陶恭祖了。”
关羽考虑了一下,答:“好,我会命令士兵脱下铠甲,放下多余的兵器,首先装备新编军团。此地到泰山郡,翼德的近卫军团才扫荡过,我们不会有战斗,等回到青州,我军就会有补充,到时,乘换装的机会,我再整编队伍。”
刘备点头,表示赞同:“好,你把文远(张辽)、叔致(陈到)带上,叔致尚年幼,让他以尉官的身份进入军校学习。文远嘛,授予校官职位,给他在军校中挑选几个好尉官,具体职位等我回去任命。另外,典韦在我身边护卫,也任校官,你替他在都督府补上军职。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