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雾气笼罩着会西堡。
“咚!咚!咚!”巨大的进攻鼓声在黎明时分响彻了天际,集中结而来的吐谷浑人、羌人、党项人以及汉人奴隶共四万人,宛如黑色的海洋,一浪一浪地向会西堡进军。
这是四万军由吐蕃老将马重英指挥,他们并不是吐蕃人的主力,而是吐蕃人对河西新军的试探,或者可以说吐蕃人并没有把张焕放在心上,他们这次的目标是占领这座坚固的堡垒,使之成为吐蕃进攻陇右的桥头堡。
如果从高高的乌鞘岭向下看,透过时隐时散的雾气,四片巨大的方阵就仿佛四幅灰黑色的锦缎,平铺在宽达十里的黄河滩涂上,方阵上下起伏,就像被微风吹拂着摆动。
吐蕃主将马重英已是唐军的老对手,天宝年间他便多次与哥舒翰、封常清等大将对阵,现在他已年近七十,但他的腰依然挺得笔直,一双鹰一样锐利的眼睛,显得老姜弥辣。
在目前任河湟总督,在张焕修建会西堡之初,他便多次上书赞普赤松德赞要求出兵阻止会西堡的修建,但当时吐蕃的战略重心在安西,宰相尚结息反对向东方用兵,担心引发唐军与回纥的结盟。
马重英也因为要集中粮食供应安西,便罢了进攻会西堡的念头,一直到安西战事渐渐平息,他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会西堡,集结了四万吐蕃附属军,向会西堡大举进攻。
马重英久经沙场,他深知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他并不立即将全部兵力投入,而是先派出一万军队进行试探,试探唐军的兵力和寻找城防的弱点。
一万河湟联军有节奏地喊着短促的口号,一队队士兵步履矫健地向三里外的城堡迈进,在他们中间,数十架带有巨大木轮的云梯在缓缓前行,鼓声一阵一阵,沉闷而动人心魄。
城堡之上,李横秋面容阴沉似水,他始终没有下令点燃烽火,四万人,只比他预料的多一万,他不惧,虽然只有三千人的守军,但他拥有最犀利的防守武器,还有最坚固的城墙,他坚信自己能让敌军饮恨于会西堡下。
三千守军分布在数里长的城墙之上,除了他们,城内二千军户近五千成人都被动员起来,他们运送箭矢、搬运巨石,象蚁群一般忙碌着,数百架石砲已经准备就绪,发出吱吱嘎嘎地绷弦之声。
在城内县衙的旁边,站着一群特殊的人,约一百多人,人人神色紧张,他们都是从蜀中过来的落榜士子,在河西寻找发展机会,刚过黄河来会西堡歇息,不料正好碰到了这场战役。
但在最边上一角站着一家人,三个女人和两个男人,其中一个少妇还抱着一个约一岁多的孩子。
那个中年妇人使劲拽着一个身着红榴裙年轻的女子,不让她上城助战,“平平,你一个女子怎么能上城打仗,若你出点什么事,我怎么向你爹爹交代?”
这几个人就是从蜀郡投奔河西的林德隆家人,两个男人一个是整天无所事事的闲人林德奇,一个是再次落榜的书呆子林知愚,抱小孩的少妇是他妻子,中年妇人便是林德隆妻子杨玉娘,而她拉住的年轻女子自然就是我们的平平,一个至今没有嫁出去的老姑娘。
林平平自从认楚行水为义父后,在广陵住了半年,便因为不习惯官宦小姐没有自由的生活而回了蜀郡,结果母亲又逼她出嫁,她索性就带着三叔去南诏游历,在那里她认识一个年轻英俊的南诏人,险些动了嫁人之念,但忽然发现这个年轻人竟是南诏王子,她不愿意嫁入王宫,便又离开了南诏,回到蜀郡,这时父亲已经来信让她们迁来武威,林平平便跟着母亲和兄长来到了河西。
她当然知道张焕的事情,但她也已经慢慢懂事,知道有些东西并不属于自己。
但她率性而为的本性却没有改,这次正逢吐谷浑军进攻会西堡,她当仁不让地要上城助战,听了母亲的劝阻,她急得大声道:“娘,这是吐蕃人在打张十八啊!我怎么能不参战?”
旁边的林德奇也连连劝道:“是啊!大嫂,平平从小就练过武,她的平底锅所向无敌,你就让她去试试吧!我会在一旁保护她。”
不知是拉不住林平平还是有三叔保护,杨玉娘的手终于松了,林平平犹如挣脱缰绳的小马,她提剑便向城上冲去,刚跑了几步,忽然看见一帮士子满脸犹豫。
“你们!”林平平用剑指着他们喊道:“一路上不是说什么‘收取关山五十州’吗?难道只是嘴上说说,是男人的,就跟我上城杀敌去。”
众人面面相视,有几个人的脸胀得通红,几个人刚想上前却又不愿被女人所激,就在这时,一支燃烧着的火箭‘嗖!’地掠过他们头顶,发出尖利的啸声,这是开战的信号,随即城墙上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巨型石砲轮番发出惊心动魄的怪啸声,接二连三地将一块块磨盘大的巨石投射出去。
林平平一跺脚,也不再理会这些士子,率先冲上了城楼,士子们犹豫一下,终于有几个跟着林平平跑上城头,后面的人都陆陆续续地跟了上去。
鏖战已经开始了,第一支万人方队已经行到一里之外,他们忽然加快速度,狂喊着向会西堡冲去,这时,天空忽然传来破空之声,数百个黑点腾空而起,象一群鹰,迅速地向他们头顶上飞来,并且越来越大,发出尖利的怪啸,不等吐谷浑军反应过来,巨石便砸在他们头顶上,顿时一片血肉横飞,凄厉哀嚎声响成一片,有的被砸成肉饼,有的被砸成数截,残肢、内脏到处抛洒。
还有两架云梯先后被巨石砸中,庐蓬散架,巨石直接砸中主梯,瞬间便粉身碎骨,断木散落一地,一轮石砲射出,吐谷浑军便死亡数百人,三轮石砲射出,吐谷浑军已经损失了两千余人,但对于人数众多的万人进攻,这依然形成不了致命的打击,在离城墙还有三百步时,敌军开始填补两丈宽的壕沟,准备让云梯上前。
壕沟被填平了一段,铺上木板,数十架裹着厚厚牛皮的云梯隆隆推来,吐蕃在与大唐近百年的交战中,尤其是安史之乱后,它掳掠走大量百姓,其中就有不少能工巧匠,使得吐蕃的科技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尤其在大型攻城器已不比唐军差,从这数十架云梯便可看出来,云梯的底部则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它的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在底盘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设一具活动的上城梯,即副梯,其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可以沿着城墙壁面上下滑动,谓之飞云梯。
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而活动的上城梯的设计,则大大降低了云梯在接敌前的高度,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在主梯上架设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而且主梯四周有覆有庐蓬,仿佛一间移动的大房子,主梯和副梯正面都以牛皮覆盖,十分坚韧,以防止唐军的飞弩和箭矢。
到了城下,折叠起来的副梯被拉动起来,越来越长,直伸出二十余丈,前端钩挠达上城墙,数百名躲在梯子中的士兵一声呐喊,开始登城。
城上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